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262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21
照明装置(10)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1、71)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52、72)和控制电路(12)。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1、71)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52、72)分散配置在规定的区域(E)内。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1、71)在规定的区域(E)中的周缘部分配置得比中央部分稠密。多个第二发光元件(52、72)在规定的区域(E)中的中央部分配置得比周缘部分稠密。

Lighting device

The lighting device (10)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51, 71)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light-emitting elements (52, 72) and a control circuit (12). A plurality of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51, 71)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52, 72) are distributed in a prescribed area (E). A plurality of first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51, 71) are arranged in a circumferential part of a prescribed area (E) densely than the central part. A plurality of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52, 72) are arranged in a central part of the specified area (E) densely than the peripher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校正伴随着年龄增加的视功能变化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强烈要求构建适合于老年人(中年人以后的年龄层)的环境。其中,基于照明的视觉环境的完善就是当务之急。为此,需要明确怎样用照明来校正因年龄增加而形成的人的视觉系统的变化。关于因年龄增加而形成的主要的视功能变化,包括(a)晶状体的透射率的下降,特别是在短波长区域的透射率的下降,(b)因白内障(晶状体的白浊化)而形成的视场的朦胧(眼球内散射)等。关于(a),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增强晶状体透射率下降的波长区域的光,即设为所谓的高色温,提高蓝色光在视网膜上的到达率的照明,作为老年人用途受到推荐。另外,还有也应考虑(b)的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增强蓝色光的成分的方式。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降低主要对眩晕感的影响较强的波长区域(470nm以上、530nm以下),抑制眩晕并附加了使感觉到较高的对比度灵敏度、光亮度及色度的效果的照明受到推荐。同样,还有也应考虑(b)的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为降低基于周边光的眼球内散射,进行可变色壁的调整的方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4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1373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02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老年人进行视觉作业所需要的明亮度可以说是年轻人的2~5倍,因而需要能够使老年人感觉不到眩晕、而且感觉到较高的颜色鲜艳度的照明装置。并且,还需要能够在老年人进行视觉作业的区域的周边的区域中,在较广的范围照射明亮的光的照明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对于老年人而言文字和观察对象物的颜色的色度看起来降低的情况,并且在较广的范围照射明亮的光。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装置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它们具有同一色度范围内的色度值;以及控制电路,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分散配置在规定的区域内,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周缘部分配置得比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中央部分稠密,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得比所述周缘部分稠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对于老年人而言文字和观察对象物的颜色的色度看起来降低的情况,并且在较广的范围照射明亮的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沿图2的III-III线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各自的分光分布的一例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的配置布局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框图。图7是表示变更实施方式的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个数比,各种个数比时的合成光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各种个数比的分光分布,即设第二值的相对强度为1时的、第一值及第三值的相对强度比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及第三发光元件的各种个数比时的照明装置整体的各种光特性的表。图10是表示图9中的效率比率及FCI比率、与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的个数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1(a)是表示在评价色彩感时被用作标准光源的D65光源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图,图11(b)是表示由从青年人的观察者的分光透射率减去老年人的观察者的分光透射率得到的差分构成的老年人过滤器的曲线图,图11(c)是表示将图11(a)的分光分布与图11(b)的老年人过滤器相乘得到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图。图12是输出图11中的D65光源的色度坐标、和将D65光源与老年人过滤器相乘时的色度坐标的色度坐标曲线图。图13是一览地表示在验证实验的混色中使用的第三发光元件、和TSEST1~3的各种光特性的表。图14是按照中年人的观察者、青年人的观察者表示通过验证实验而求出的彩度差分、与各TSEST1~3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表示通过验证实验而求出的中年人的观察者的4种色相的彩度差分、与各TSEST1~3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6是表示通过实验而求出的对比度灵敏度的正确答案数和年龄层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7(a)是第一模式的照明装置的配光图,图17(b)是第二模式的照明装置的配光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具体示例。因此,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等仅是一例,其主旨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因此,关于下面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没有在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大致**”的记述,以“大致相同”为例进行说明,是指完全相同自然最好,但也包括被认为实质上相同的意思。另外,对于“**附近”也一样。另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是严格图示的图。此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结构]首先,使用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沿图2的III-III线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照明装置10具有器具主体20、护罩30和发光部40。照明装置1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吸顶架体1,吸顶架体1设于例如住宅等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器具主体20是用于支撑护罩30和发光部40的框体。器具主体20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21的环状。吸顶架体1通过该开口部21与发光部40连接。另外,器具主体20例如通过对铝板或者钢板等板金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为上述的形状。在器具主体20的一侧的面即内表面(地板面侧的面)涂覆了白色涂料或者蒸镀了反射性金属材料,以便提高反射性,提高光取出效率。护罩30是用于覆盖器具主体20的内表面整体的外罩,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器具主体20。即,发光部40配置在护罩30的内侧。护罩30形成为圆形的穹顶形状。护罩3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例如丙烯(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聚氯乙烯(PVC)等。由此,从发光部40朝向护罩30的内表面出射的光透射护罩30被取出到护罩30的外部。另外,也可以通过利用例如乳白色的树脂材料形成护罩30,使护罩30具有光扩散性。发光部40是发出例如白色光的光源。具体地讲,发光部40具有基板41、在基板41的安装面(地板侧的面)安装的多个发光元件50、和多个发光元件70。基板41是用于安装多个发光元件50的印刷布线基板,形成为在中央具有圆形的开口部42的环状。在基板41形成有用于安装多个发光元件50的布线图案(省略图示)。多个发光元件50配置(安装)在基板41中的规定的区域E内的周缘部分E2。布线图案是用于通过将多个发光元件50和电路部(恒定功率输出电路11及控制电路12等,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它们具有同一色度范围内的色度值;以及控制电路,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分散配置在规定的区域内,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周缘部分配置得比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中央部分稠密,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得比所述周缘部分稠密。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25 JP 2017-0117231.一种照明装置,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它们具有同一色度范围内的色度值;以及控制电路,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分散配置在规定的区域内,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周缘部分配置得比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中央部分稠密,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得比所述周缘部分稠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模式切换部,所述控制电路有选择地执行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点亮的第一模式、和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点亮的第二模式,所述控制电路使以所述第二模式点亮时,比以所述第一模式点亮时更明亮地点亮,所述模式切换部切换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二模式时,相比所述第一模式,使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周缘部分配置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输出减少,使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输出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合成光的相关色温是5500K以上7100K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具有相关色温达到2600K以上5500K以下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元件分散配置在所述规定的区域内,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元件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周缘部分配置得比所述中央部分稠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及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元件分别对置配置的透镜,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的所述透镜的外径小于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周缘部分配置的所述透镜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中央部分配置的所述透镜的扩散率小于在所述规定的区域中的所述周缘部分配置的所述透镜的扩散率。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中央部分呈环状,所述周缘部分呈环状,且位于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侧,从所述中央部分的内径到外径的宽度与从所述周缘部分的内径到外径的宽度之比是1:1~1:2。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具有如下的分光分布的发光元件,即在425nm以上480nm以下的范围中包括第一峰值波长和在500nm以上560nm以下的范围中包括第二峰值波长的分光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和树松林容子立野洋司山田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