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213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内填充有填料(4),所述换热器壳体(3)上部连接有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输送管道(2),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下部连接有回水管(5),所述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通于所述填料(4)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科学,能够实现高效的热交换,能够延缓制冷系统温度回升时间,能够减小供冷系统流量,降低整体管网系统耗电与造价,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A kind of indoor heat exchanger using ice water phase change to concentrate cooling for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oor heat exchanger which utilizes ice-water phase change to provide central cooling for buildings,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exchangers. It includes a hollow heat exchanger case (3), and the heat exchanger housing (3) is filled with a filler (4),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r housing (3) is connected to a conveying pipe (2) for conveying ice water mixtur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r housing (3) is connected with a return pipe (5),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nveyer pipe (2) is connected to the filler (4).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afe and scientific use, high efficient heat exchange, can delay the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reduce the flow of cooling system,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st of the whole network system, and have high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属于换热器

技术介绍
物质在温度改变和物态转变时,会释放显热或相变潜热。相变蓄冷技术,即通过放置蓄冷材料的装置,将冷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通过一定方式将冷量释放出来,相变潜热远大于显热,且蓄冷温区应用范围广。可以延缓制冷系统温度回升时间、减少温度的波动和制冷设备的启停次数,节约能源。当前集中供冷系统一般采用冷水作为介质,而冷水输送距离短,对管道保冷措施要求较高,否则严重影响需冷区域对温度的要求,并且现有冷水供回水温差较小,系统流量较大,导致整体管网系统耗电大,造价高。相变制冷可以延缓制冷系统温度回升时间、减少温度的波动和制冷设备的启停次数,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对于促进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使集中供冷系统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冰水两相集中供冷系统及换热器的研发日益紧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其换热效率高、能够更大程度地延长供冷范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降低供冷管网系统的能耗与造价。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内填充有填料,所述换热器壳体上部连接有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输送管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下部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水口通于所述填料的上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输送管道输送的冰水混合物进入换热器内部,并从上到下经过填料,冰水混合物在经过换热器内的填料时吸热升温,吸热升温后的水由回水管输送出去。室内空气在冰水混合物吸热升温时而降温。其中,换热器壳体内填充的填料可以均匀分布冰水混合物,使冰粒充分吸热融化成水,增大制冷量,并且填料也可以防止冰水混合物产生过大噪声,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进一步的,为了降低能耗,所述回水管分为两路,其中的一路与制冰设备连接,另一路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动力输送设备连接。通过两路回水管设计,可以缩短冷冻制冰时间,减少输送冰粒耗水量;由于冰水供冷可增大供回水温差,因此还可减小管网系统流量,进而减小系统管径、能耗与造价。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镂空蜂窝状。镂空蜂窝状的填料可以更好地均匀分布冰水混合物,使冰粒充分吸热成水,并可以大大降低噪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冰水混合物,利用冰水相变来进行制冷来为建筑物集中供冷,可扩大供冷范围,提高能源利用率,其能够延缓制冷系统温度回升时间,能够减小供冷系统流量,降低整体管网系统耗电与造价。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科学,能够实现高效的热交换,并具有低碳经济的优点,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输送设备,2、输送管道,3、换热器壳体,4、填料,5、回水管,51、回水管A,回水管B,6、制冰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其包括中空的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内填充有填料4,所述换热器壳体3上部连接有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输送管道2,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下部连接有回水管5,所述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通于所述填料4的上部。本技术中的填料4为现有技术,其可以为不锈钢、陶瓷等耐腐蚀、抗击打、经济易得的材料,填料4优选镂空蜂窝状、层次交错状等,能达到均布降噪,使冰粒充分吸热成水的合理结构均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管5分为两路,其中的一路回水管B52与制冰设备6连接,另一路回水管A51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动力输送设备1连接。其中,返回制冰设备6的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小冰粒,返回动力输送设备1的水与制冰设备制备的小冰粒混合后继续供应建筑,如此循环。本技术中的制冰设备为现有技术,其用于制备小冰粒,冰粒的具体尺寸根据冷负荷及管道系统确定。动力输送设备1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其可以为水泵。本技术工作时,动力输送设备1输送冰水混合物进入输送管道2,冰水混合物由输送管2进入换热器内部,并从上到下经过填料3,冰水混合物在经过填料3时吸热升温,冰水混合物在换热器内吸热后融化成水并由回水管5输送出去,分成两路,一路由回水管B52返回制冰设备6,该部分回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小冰粒,另一路由回水管A51返回动力输送设备1,该部分回水与制冰设备制备的小冰粒混合后继续供应建筑,如此循环。冰水与室内空气通过换热器壳体换热,从而使室内降温。由于冰水混合物较冷水蓄冷量大,因此本技术可扩大供冷范围,增大供回水温差,减小系统水流量,减小系统管径与电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内填充有填料(4),所述换热器壳体(3)上部仅连接有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输送管道(2),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下部仅连接有回水管(5),所述输送管道(2)的出水口通于所述填料(4)的上部;所述回水管(5)分为两路,其中的一路与制冰设备(6)连接,另一路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动力输送设备(1)连接;所述填料(4)为镂空蜂窝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冰水相变对建筑集中供冷的室内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内填充有填料(4),所述换热器壳体(3)上部仅连接有用于输送冰水混合物的输送管道(2),所述换热器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