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02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纤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由于其中的纺丝组件的熔体分配管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每个熔体分配管均通过一个输送泵和纺丝器的一排出丝口连通,这样就可以同时将熔融状态的原料经多排出丝口加工成丝束,从而可以使单个纺位进行更多头纺的生产,以提高产量,进而以较高地生产速度生产,以减少生产能耗。

A spinning and pulling combined equipment for polyester fine denier polyester industrial yar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fiber spinn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olyester spun polyester industrial yarn spinning and pulling combined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polyester fine denier polyester industrial yarn spinning pull joint equipment, as the melt distribution tube of the spinning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and each melt distribution pipe is connected by a conveying pump and a discharging port of the spinning machine, so that the molten material can be processed into silk at the same time. Bundle, so that a single spinning position for more head spinning production, to improve production, and then to produce at a higher rate of production, to reduce prod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纤纺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全世界生产丝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和法国,由于丝束具有总产量小但利润高的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即是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丝束,国内外对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需求量日益增大,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有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的第一个步骤是:高粘聚酯切片经干燥后采用螺杆挤压机熔融纺丝,但现有技术中单个纺位最多只能进行只有6-8头纺,产量相对较少,致使生产速度较慢,在生产同样产量的情况下,需具有更多的生产能耗,不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以提高生产速度,并降低生产能耗。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熔融挤压机、纺丝组件、冷却组件、上油组件、牵伸组件以及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箱体、熔体进料管、熔体分配管、输送泵、熔体输送支管以及纺丝器,其中,所述熔体进料管的一端和所述熔融挤压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纺丝箱体内,所述熔体分配管、输送泵、熔体输送支管以及纺丝器均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内,所述熔体分配管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熔体分配管的一端均和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输送泵,所述纺丝器具有至少两排出丝口,所述熔体输送支管和所述出丝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输送泵均通过输送支管和对应所述出丝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纺丝组件还包括热媒管,所述热媒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上,所述熔体进料管同轴穿过所述热媒管,热媒管中流动有热媒介质,用以对通过熔体进料管的原料加热保温,防止处于熔融状态的原料凝固冷却,影响出丝。进一步地,所述熔融挤压机包括安装座、转动部件、冷却夹套、进料室、保温罩、加热层、双螺纹螺杆以及螺杆套,所述保温罩和所述转动部件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保温罩沿水平向设置有送料孔,所述螺杆套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孔内,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保温罩和螺杆套之间,所述双螺纹螺杆可转动地同轴设置在所述螺杆套中,所述双螺纹螺杆和所述转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夹套固定套装在所述保温罩和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双螺纹螺杆上,所述进料室和所述螺杆套相连通,由于螺杆采用双螺纹设置,在对原料加工成熔融状态时,可以减小对原料的剪切力,更能保证原料的熔融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吹风单元和冷却甬道。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吹风单元均包括吹风箱体、丝筒以及进风箱体,所述丝筒的数量和所述出丝口的排数相一致,所述丝筒设置在所述吹风箱体中,所述进风箱体和所述丝筒的底部相连通,每组丝束从对应的丝筒中进入吹风箱体,同时,从进风箱体吹入冷却风,将丝束快速冷却。进一步地,所述吹风单元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插拔地设置在所述进风箱体内,这样不仅可以对进入吹风箱体内的冷却风过滤,还可以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拆装清洗,保证冷却风顺利通过。进一步地,位于生产工艺下游的所述冷却组件的冷却甬道的长度长于位于生产工艺上游的所述冷却组件的冷却甬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上油面板、安装支架、转动电机、第一油轮、第二油轮、顶丝棒、第一压丝棒以及第二压丝棒,其中,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上油面板沿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油轮和第二油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上油面板上,所述第一油轮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油轮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轮带和所述第一油轮和所述第二油轮传动连接,所述顶丝棒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油面板上,所述顶丝棒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轮和所述第二油轮之间,所述顶丝棒设置在纤维丝束内侧,所述第一压丝棒以及所述第二压丝棒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轮的下方,所述第一压丝棒以及所述第二压丝棒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压丝棒以及所述第二压丝棒设置在纤维丝束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牵伸组件包括握持罗拉以及多对牵伸辊组,其中,所述握持罗拉位于所述上油组件的输出部的正下方;多对所述牵伸辊组位于所述握持罗拉的水平一侧,多对所述牵伸辊组沿竖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更进一步地,每对所述牵伸辊组均包括两个可转动地牵伸辊,所述牵伸辊为热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由于其中的纺丝组件的熔体分配管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每个熔体分配管均通过一个输送泵和纺丝器的一排出丝口连通,这样就可以同时将熔融状态的原料经多排出丝口加工成丝束,从而可以使单个纺位进行更多头纺的生产,以提高产量,进而以较高地生产速度生产,以减少生产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挤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实施例中上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熔融挤压机1、纺丝组件2、冷却组件3、上油组件4、牵伸组件5以及卷绕机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挤压机1是将原材料从固态加工成熔融状态,并输送至纺丝组件2中成型。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熔融挤压机1中用于送料的螺杆采用单螺纹设置,原料的剪切力过大,致使原料加工成熔融状态的效果不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进行改进。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挤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挤压机1可以包括安装座1.8、转动部件1.7、冷却夹套1.6、进料室1.5、保温罩1.4、加热层1.3、双螺纹螺杆1.1以及螺杆套1.2,保温罩1.4和转动部件1.7均固定设置在安装座1.8上,保温罩1.4沿水平向设置有送料孔,螺杆套1.2同轴固定设置在送料孔内,加热层1.3设置在保温罩1.4和螺杆套1.2之间,双螺纹螺杆1.1可转动地同轴设置在螺杆套1.2中,双螺纹螺杆1.1和转动部件1.7的输出端连接,冷却夹套1.6固定套装在保温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熔融挤压机(1)、纺丝组件(2)、冷却组件(3)、上油组件(4)、牵伸组件(5)以及卷绕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2)包括纺丝箱体(2.1)、熔体进料管(2.2)、熔体分配管(2.4)、输送泵(2.5)、熔体输送支管(2.6)以及纺丝器(2.7),其中,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一端和所述熔融挤压机(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纺丝箱体(2.1)内,所述熔体分配管(2.4)、输送泵(2.5)、熔体输送支管(2.6)以及纺丝器(2.7)均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2.2)内,所述熔体分配管(2.4)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熔体分配管(2.4)的一端均和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2.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输送泵(2.5),所述纺丝器(2.7)具有至少两排出丝口(2.8),所述熔体输送支管(2.6)和所述出丝口(2.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输送泵(2.5)均通过输送支管(2.6)和对应所述出丝口(2.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熔融挤压机(1)、纺丝组件(2)、冷却组件(3)、上油组件(4)、牵伸组件(5)以及卷绕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2)包括纺丝箱体(2.1)、熔体进料管(2.2)、熔体分配管(2.4)、输送泵(2.5)、熔体输送支管(2.6)以及纺丝器(2.7),其中,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一端和所述熔融挤压机(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纺丝箱体(2.1)内,所述熔体分配管(2.4)、输送泵(2.5)、熔体输送支管(2.6)以及纺丝器(2.7)均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2.2)内,所述熔体分配管(2.4)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熔体分配管(2.4)的一端均和所述熔体进料管(2.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2.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输送泵(2.5),所述纺丝器(2.7)具有至少两排出丝口(2.8),所述熔体输送支管(2.6)和所述出丝口(2.8)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输送泵(2.5)均通过输送支管(2.6)和对应所述出丝口(2.8)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2)还包括热媒管(2.3),所述热媒管(2.3)固定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2.1)上,所述熔体进料管(2.2)同轴穿过所述热媒管(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压机(1)包括安装座(1.8)、转动部件(1.7)、冷却夹套(1.6)、进料室(1.5)、保温罩(1.4)、加热层(1.3)、双螺纹螺杆(1.1)以及螺杆套(1.2),所述保温罩(1.4)和所述转动部件(1.7)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8)上,所述保温罩(1.4)沿水平向设置有送料孔,所述螺杆套(1.2)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孔内,所述加热层(1.3)设置在所述保温罩(1.4)和所述螺杆套(1.2)之间,所述双螺纹螺杆(1.1)可转动地同轴设置在所述螺杆套(1.2)中,所述双螺纹螺杆(1.1)和所述转动部件(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夹套(1.6)固定套装在所述保温罩(1.4)和所述转动部件(1.7)之间的双螺纹螺杆(1.1)上,所述进料室(1.5)和所述螺杆套(1.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酯细旦涤纶工业丝纺牵联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3)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组件(3)均包括按生产工艺依次设置的吹风单元(3.1)和冷却甬道(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酯细旦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晓东徐凯邱军先毛育博肖前玲高峰李惊涛董文涛裴龙宋国亮敖茜龙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