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64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通过轴承座连接的主轴,主轴上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间位置的盘绕机构和另一端设置的驱动结构,所述底架底面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有导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盘绕机构转动的同时第二电机驱动整个装置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使胶管整齐的盘绕在盘绕机构上,无需人工手动排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胶管排列整齐、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A rubber hose b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bber tube bund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t one end of a bottom frame and a bottom frame, and a third support frame on the other end,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and the third support frame are connected by the bearing se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second. A pulley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pulley has a slideway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The pulley is slid connected with a guide, and the second motor drives the whole device to do straight motion on the guide rail through the first motor to drive the coiling mechanism, so that the rubber tube is coiled on the winding mechanism neatly. Manual pipe drainage is need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The rubber pipe is arranged orderly, the labor force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打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管生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胶管打捆装置。
技术介绍
在胶管生产过程中经第一次硫化后的胶管,需要人工用铜刷对胶管表面进行敲打,使得胶管硫化时产生的气体均匀的排出,才不会因气体的局部集聚而导致胶管表面及内部产生的气泡影响成型胶管的质量,目前经人工敲打后的胶管需要人工盘绕在对胶管进行打捆的装置上再进行二次硫化,人工排管,费时费力,胶管排布不整齐,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管打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经硫化后人工进行敲打的胶管能自动排布,打捆整齐,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通过轴承座连接的主轴,所述主轴上一端设有的盘绕机构和另一端设有的驱动机构,所述盘绕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间位置,所述底架底面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盘绕机构包括在所述主轴上对称设置的挡盘和连接所述挡盘的支撑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轮和与所述主动轮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挡盘包括内圈、外圈、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内圈和外圈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若干个,等距分布在所述主轴周向上并与所述挡盘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同轴并通过万向节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轨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滑轮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对称分布在两个所述导轨上,在两个所述导轨上相对称的滑轮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任一所述滑轮上设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滑轮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相适配。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胶管打捆装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盘绕机构转动的同时第二电机驱动整个装置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使胶管整齐的盘绕在盘绕机构上,无需人工手动排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胶管排列整齐、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胶管打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轮与导轨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底架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轴承座5,滑轮6,导轨7,支撑杆8,从动轮9,皮带10,主动轮11,第一电机12,内圈13,外圈14,连接杆15,连接板16,第一轴17,第二轴18,万向节19,连接轴20,第二电机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2所示,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通过轴承座5连接的主轴,主轴上一端设置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中间位置的盘绕机构和另一端设置的驱动机构,底架1底面设有滑轮6,滑轮6滑动连接有导轨7,滑轮6上设有导槽,导槽与导轨7相适配,盘绕机构包括在主轴上对称设置的挡盘和连接挡盘的支撑杆8,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主轴上的从动轮9,从动轮9通过皮带10连接的主动轮11和与主动轮11连接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设置在第三支撑架4上。进一步优化方案,挡盘包括内圈13、外圈14、连接杆15和连接板16,连接板16与主轴固定连接,连接板16、内圈13和外圈14通过连接杆15相连接。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杆8为若干个,等距分布在主轴周向上并与挡盘相连接,若干个支撑杆8组成辊筒结构,用于盘绕胶管。进一步优化方案,主轴包括第一轴17和第二轴18,第一轴17和第二轴18同轴并通过万向节19相连接,通过万向节19弥补安装误差。进一步优化方案,导轨7为两个,两个导轨7平行设置,滑轮6为四个,四个滑轮6对称分布在两个导轨7上,在两个导轨7上相对称的滑轮6通过连接轴20相连接,任一滑轮6上设有第二电机21,电机21驱动整个设备沿导轨7做直线运动。本技术工作时,驱动第一电机12带动主动轮11转动,通过皮带10带动从动轮9转动从而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盘绕机构转动,将胶管缠绕在支撑杆8组成的辊筒上,同时,第二电机21带动滑轮6沿导轨7做往复直线运动,完成自动打捆工作,本技术使用时,简单方便,稳定性高,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胶管打捆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通过轴承座(5)连接的主轴,所述主轴上一端设有的盘绕机构和另一端设有的驱动机构,所述盘绕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中间位置,所述底架(1)底面设有滑轮(6),所述滑轮(6)滑动连接有导轨(7),所述盘绕机构包括在所述主轴上对称设置的挡盘和连接所述挡盘的支撑杆(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通过皮带(10)连接的主动轮(11)和与所述主动轮(11)连接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4)上,所述导轨(7)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7)平行设置,所述滑轮(6)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6)对称分布在两个所述导轨(7)上,在两个所述导轨(7)上相对称的滑轮(6)通过连接轴(20)相连接,任一所述滑轮(6)上设有第二电机(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一端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另一端设置的第三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4)通过轴承座(5)连接的主轴,所述主轴上一端设有的盘绕机构和另一端设有的驱动机构,所述盘绕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中间位置,所述底架(1)底面设有滑轮(6),所述滑轮(6)滑动连接有导轨(7),所述盘绕机构包括在所述主轴上对称设置的挡盘和连接所述挡盘的支撑杆(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通过皮带(10)连接的主动轮(11)和与所述主动轮(11)连接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架(4)上,所述导轨(7)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7)平行设置,所述滑轮(6)为四个,四个所述滑轮(6)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语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斯诺普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