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553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2:35
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成型产品的软胶,该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包括:一支片,其设于所述产品的软胶之上;一凸块,其设于所述支片的一侧,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凸状结构;一牛角浇道,其置于一入子之中,该牛角浇道具有一牛角浇口,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与所述支片相连接触;一定位块,其内开设一通孔,该通孔里放置所述入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当在注胶时,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通过软胶上支片的缓冲,降低了塑胶的流动速度,能有效的解决产品表面的冲料影、亮印及流痕的产生。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作业时间,而且还减少了生产成本。

Adhesive structure of soft glue branch

A adhesive structure for a soft glue branch used in a double color mold to form a product of a soft glue, which includes a piece of a piece, which is placed above the soft glue of the product; a bump is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branch, the shape of the block is a convex structure; a horns runner is placed in a single entry. The horn gate has a horns gate and the horn gate of the ox horn g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iece, and a certain bit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in the hole, and the entry hole is placed in the through hole. By using the adhesive structure of the adhesive, the flow speed of the plastic is reduced by the buffering of the soft glue branch on the horn gate of the ox hor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duction of the blanking shadow, the bright print and the flow mark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It not only saves a lot of work time, but also reduces prod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胶支片进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塑胶模具注塑工艺中,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外壳注塑工艺中,通常会使用到双色模具来成型产品的外壳。目前,通常的注胶方式是将进胶点直接设置在软胶的表面之上,然后再通过浇道进行注胶成型。然而,上述的注胶方式会使软胶表面产生冲料影,并且会导致亮印以及流痕的产生,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外型美观,需要后期再进行处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作业时间,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等问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避免进胶点直接搭在软胶表面上,从而解决产品表面产生冲料影、亮印及流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注胶方式会使产品的软胶表面产生冲料影、亮印以及流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成型产品的软胶,该模具包括能够开合的公模、母模及若干顶针,该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包括:一支片,其设于所述产品的软胶之上;一凸块,其设于所述支片的一侧,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凸状结构;一牛角浇道,其置于一入子之中,该牛角浇道具有一牛角浇口,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与所述支片相连接触;一定位块,其内开设一通孔,该通孔里放置所述入子。较佳的,所述支片的下方设有一进胶口。较佳的,所述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的截面为U形。较佳的,所述定位块上还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先通过在产品的软胶表面上设置一支片及一凸块,再通过凸块与定位块相互卡合固定住牛角浇道,当在注胶时,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通过软胶上支片的缓冲,降低了塑胶的流动速度,能有效的解决产品表面的冲料影、亮印及流痕的产生。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作业时间,而且还减少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支片及凸块的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支片及凸块的局部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定位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牛角浇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牛角浇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如图1至图5,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支片及凸块的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支片及凸块的局部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定位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支片进胶结构100,其应用于双色模模具中成型产品10的软胶,所述模具包括能够开合的公模、母模及若干顶针,该软胶支片进胶结构100包括:一支片110,其设于所述产品10的软胶之上;一凸块120,其设于所述支片110的一侧,所述凸块120的形状为凸状结构;一牛角浇道130,其设置于一入子140之中,该牛角浇道130具有一牛角浇口131,该牛角浇道130的牛角浇口131与所述支片110相连接触;一定位块150,其内开设一通孔151,该通孔151里放置所述入子14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片110的下方设有一进胶口。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牛角浇道130的牛角浇口131的截面为U形。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150上还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与所述凸块120相匹配,以利于牛角浇道130的牛角浇口131注胶位置更精确。请参阅如图6至图7,图6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牛角浇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为本专利技术软胶支片进胶结构的牛角浇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公模与母模合模时,先通过凸块120与定位块150相互卡合使牛角浇道130锁固牢固,同时使牛角浇道130的牛角浇口131与支片110相连接触,然后再注胶成型产品10的软胶;当注胶完成之后,再由顶针将牛角浇道130顶出完成开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支片进胶结构100,先通过在产品10的软胶表面上设置一支片110及一凸块120,再通过凸块120与定位块150相互卡合固定牛角浇道130。当在注胶时,该牛角浇道130的牛角浇口131通过软胶上支片110的缓冲,降低了塑胶的流动速度,能有效的解决产品表面的冲料影、亮印及流痕的产生。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作业时间,而且还减少了生产成本。需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胶支片进胶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成型产品的软胶,该模具包括能够开合的公模、母模及若干顶针,其特征在于,该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包括:一支片,其设于所述产品的软胶之上;一凸块,其设于所述支片的一侧,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凸状结构;一牛角浇道,其置于一入子之中,该牛角浇道具有一牛角浇口,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与所述支片相连接触;一定位块,其内开设一通孔,该通孔里放置所述入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其应用于双色模具中成型产品的软胶,该模具包括能够开合的公模、母模及若干顶针,其特征在于,该软胶支片进胶结构包括:一支片,其设于所述产品的软胶之上;一凸块,其设于所述支片的一侧,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凸状结构;一牛角浇道,其置于一入子之中,该牛角浇道具有一牛角浇口,该牛角浇道的牛角浇口与所述支片相连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泽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