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53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2:25
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包括长工作台,长工作台上方设置有“H”型支架,“H”型支架一侧设置有多组前定位组件,长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多组侧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缸的推动作用实现侧定位组件中定位板的上下移动,方便切削过程中选择相应的定位板;不需要使用定位板时可隐藏在长工作台内,长工作台可以加工别的工序的木料,实现了多工序的兼容性;通过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组件实现前定位板的前后运动,通过气缸实现前定位板的上下运动,可加工不同长度的木料,通过多组前定位组件实现多工位的交替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导柱与直线轴承的配合,实现了较高的导向精度,动作敏捷,产品质量高,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A multi position alterna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A multi position alterna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long work table, a \H\ bracket above the long work table, and a number of pre positioning components on one side of the \H\ support, and a number of side positioning components on the long work tabl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upper and down movement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in the side position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cylinder, and facilitates the sel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ing plate during the cutting process; the long working table can be hidden in the long working table without the need of us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long work table can process the wood of other processes,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multi working order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step motor and roll, the step motor and roll are carried out. The front and back movement of the front position board is realized by the wire rod assembly, and the front and down movement of the front position board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cylinder, and the wood of different length can be processed. The multi positions can be used alternately through multiple groups of front positioning component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high guidance precision is real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straight line bearing, and the action is quick and the action is agile. The product is of high qu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so it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木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木框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木框架每条边框的原材料进行定位,然后再对木料进行加工,由于产品的加工需要很多道工艺完成,木材的种类也不同,定位方式也不尽不同,传统的方式就是把不同的定位件直接固定在工作台的不同位置上,用螺钉固定,长时间使用后,会有松动,导致定位不精准;加工不同工序时,就到对应的位置进行定位加工,工序与工序之间位置的兼容性差,工位之间不能交替,工作台利用率低,传统定位方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定位不精准,工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长工作台,所述长工作台上方设置有“H”型支架,所述长工作台上设置有多组侧定位组件,所述侧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长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第一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方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侧的第二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第二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二导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下方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H”型支架一侧设置有多组前定位组件,所述前定位组件均设置在一运动横梁上,所述运动横梁与滚珠丝杠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贯穿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设置,所述运动横梁通过若干水平导柱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上;所述前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工作台一侧的前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通过竖直导柱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运动横梁上,所述竖直导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运动横梁的外侧设有一限位横梁,所述水平导柱均贯穿所述运动横梁与所述限位横梁连接,所述限位横梁通过若干支撑板与所述“H”型支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定位槽垂直所述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成45°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水平导柱、竖直导柱均设置有直线轴承。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上均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孔。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导柱的两侧均设置有检测装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气缸的推动作用实现侧定位组件中定位板的上下移动,方便切削过程中选择相应的定位板;不需要使用定位板时可隐藏在长工作台内,长工作台可以加工别的工序的木料,实现了多工序的兼容性;通过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组件实现前定位板的前后运动,通过气缸实现前定位板的上下运动,可加工不同长度的木料,通过多组前定位组件实现多工位的交替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导柱与直线轴承的配合,实现了较高的导向精度,动作敏捷,产品质量高,实用性强,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4为A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长工作台1,“H”型支架2,第一定位槽3,第一定位板4,第一导柱5,第一连接件6,第一气缸7,第二定位槽8,第二定位板9,第二导柱10,第二连接件12,第二气缸13,运动横梁14,步进电机16,水平导柱17,前定位板18,竖直导柱19,第三气缸20,限位横梁21,支撑板22,通孔23,检测装置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长工作台1,长工作台1上方设置有”H”型支架2,长工作台1上设置有多组侧定位组件,侧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长工作台1上的第一定位槽3、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第一定位槽3内的第一定位板4、通过若干第一导柱5与第一定位板4连接的第一连接件6、设置在第一连接件6下方的第一气缸7、设置在第一定位槽3一侧的第二定位槽8、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第二定位槽8内的第二定位板9、通过若干第二导柱10与第二定位板9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2下方的第二气缸13,第一定位槽3与第二定位槽8成一定角度设置;”H”型支架2一侧设置有多组前定位组件,前定位组件均设置在一运动横梁14上,运动横梁14与滚珠丝杠组件的一端连接,滚珠丝杠组件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16连接,滚珠丝杠组件贯穿”H”型支架2的横杆设置,运动横梁14通过若干水平导柱17前后移动设置在”H”型支架2的横杆上;前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长工作台1一侧的前定位板18,前定位板18通过竖直导柱19上下移动设置在运动横梁14上,竖直导柱19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气缸20;运动横梁14的外侧设有一限位横梁21,水平导柱17均贯穿运动横梁14与限位横梁21连接,限位横梁21通过若干支撑板22与”H”型支架2固定连接。侧定位组件的定位原理: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9分别在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13的作用下实现上下移动;在木材的切削过程中,木料可选择相应的定位板进行侧向定位;长工作台1上需要加工别的工序的木料时,可将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9分别隐藏在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8内,实现了多工序的兼容性;分别通过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13与第一导柱5、第二导柱10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9的无倾斜上下移动,动作敏捷,效率高。前定位组件的定位原理: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第三气缸20来实现前定位板18的上下运动,通过竖直导柱19的作用可实现前定位板18的竖直上下运动,每个前定位板18都是由独立的气缸控制的,因此没个前定位板18的上下运动为独立运动;通过步进电机16与滚珠丝杠组件的配合实现运动横梁14的前后运动,由于前定位组件均设置在运动横梁14上,运动横梁14带动各定位组件同步运动,因此前定位板18的前后运动是同步的;加工木料需要进行前定位时,可将前定位组件送至木料相应位置,将对应工位的前定位板18送至木料前方即可完成定位。如图2所示,设置在运动横梁14外侧的限位横梁21可起到机械限位的作用,由支撑板22固定在”H”型支架2上,稳定可靠。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槽3垂直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定位槽8与第一定位槽3成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长工作台,所述长工作台上方设置有“H”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工作台上设置有多组侧定位组件,所述侧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长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第一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方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侧的第二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第二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二导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下方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H”型支架一侧设置有多组前定位组件,所述前定位组件均设置在一运动横梁上,所述运动横梁与滚珠丝杠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贯穿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设置,所述运动横梁通过若干水平导柱前后移动设置在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上;所述前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工作台一侧的前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通过竖直导柱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运动横梁上,所述竖直导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运动横梁的外侧设有一限位横梁,所述水平导柱均贯穿所述运动横梁与所述限位横梁连接,所述限位横梁通过若干支撑板与所述“H”型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交替的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长工作台,所述长工作台上方设置有“H”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工作台上设置有多组侧定位组件,所述侧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长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第一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方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侧的第二定位槽、上下移动设置并能隐藏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第二定位板、通过若干第二导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下方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H”型支架一侧设置有多组前定位组件,所述前定位组件均设置在一运动横梁上,所述运动横梁与滚珠丝杠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贯穿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设置,所述运动横梁通过若干水平导柱前后移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时开纽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