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守丽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39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包括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主体内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向下伸长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前后伸长端尾与所述第一内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等的第一传输轮,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下方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后端尾贯穿所述安接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转接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

A kind of degradable landfil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degradable landfill device, including a car body and a first inner cavity set in the body of the car. A first electric machine is provided insid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first inner cavity. The first electric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worm with a downward extension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electric machine. The first worm is connected to a power connection. A turbine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worm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ransfer shaft which is extended back and forth, and the end tail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inner cavity, and the first transfer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equivalent to the front and back, and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main body. A second transfer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inner cavit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sion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joint cavity and into the first inner cavity. The second transfer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ransmission wheel located in the first inner cavity. A transmission belt is connected by a transmission belt between a transmissio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一些可降解垃圾处理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填埋操作,而传统中的垃圾填埋装置功能有限,无法实现翻土、落料以及覆土一体式操作,严重降低了垃圾填埋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强度以及设备购入成本,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包括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主体内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向下伸长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前后伸长端尾与所述第一内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等的第一传输轮,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下方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后端尾贯穿所述安接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转接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右方的落料腔,所述落料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接块,所述落料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接块上方的第一起降装置,所述第一滑接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前端端尾动力连接有向前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储料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接腔,所述储料腔下方设有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电转机,所述第三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的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轮,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轮右方的第三传输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且位于所述第四转接轴下方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左端伸长端尾贯穿所述第一转接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螺状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输轮下方的第四传输轮,所述第四传输轮与所述第三传输轮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向下伸长且伸进所述落料腔,所述滑接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排输管,所述滑接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接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状杆下方的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向右伸长的支杆,所述支杆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落料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接块上方的第二起降装置,所述第二滑接块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五转接轴,所述第五转接轴前后两端贯穿所述第三内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五转接轴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第五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且前后对等的第四传输轮,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五转接轴上方且前后伸长的第六转接轴,所述第六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输轮上方的第五传输轮,所述第五传输轮与所述第四传输轮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第六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五传输轮之间的第十一锥轮,所述第三内腔顶部端面固定设有第四电转机,所述第四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十一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十二锥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起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落料腔顶部内壁内的第五电转机,所述第五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第一锥轮,所述落料腔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等的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的第七转接轴,所述第七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第一凸板之间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轮,所述第七转接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轮,所述第一滑接块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且左右对等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起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翻土腔顶部内壁内的第六电转机,所述第六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第七锥轮,所述翻土腔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且左右对等的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八转接轴,所述第八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第二凸板之间用以与所述第七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八锥轮,所述第八转接轴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九锥轮,所述第二滑接块内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且左右对等的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九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十锥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翻土腔底部设有左右对等的滚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上下贯穿且位于所述储料腔上方的通接槽,所述第七转接轴位于所述通接槽后方,所述通接槽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板底部端面平齐。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螺状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三螺状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接板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板底部端面接触,所述排输管左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左部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滑接板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二凸板底部端面接触,保证了垃圾在所述储料腔内掉落且保护了所述开沟块与所述旋转刀片。当需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行填埋工作时,首先启动所述第六电转机带动所述第二滑接块下移,同时启动所述第四电转机带动所述旋转刀片旋转,当所述第二滑接块底部端面与所述翻土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六电转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第一电转机带动所述碾压轮转动,使车主体向前运动,同时启动所述第五电转机带动所述第一滑接块下移,当所述第一滑接块底部端尾与所述落料腔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五电转机停止转动,当所述碾压轮运动一段距离时,启动所述第三电转机带动所述滑接板向右移动,当所述滑接板右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右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转机停止转动,此时所述排输管上部开口与所述储料腔下部端口相通,启动所述第二电转机带动所述叶片转动使垃圾有序下落,保证了翻土、落料、挤压覆土同时进行。当填埋工作结束时,控住所述第二电转机、第一电转机、第四电转机停止转动,然后启动所述第三电转机带动所述滑接板向左移动,当所述排输管左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左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三电转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五电转机带动第一滑接块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一滑接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板底部端面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五电转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六电转机带动所述第二滑接板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二滑接块与所述第二凸板接触时,控制所述第六电转机停止转动,保证了垃圾在所述储料腔内不会掉落且保护了所述开沟块与所述旋转刀片。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集翻土、落料、掩埋垃圾于一体,工作程序有序,大大提高了填埋工作效率以及减少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非作业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包括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主体内的第一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向下伸长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前后伸长端尾与所述第一内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等的第一传输轮,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下方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后端尾贯穿所述安接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转接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右方的落料腔,所述落料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接块,所述落料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接块上方的第一起降装置,所述第一滑接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前端端尾动力连接有向前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储料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接腔,所述储料腔下方设有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电转机,所述第三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的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轮,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轮右方的第三传输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且位于所述第四转接轴下方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左端伸长端尾贯穿所述第一转接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螺状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输轮下方的第四传输轮,所述第四传输轮与所述第三传输轮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向下伸长且伸进所述落料腔,所述滑接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排输管,所述滑接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接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状杆下方的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向右伸长的支杆,所述支杆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落料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接块上方的第二起降装置,所述第二滑接块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五转接轴,所述第五转接轴前后两端贯穿所述第三内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五转接轴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第五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且前后对等的第四传输轮,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五转接轴上方且前后伸长的第六转接轴,所述第六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输轮上方的第五传输轮,所述第五传输轮与所述第四传输轮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第六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五传输轮之间的第十一锥轮,所述第三内腔顶部端面固定设有第四电转机,所述第四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十一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十二锥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垃圾物填埋装置,包括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主体内的第一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顶部内壁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向下伸长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蜗杆右方的涡轮,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有前后伸长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前后伸长端尾与所述第一内腔前后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等的第一传输轮,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下方的安接腔,所述安接腔内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后端尾贯穿所述安接腔前后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转接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二传输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轮之间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车主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右方的落料腔,所述落料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接块,所述落料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接块上方的第一起降装置,所述第一滑接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后端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前端端尾动力连接有向前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储料腔右方设置有第一转接腔,所述储料腔下方设有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顶部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电转机,所述第三电转机底部端尾动力连接有第五锥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的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五锥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轮,所述第四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轮右方的第三传输轮,所述第一转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且位于所述第四转接轴下方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左端伸长端尾贯穿所述第一转接腔左端内壁且伸进所述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螺状杆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传输轮下方的第四传输轮,所述第四传输轮与所述第三传输轮通过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向下伸长且伸进所述落料腔,所述滑接板左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的排输管,所述滑接板右部端面设有开沟块,所述滑接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螺状杆下方的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向右伸长的支杆,所述支杆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落料腔右方设有翻土腔,所述翻土腔内滑接配合连接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翻土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滑接块上方的第二起降装置,所述第二滑接块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守丽
申请(专利权)人:周守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