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221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包括封闭罩壳,封闭罩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端进料口、下滚筒、输送皮带、上滚筒和上端出料口,输送皮带张紧于下滚筒和上滚筒上,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个料斗,料斗包括开口面、垂直于开口面并且固定于输送皮带上的直侧壁以及与开口面倾斜连接的斜侧壁,开口面上设有挡料折边,挡料折边连接直侧壁并且向料斗外部倾斜。料斗内接近挡料折边处的弹丸在挡料折边的阻挡作用下,不易向下滑落重新进入封闭罩壳底部,而是向前方运动一段距离后进入丸砂分离器,从而减少了回落至提升装置内的弹丸量,降低了无效提升弹丸的数量,提高了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
本技术属于抛丸清理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提升机是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基本工作过程为:固定在输送带上的料斗将提升机底部的丸料刮起,然后在提升机电机的驱动下,将丸料提升至提升机顶部,最后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将丸料输入丸砂分离器。因为提升机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每次落料时,料斗上部总会有部分物料无法落入丸砂分离器内,只能回落到提升机中,加大了无效的提升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能耗。因此,急需一种弹丸的有效提升量高,并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丸的有效提升量高,并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包括封闭罩壳,所述封闭罩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端进料口、下滚筒、输送皮带、上滚筒和上端出料口,所述下端进料口连接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螺旋输送器,所述上端出料口连接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分离器,所述输送皮带张紧于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上,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分别连接有摆线针轮减速机,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分别控制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滚动,带动所述输送皮带移动,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个料斗,所述料斗横截面类似于直角梯形,所述料斗包括开口面、垂直于所述开口面并且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上的直侧壁以及与所述开口面倾斜连接的用于加料的斜侧壁,所述斜侧壁与所述直侧壁相向设置,所述开口面上设有挡料折边,所述挡料折边连接所述直侧壁并且向所述料斗外部倾斜。优选地,所述料斗的斜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漏砂孔。优选地,所述输送皮带下方设有用于滤除砂尘的砂尘滤网,所述砂尘滤网设置于所述封闭罩壳的底壳上方。优选地,所述输送皮带上交错设有双排料斗。优选地,上下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料斗之间距离相等。优选地,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均为鼠笼型滚筒,所述鼠笼型滚筒的轴向中间部分为凸起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料斗设置了挡料折边,料斗内接近挡料折边处的弹丸在挡料折边的阻挡作用下,不易向下滑落重新进入封闭罩壳底部,而是向前方运动一段距离后进入丸砂分离器,从而减少了回落至提升装置内的弹丸量,降低了无效提升弹丸的数量,提高了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2、料斗的斜侧壁上设有漏砂孔,在提升混合物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砂尘由漏砂孔漏出,继而落进封闭罩壳底部,一方面减轻了料斗内提升物的重量,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丸砂分离器对丸砂进行分离之前,提升装置已经进行了前置初步分离,提高了抛丸清理机的整体工作效率。输送皮带下方设有用于滤除砂尘的砂尘滤网,进一步分离弹丸和砂尘,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3、输送皮带上交错设有双排料斗,充分利用输送皮带的表面积轮流加料,提高了加料频率,增加了加料量,提高了提升装置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并降低能耗。4、下滚筒和上滚筒均为鼠笼型滚筒,并且滚筒的轴向中间部分为凸起形状,提高了输送皮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避免了老式皮带轮的打滑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与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料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出料部分工作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封闭罩壳;2.下端进料口;3.下滚筒;4.输送皮带;5.上滚筒;6.上端出料口;7.料斗;71.开口面;72.直侧壁;73.斜侧壁;74.挡料折边;75.漏砂孔;8.砂尘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包括封闭罩壳1,封闭罩壳1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端进料口2、下滚筒3、输送皮带4、上滚筒5、上端出料口6,下端进料口2连接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螺旋输送器,上端出料口6连接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分离器,输送皮带4张紧于下滚筒3和上滚筒5上,下滚筒3和上滚筒5连接有摆线针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控制下滚筒3和上滚筒5滚动,带动输送皮带4移动,输送皮带4上设有若干个料斗7,料斗7横截面类似于直角梯形,料斗7包括开口面71、垂直于开口面71并且固定于输送皮带4上的直侧壁72以及与开口面71倾斜连接的用于加料的斜侧壁73,斜侧壁73与直侧壁72相向设置,开口面71上设有挡料折边74,挡料折边74连接直侧壁72并且向料斗7外部倾斜。输送皮带4提升料斗7的运行过程中,料斗7到达输送皮带4最上方时,开始向丸砂分离器卸料,由于设置了挡料折边74,料斗7内接近挡料折边74处的弹丸在挡料折边74的阻挡作用下,不易向下滑落重新进入封闭罩壳1底部,而是向前方运动一段距离后进入丸砂分离器,从而减少了回落至提升装置内的弹丸量,降低了无效提升弹丸的数量,提高了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优选地,料斗7的斜侧壁73上设有若干个漏砂孔75。由于进入下端进料口2内的物料除了抛丸清理机使用的弹丸外,还有工件表面脱落的砂尘等杂质的混合物,料斗7的斜侧壁73上设有若干个漏砂孔75,在其提升混合物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砂尘由漏砂孔75漏出,继而落进封闭罩壳1底部,一方面减轻了料斗7内提升物的重量,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丸砂分离器对丸砂进行分离之前,提升装置已经进行了前置初步分离,提高了抛丸清理机的整体工作效率。优选地,输送皮带4下方设有用于滤除砂尘的砂尘滤网8,砂尘滤网8的网孔小于待提升弹丸的直径,砂尘滤网8设置于封闭罩壳1内部,封闭罩壳1下侧设有检修门,用于定时清理提升机内过滤的砂尘。从漏砂孔漏出的砂尘经砂尘滤网8与弹丸分离,从而不会再次由料斗提升,避免了重复提升无利用价值的砂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优选地,输送皮带4上交错设有双排料斗7,双排料斗7充分利用输送皮带4的表面积,轮流加料,提高了加料频率,增加了加料量,提高了提升装置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并降低能耗。优选地,上下相邻的任意两个料斗7之间距离相等,使提升装置保持稳定的工作节奏,对抛丸清理机提供弹丸,提高了提升装置的工作稳定性。优选地,下滚筒3和上滚筒5均为鼠笼型滚筒,并且滚筒的轴向中间部分为凸起形状。轴向中间部分为凸起形状的鼠笼型滚筒既提高了输送皮带4与带轮间的摩擦力,避免了老式皮带轮的打滑现象,又降低了输送皮带4的预紧力,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弹丸卡在下部皮带轮与皮带之间令皮带跑偏的现象,弹丸从轮辐与皮带之间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包括封闭罩壳,所述封闭罩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端进料口、下滚筒、输送皮带、上滚筒和上端出料口,所述输送皮带张紧于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上,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分别连接有摆线针轮减速机,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分别控制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滚动,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个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开口面、垂直于所述开口面并且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上的直侧壁以及与所述开口面倾斜连接的斜侧壁,斜侧壁与直侧壁相向设置,所述开口面上设有挡料折边,所述挡料折边连接所述直侧壁并且向所述料斗外部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丸砂提升装置,包括封闭罩壳,所述封闭罩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端进料口、下滚筒、输送皮带、上滚筒和上端出料口,所述输送皮带张紧于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上,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分别连接有摆线针轮减速机,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分别控制所述下滚筒和所述上滚筒滚动,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若干个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开口面、垂直于所述开口面并且固定于所述输送皮带上的直侧壁以及与所述开口面倾斜连接的斜侧壁,斜侧壁与直侧壁相向设置,所述开口面上设有挡料折边,所述挡料折边连接所述直侧壁并且向所述料斗外部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栋王兴芳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正达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