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76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下支撑柱、上支撑柱、控制器以及上种植板,下支撑柱设有四根,四根下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下种植板,下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头,下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下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上支撑柱的底部开有下连接腔,上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中连接头,上种植板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的底部开有上连接腔,上连接腔与中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中连接头插在上连接腔内,连接器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蘑菇的种植层数,及时地检测出环境的温度适不适合蘑菇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属于人工蘑菇种植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蘑菇生产国,2012年的栽培规模达到一亿多平方米,产量达130万吨。传统的蘑菇生产方式主要为在菇棚用毛竹搭设固定的多层栽培床,然后在各层栽培床上铺上培养料,再进行接种,待菌丝生长后,再在培养料上覆盖一层土,待蘑菇种植完后,再将培养料清理,对菇床清洗,来年再用。但是毛竹架一般使用寿命较短,为2~3年,到期需要重新搭建,费工、费力。温度是影响蘑菇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双孢菇生长过程中。孢子萌发期最适宜的温度24度左右,一般7-15天就能萌发,每天可长4-6毫米。子实体分化生长的温度范围是7-28度,最适宜为13-18度,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菌柄粗壮、肉厚、产量高。高于20度子实体生长快,菌柄细长、薄皮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度生长慢,菇大、肥厚、组织致密、单菇重、但产量低,而现有栽培架不能及时地检测出环境的温度适不适合蘑菇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下支撑柱、上支撑柱、控制器以及上种植板,所述下支撑柱设有四根,四根下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下种植板,所述下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下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储存器以及无线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上支撑柱设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部开有下连接腔,所述下连接腔与下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下连接头插在下连接腔内,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中连接头;所述上种植板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部开有上连接腔,所述上连接腔与中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中连接头插在上连接腔内,所述连接器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一种51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储存器双向数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无线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出端与显示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终端为一种电子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腔的内表面滚有内螺纹,所述下连接头的外表面滚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所述下连接腔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与下连接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蘑菇的种植层数,同时及时的检测出环境的温度适不适合蘑菇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印制电路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温度检测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下支撑柱1、上支撑柱2、控制器13以及上种植板23,下支撑柱1设有四根,四根下支撑柱1之间连接有下种植板14,下支撑柱1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头15,下支撑柱1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下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1通过数据线12与控制器13连接,控制器13内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131,印制电路板131上焊接有单片机132、储存器133以及无线信息传输单元134。上支撑柱2设有四根,上支撑柱2的底部开有下连接腔21,下连接腔21与下连接头15相配合,下连接头15插在下连接腔21内,上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中连接头22。上种植板23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器24,连接器24的底部开有上连接腔25,上连接腔25与中连接头22相配合,中连接头22插在上连接腔25内,连接器24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头26。单片机132为一种51单片机132,单片机132与储存器133双向数据连接,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3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32的输出端与无线信息传输单元134的输入端连接,无线信息传输单元134的输出端与显示终端135的输入端连接,显示终端135为一种电子装置,无线信息传输单元134可以为一种ZigBee信息传输芯片。下连接腔21的内表面有内螺纹,下连接头15的外表面有外螺纹,下连接腔21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与下连接头15连接。四个上支撑柱2、一个上种植板23以及设置在上种植板23四角的四个连接器24构成一种植单元,种植单元设有多个,多个种植单元之间通过上连接头26与下连接腔21相配合,从而实现连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蘑菇的种植层数,就是调整种植单元数,通过将上支撑柱2连接在下支撑柱1的顶部,然后将连接器24套在上支撑柱2的上方,便完成一层的安装,依次类推,工作人员可以安装多层种植单元。温度传感器11可检测下支撑柱1附近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单片机132中,单片机132在计算和处理后,通过无线信息传输单元134,从而将信息传输至显示终端135,检测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环境的温度适不适合蘑菇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下支撑柱、上支撑柱、控制器以及上种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设有四根,四根下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下种植板,所述下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下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储存器以及无线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上支撑柱设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部开有下连接腔,所述下连接腔与下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下连接头插在下连接腔内,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中连接头;所述上种植板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部开有上连接腔,所述上连接腔与中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中连接头插在上连接腔内,所述连接器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包括下支撑柱、上支撑柱、控制器以及上种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设有四根,四根下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下种植板,所述下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头,所述下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储存器以及无线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上支撑柱设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柱的底部开有下连接腔,所述下连接腔与下连接头相配合,所述下连接头插在下连接腔内,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中连接头;所述上种植板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部开有上连接腔,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高霞李晓刘孝利赵敬聪马世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