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防实验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防实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病理学的发展和综合防治措施的不断完善,从自然界寻找既能保护人类生活环境又可增产的有益微生物和新技术防治植物病害,利用生物多样性达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无公害治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通过除人以外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来降低病原物数量或减弱病原的致病活力,从而减少病原物所致病害的发生,这种方法对其他的有益生物和非防治对象不会或很少产生伤害,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具有花费少、效果好、有效时间长的优点。昆虫与菌物存在着致病、寄生、共生、携播、噬菌和竞争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能引起害虫疾病的内寄生菌物是害虫种群自然调节的重要因子和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材料,目前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较多的生防菌主要有绿僵菌、白僵菌、巴氏杆菌等。但是,在进行传统生防实验研究生防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中,常常存在害虫释放数量不易控制、害虫乱飞进而相互干扰实验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防实验的装置,能有效防止生防实验过程中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防实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子(1)、盆体(2)、喷淋组件(3)和进水组件(4);所述罩子(1)与盆体(2)可拆卸式组装;所述喷淋组件(3)的本体设置在罩子(1)的外壁且喷淋嘴在内侧;所述罩子(1)上设有透气孔(5),盆体(2)的底部设有渗水孔(6);所述进水组件(4)为贯穿罩子(1)顶部并伸入盆体(2)的进水管,或进水组件(4)为设置于盆体(2)外壁的一圈进水槽(11),且进水槽(11)与盆体(2)外壁的连接处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防实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子(1)、盆体(2)、喷淋组件(3)和进水组件(4);所述罩子(1)与盆体(2)可拆卸式组装;所述喷淋组件(3)的本体设置在罩子(1)的外壁且喷淋嘴在内侧;所述罩子(1)上设有透气孔(5),盆体(2)的底部设有渗水孔(6);所述进水组件(4)为贯穿罩子(1)顶部并伸入盆体(2)的进水管,或进水组件(4)为设置于盆体(2)外壁的一圈进水槽(11),且进水槽(11)与盆体(2)外壁的连接处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水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3)的数量不少于2个并均匀分布在罩子(1)的外壁一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5)在罩子(1)的侧壁上,罩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梅,董章勇,林进添,宾淑英,瞿孟秋,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