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484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包括无线音箱本体,在无线音箱本体上设有箱体、无线信号接收端、提手、防护网、硬件控制系统、喇叭,无线音箱本体的表面呈圆弧状,在硬件控制系统上包括通信调制电路、USB桥式电路、Flash模块、控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LED驱动电路、解调器,在喇叭的四周设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透过防护网进行照明,在照明的同时兼顾通信,不存在电磁辐射,绿色安全,对人体无害,无需无线电频谱认证,与其他通信技术不易形成干扰,并且设备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
本技术涉及无线音箱
,具体为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
技术介绍
生活中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从有线变为无线,从开始的无线电收音机,到电视遥控、手机,再到无线路由器,WIFI无线网络,再发展到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耳机、无线音箱等终端产品。选用无线作为解决方案,其目的就在于可以自由的移动音源。而常规的音箱在使用时,由于导线的限制,其音源无法脱离音箱的一定范围。并且作为多功能便携设备来说,在进行声音输出时无法移动让使用者相当无助。现有的无线音箱采用的无线技术主要包括FM、红外、蓝牙、WiFi、2.4G、kleer等。然而,这些技术中,较早的FM技术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FM无线技术普遍音质不佳,最高22kHz的采样率被称之为“收音机音质”,并且容易受到干扰,此外,FM无线技术极易受到干扰、出现串频现象,稳定性欠佳,保密性差;红外无线传输带宽高,但发射功率要求较高,距离最大也仅有10m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照明灯透过防护网进行照明,在照明的同时兼顾通信,不存在电磁辐射,绿色安全,对人体无害,无需无线电频谱认证,与其他通信技术不易形成干扰,并且设备简单安装方便的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包括无线音箱本体,所述无线音箱本体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设有提手,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背部边缘中间设有无线信号接收端,所述箱体的正面成弧形,箱体的正面设有喇叭,所述喇叭的四周设有LED照明灯,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防护网,所述无线音箱本体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硬件控制系统上设有通信调制电路,所述通信调制电路的一端设有USB桥式电路,所述USB桥式电路的另一端设有Flash模块,所述Flash模块的一侧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一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与解调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一侧设有A\D转换电路,所述A\D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低通滤波电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LED驱动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的一侧设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3V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佳通3.5V电压,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还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上设有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之间的节点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之间的节点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接地。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接收端与硬件控制系统采用导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LED照明灯透过防护网进行照明,在照明的同时兼顾通信,不存在电磁辐射,绿色安全,对人体无害,无需无线电频谱认证,与其他通信技术不易形成干扰,并且设备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音箱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硬件控制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信号放大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低通滤波电路示意图。图中:1、无线音箱本体;2、箱体;3、无线信号接收端;4、提手;5、防护网;6、硬件控制系统;7、通信调制电路;8、USB桥式电路;9、Flash模块;10、控制电路;11、信号放大电路;12、A\D转换电路;13、低通滤波电路;14、LED驱动电路;15、解调器;16、喇叭;17、第一发光二极管;18、第二发光二极管;19、极性电容;20、第一电容;21、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3、第一电感;24、第二电容;25、第三电阻;26、第四电阻;27、三极管;28、第三电容;29、第二电感;30、第五电阻;31、第六电阻;32、第四电容;33、第五电容;34、运算放大器;35、第七电阻;36、第八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包括无线音箱本体1,无线音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2,箱体2的两侧设有提手4,箱体2的顶部靠近背部边缘中间设有无线信号接收端3,箱体2的正面成弧形,箱体2的正面设有喇叭16,喇叭16的四周设有LED照明灯,箱体2的正面设有防护网5,无线音箱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6,无线信号接收端3与硬件控制系统6采用导线连接。本技术中,硬件控制系统6上设有通信调制电路7,通信调制电路7的一端设有USB桥式电路8,USB桥式电路8的另一端设有Flash模块9,Flash模块9的一侧设有控制电路10,控制电路10的一端与信号放大电路11的一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11的另一端与解调器15连接,控制电路10的一侧设有A\D转换电路12,A\D转换电路12的另一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3连接,低通滤波电路13的另一端与LED驱动电路14连接。本技术中,信号放大电路11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17,第一发光二极管17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负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8正极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17的负极与极性电容19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19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正极连接,极性电容19的一侧设有第一电容20,第一电容20的一端与第一电阻2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2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2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27的发射极连接3V电压,三极管27的基极与第三电容28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28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29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29的另一端佳通3.5V电压,三极管27的发射极还与第四电阻26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26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25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2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24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2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2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22的一端连接;低通滤波电路13上设有第五电阻30,第五电阻30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31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30、第六电阻31之间的节点与第四电容32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32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33的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包括无线音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音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侧设有提手(4),所述箱体(2)的顶部靠近背部边缘中间设有无线信号接收端(3),所述箱体(2)的正面成弧形,箱体(2)的正面设有喇叭(16),所述喇叭(16)的四周设有LED照明灯,所述箱体(2)的正面设有防护网(5),所述无线音箱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包括无线音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音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侧设有提手(4),所述箱体(2)的顶部靠近背部边缘中间设有无线信号接收端(3),所述箱体(2)的正面成弧形,箱体(2)的正面设有喇叭(16),所述喇叭(16)的四周设有LED照明灯,所述箱体(2)的正面设有防护网(5),所述无线音箱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件控制系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控制系统(6)上设有通信调制电路(7),所述通信调制电路(7)的一端设有USB桥式电路(8),所述USB桥式电路(8)的另一端设有Flash模块(9),所述Flash模块(9)的一侧设有控制电路(10),所述控制电路(10)的一端与信号放大电路(11)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1)的另一端与解调器(15)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的一侧设有A\D转换电路(12),所述A\D转换电路(12)的另一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3)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13)的另一端与LED驱动电路(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1)上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17),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7)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18)正极接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7)的负极与极性电容(19)的负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19)的正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