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408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包括机壳、冷却壳及锁紧环;机壳外侧壁上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燕尾通槽,燕尾通槽沿机壳的轴向设置;冷却壳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燕尾通槽相匹配的燕尾榫,冷却壳内设置有冷却水道,冷却壳上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壳套设于机壳的外侧,冷却壳的内表面与机壳的外表面贴合,机壳的首端设有抵接住冷却壳首端的定位凸台;锁紧环可拆卸的套设于机壳尾端外侧并与冷却壳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水冷式电机壳结构稳定、拆装方便、维修更换便捷、维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式电机壳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电机冷却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式电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设计和制造领域的不断创新,电机朝着小型化、大功率、高利用率的趋势迅速发展。电机效能的提高随之也带来了电机高负荷、高热量等问题。因此提高电机散热冷却能力,成为延长电机寿命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由冷却介质沿着冷却管道直接将机壳上热量带走的冷却方式应用较多,水冷冷却方式摩擦损耗较小,散热效率较高,广泛应用于发热较多、能量密度高的电机结构。现有水冷冷却结构一般是在机壳的外侧壁上焊接数条冷却水管,制造工序较为费时费力,且焊缝处易开裂漏水,此外,此种结构冷却水管固定在机壳上成为一个整体,当冷却水管损坏时,无法将冷却水管直接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需要连通机壳一起维修更换,后期的维修更换工序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稳定、拆装方便、维修更换便捷、维修成本低的水冷式电机壳,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包括机壳、冷却壳及锁紧环;所述机壳为首尾两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机壳外侧壁上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燕尾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冷却壳(2)及锁紧环(3);所述机壳(1)为首尾两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机壳(1)外侧壁上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燕尾通槽(4),所述燕尾通槽(4)沿所述机壳(1)的轴向设置;所述冷却壳(2)为首尾两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冷却壳(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燕尾通槽(4)相匹配的燕尾榫(5),所述冷却壳(2)内设置有冷却水道(6),所述冷却壳(2)上设有与所述冷却水道(6)连通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冷却壳(2)套设于所述机壳(1)的外侧,所述冷却壳(2)的内表面与所述机壳(1)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机壳(1)的首端设有抵接住所述冷却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冷却壳(2)及锁紧环(3);所述机壳(1)为首尾两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机壳(1)外侧壁上沿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燕尾通槽(4),所述燕尾通槽(4)沿所述机壳(1)的轴向设置;所述冷却壳(2)为首尾两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冷却壳(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燕尾通槽(4)相匹配的燕尾榫(5),所述冷却壳(2)内设置有冷却水道(6),所述冷却壳(2)上设有与所述冷却水道(6)连通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冷却壳(2)套设于所述机壳(1)的外侧,所述冷却壳(2)的内表面与所述机壳(1)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机壳(1)的首端设有抵接住所述冷却壳(2)首端的定位凸台(9);所述锁紧环(3)可拆卸的套设于所述机壳(1)尾端外侧并与所述冷却壳(2)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6)设置于所述冷却壳(2)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6)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水道(6)之间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6)为沿所述冷却壳(2)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空腔,多个所述冷却水道(6)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远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