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37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槽体、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减震座、凹槽、电缆线、插槽一、插槽二,所述防护槽体采用组合安装方式构成,与地面相互嵌合,所述防护槽体内腔设有预留通道,根据线体数量预留不等距宽度,所述防护槽体前段位置设有第一段体,采用间隙贴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段体设在防护槽体中段位置上,所述防护槽体侧边均对应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减震座,导流槽能够将雨水导流出去,减少雨水积存表面的现象,在遇到表面震动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上弹性体能够在应力松弛后能迅速恢复到接近原有状态和尺寸,具有多功能防护作用,有效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属于电力输送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风雪侵害以及阳光暴晒。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472089.1的一种电缆线防护装置,设有人字形主防护板和人字形副防护板,人字形主防护板两端设有由折叠板折叠成的插槽,人字形副防护板的两端插入在人字形主防护板两端的插槽内形成菱形防护外罩,人字形主防护板的人字形角度与人字形副防护板的人字形角度相同。所述人字形主防护板由金属薄板经模具挤压折叠而成。所述人字形副防护板由金属薄板经模具挤压折叠而成。所述菱形防护外罩装在电缆线外侧与电缆线成间隙配合,菱形防护外罩可绕电缆线自动翻转。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通过本技术,解决了电缆线架设在空中易长期受到风雪侵害以及阳光暴晒的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电缆线防护装置功能较少,遇到风雨天气与外部施力的情况下,容易对防护装置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槽体(1)、第一段体(2)、第二段体(3)、减震座(4)、凹槽(5)、电缆线(6)、插槽一(7)、插槽二(8),所述防护槽体(1)采用组合安装方式构成,与地面相互嵌合,所述防护槽体(1)内腔设有预留通道,根据线体数量预留不等距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体(1)前段位置设有第一段体(2),采用间隙贴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段体(3)设在防护槽体(1)中段位置上,所述防护槽体(1)侧边均对应设有凹槽(5),所述插槽一(7)采用延伸通道方式置于防护槽体(1)内腔中,所述防护槽体(1)内腔设有插槽二(8),端口采用贯通连接方式,所述电缆线(6)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设备用多功能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槽体(1)、第一段体(2)、第二段体(3)、减震座(4)、凹槽(5)、电缆线(6)、插槽一(7)、插槽二(8),所述防护槽体(1)采用组合安装方式构成,与地面相互嵌合,所述防护槽体(1)内腔设有预留通道,根据线体数量预留不等距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体(1)前段位置设有第一段体(2),采用间隙贴合方式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段体(3)设在防护槽体(1)中段位置上,所述防护槽体(1)侧边均对应设有凹槽(5),所述插槽一(7)采用延伸通道方式置于防护槽体(1)内腔中,所述防护槽体(1)内腔设有插槽二(8),端口采用贯通连接方式,所述电缆线(6)采用贯穿两侧方式置于防护槽体(1)内腔通道中,所述防护槽体(1)采用间隔安装方式设有减震座(4);所述减震座(4)由导流槽(401)、安装孔(402)、上弹性体(403)、橡胶板(404)、固定板(405)、凸件(406)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平李杰吕波夏一菲万毅彭沛博李宜彬冷升刘飞余文强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