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16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包括穿线筒、盖板、感测电极以及插孔,穿线筒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穿线筒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与橡胶气囊的内壁上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橡胶气囊呈环形柱体结构,橡胶气囊的外壁上设置有防刮垫圈,防刮垫圈设置有多个,多个防刮垫圈均与插孔的内壁相接触,插孔贯穿感测电极设置,且橡胶气囊的顶端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同时贯穿橡胶气囊和盖板的外壁设置,盖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盖板关于穿线筒的中心对称分布,在感测电极内部的插孔处设置穿线筒,穿线筒为线体穿绕或者钉类配件固定提供方便,且穿线筒的上下两端设置盖板,防止穿线筒的上下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
本技术涉及电极
,具体为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跟随变化,于是现在人们在空闲时会到大型商场进行购物,商场面积较大,所以常常会在电梯口处设置触控显示屏的导购装置,便于人们查询商店所在区域和楼层,触控显示屏工作时需要感测电极配合工作,由于触控屏下侧空间较小,几乎全被感测电极所占据,由于感测电极板面缺少穿孔结构,因此有线路穿过时就较为麻烦,且传统的感测电极均粘接在连接座上,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松动,假如可在感测电极上设置穿空结构,就可以借助钉类配件加以固定,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包括穿线筒、盖板、感测电极以及插孔,所述穿线筒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穿线筒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橡胶气囊的内壁上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橡胶气囊呈环形柱体结构,橡胶气囊的外壁上设置有防刮垫圈,所述防刮垫圈设置有多个,多个防刮垫圈均与插孔的内壁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包括穿线筒(1)、盖板(9)、感测电极(13)以及插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筒(1)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穿线筒(1)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2),所述卡接块(2)与橡胶气囊(3)的内壁上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橡胶气囊(3)呈环形柱体结构,橡胶气囊(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刮垫圈(4),所述防刮垫圈(4)设置有多个,多个防刮垫圈(4)均与插孔(1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插孔(14)贯穿感测电极(13)设置,且橡胶气囊(3)的顶端设置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同时贯穿橡胶气囊(3)和盖板(9)的外壁设置,所述盖板(9)设置有两个,两个盖板(9)关于穿线筒(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穿孔结构的电极,包括穿线筒(1)、盖板(9)、感测电极(13)以及插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筒(1)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穿线筒(1)的表面设置有卡接块(2),所述卡接块(2)与橡胶气囊(3)的内壁上设置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橡胶气囊(3)呈环形柱体结构,橡胶气囊(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刮垫圈(4),所述防刮垫圈(4)设置有多个,多个防刮垫圈(4)均与插孔(1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插孔(14)贯穿感测电极(13)设置,且橡胶气囊(3)的顶端设置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同时贯穿橡胶气囊(3)和盖板(9)的外壁设置,所述盖板(9)设置有两个,两个盖板(9)关于穿线筒(1)的中心对称分布,下端的盖板(9)固定连接在穿线筒(1)的底端,所述穿线筒(1)的顶端设置有立杆(6),所述立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千层铰(7),所述千层铰(7)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杆(8),上端的盖板(9)的板面上设置有限位孔(10)和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王雷王海峰高荣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