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异形双金属硬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1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两种金属色泽不同、材质不同的外环(1)和内芯(3)的形状均为非圆形,外环(1)和内芯(3)相匹配,外环和内芯的厚度相同。(*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硬币,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技术高的双异形双金属硬币。技术背景目前各国都在花大力气研究技术含量高的新型金属硬币,调整硬币的结构,以努力提高硬币的防伪技术水平。异形币和双金属币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新颖性,作为一种防伪技术,也加大了假币的仿制难度。因此在许多国家所发行的硬币系列中,都有异形币和双金属币这两个品种,但把这两种硬币的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即在一枚双金属硬币上,内芯和外环都采用异形结构的设计,目前还没有见到有此种结构的金属硬币的相关报道。因此,设计和制造双异形双金属币,不但能够进一步体现硬币外形的多样性,而且对丰富我国硬币品种结构、提高硬币的防伪技术水平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异形双金属币,它丰富了硬币的品种结构、提高了硬币的防伪技术,为我国制造高面值的流通硬币作必要的技术储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异形双金属币,它的结构是两种金属色泽不同、材质不同的外环和内芯的形状均为非圆形,外环和内芯相匹配,外环和内芯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外环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内芯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所述的外环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内芯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所述的外环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内芯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所述的外环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内芯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所述的内芯的边部设有间断凹槽,外环上设有与间断凹槽相对应的间断突起。所述的内芯的边缘连接上下表面的部位设有一圈凸缘。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双金属币或章是两种不同材质的两部分相同厚度的金属经压印拼合而制成的,由外环和内芯组成,通常外环和内芯是圆形结构。本技术是把外环和内芯都制作成异形结构,该结构可以是梅花瓣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梅花瓣形是指硬币的边缘沿着内外同心圆旋转方向,由凹凸相间的圆弧相切而成的波浪弧形,硬币外边缘酷似梅花的花瓣;多边形是由直线段沿着圆的旋转方向排列而成,相邻直线段间由圆弧连接,形成平滑过渡。本技术不但能够进一步体现硬币外形的多样性,而且对丰富我国硬币品种结构、提高硬币的防伪技术水平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制造高面值的流通硬币作必要的技术储备。本技术可广泛用于金属纪念币和纪念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十二瓣梅花外环的内边缘呈八边形轮廓的坯饼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芯的坯饼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十二瓣梅花外环的内边缘呈十二瓣梅花形轮廓的坯饼;图4是图3的内芯的坯饼结构示意图;图5是十二瓣梅花内芯边缘的间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八边形内芯边缘的间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上下印模凹槽和内芯的凸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外环1、内边缘2、内芯3、间断凹槽4、印模凹槽5、凸缘6。具体实施方式为保证双异形双金属币的外环1和内芯3能够压印拼合而成,外环1的内边缘2必须设计成与内芯3相对应的异形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外环的内边缘2在套裁时必须采取异形冲具进行冲制。外环1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或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内芯3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或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如果内芯3与外环1结合不强,两者就有脱离的可能性,因此保证内芯3和外环1的结合强度是本技术的一个重要实施细节。本技术是在异形的内芯3的边缘中间加工出一圈间断凹槽4,把外环1和内芯3套装上再进行压印时,外环3的金属在压印力的作用下,填充到内芯间断凹槽4内,形成与间断凹槽4相对应的间断突起,使内芯3和外环1紧密地镶嵌在一起,达到了增加结合强度,加大两部分脱离难度的目的。内芯间断凹槽4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为保证内芯在压印过程中,内芯表面的金属不会因为自由流动而引起内芯在压印后发生变形,即内芯外边缘原有的对称形状发生了扭曲、串位、飞边等缺陷,也为保证在压印过程中,外环与内芯间断凹槽4相对应的部位能够充份填充到内芯边缘的间断凹槽4内,内芯的边缘连接上下表面的部位必须形成一圈凸缘6。印模压印时,相对内芯凸缘6的正对垂直处加工有一圈印模凹槽5,在印模与坯饼接触上后,在压印力的作用下,内芯凸缘6被限制在印模凹槽5内变形,避免了内芯在压印后变形的现象,同时印模凹槽5也起到了防止外环表面的金属自由滑移到内芯范围内的作用,既促使外环金属尽可能多地填充到内芯边缘中间处的凹槽内,又起到了很好的整形作用,确保内芯部位的形状不至于发生变形,印模凹槽5和内芯凸缘6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因此本技术设计了内芯3边缘连接上下表面的部位形成一圈凸缘的结构,由于目前的异形硬币坯饼不能进行滚边,不能采取通常的坯饼滚边的方法实现凸缘的加工,因此本技术采用了对内芯异形坯饼进行预压印成型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结构,即通过设计出与具有凸缘结构的坯饼外形相对应的上、下印模,再用这种印模对坯饼进行压印来完成对凸缘的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两种金属色泽不同、材质不同的外环(1)和内芯(3)的形状均为非圆形,外环(1)和内芯(3)相匹配,外环和内芯的厚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1)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内芯(3)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1)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内芯(3)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1)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内芯(3)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1)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多边形的相邻边为圆弧形;内芯(3)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1)的形状是八瓣梅花至十二瓣梅花的梅花瓣形,内芯(3)的形状是六边形至十二边形的多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3)的边部设有间断凹槽(4),外环(3)上设有与间断凹槽(4)相对应的间断突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异形双金属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3)的边缘连接上下表面的部位设有一圈凸缘(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硬币,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技术高的双异形双金属硬币。它的结构是两种金属色泽不同、材质不同的外环(1)和内芯(3)的形状均为非圆形,外环(1)和内芯(3)相匹配,外环(1)和内芯(3)的厚度相同。本技术不但能够进一步体现硬币外形的多样性,而且对丰富我国硬币品种结构、提高硬币的防伪技术水平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制造高面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张吉刚梁军张晓男罗宝华勾久斌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