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针织机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14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采用摇杆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的摇杆针踵折断或脱离工作三角。一种针具控制装置,其中包括:摇杆支承座4,和针织用具2安装在同一槽中;至少一个摇杆5,由摇杆支承座以自由铰接的形式支承。同时还包括与摇杆5各端相对应的至少一对磁性吸合器;抬升摇杆5的至少一个摇杆起针三角12;控制针织用具的控制三角(7,8)以及控制摇杆支承座4的中三角(10,11)。针具可以是,例如,一个沉降片2,或者一个织针1。(*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型针织机上的一种产生提花针织织纹的装置,该装置通过电磁方式控制沉降片、织针(舌针、复合针)、中间部件(挺针片等)和针钩部分等针织用具的动作。专利公开号为45755/91的日本专利描述了一种采用沉降片产生绒头织纹的装置(见附图说明图11)。这种装置包括装在转动针筒C的针槽中的三角控制的织针N,装在转动针筒的上圆周上的沉降片盘SD,一组垂直排列的沉降片S对,和一个选针片SJ。选针片装在沉降片盘SD的三角槽内,在受到三角的水平推动时可以自由滑动。每一个选针片SJ的外缘都形成了一组针踵SJ1。通过有选择地推动对应这些针踵设置的致动器A,选针片SJ上的针踵SJ1以及和选针片SJ结合的沉降片S受到水平推动,从而使织针N产生绒头织纹。专利公开号为239751/93的日本专利描述了一种采用由摇杆控制的针织用具的圆型针织机。在日本专利公开45755/91中描述的产生绒头织纹的装置中,致动器的致动件推动起毛圈沉降片外缘上的相应针踵,但由于这个动作传递很慢,圆形针织机的转动受到了限制,因此难以使针织机以较高速度运转。另外从图11可以明显看出,布置在中央工作部件外围的支承部件和致动器妨碍了视线,因此监控中央工作部件的工作状态以及在断纱时通过导纱杆向织针喂纱都很困难。日本专利公开239751/93也声称通过摇杆既可以控制织针,也可以控制沉降片,但并没有介绍沉降片控制的具体实施例。至于织针控制,尽管摇杆装了一组凸起的控制针踵,如果织针的针踵在织到纱节时损坏了,织针本身就变得不可控制了,这就产生了致动器的摆动针踵断裂的危险。再者说,和控制针踵结合的工作三角有一个垂直的横截面,因此如果有一个外力作用在摇杆上,控制针踵就可能脱离工作三角。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其构造如下。装有移动式安装的针织用具的圆形针织机上用的一种提花控制装置,其组成部件有和针织用具装在同一槽中并控制针织用具的摇杆支承座;至少一个由摇杆支承座铰接支承的摇杆;至少有一对磁性吸合器与中摇杆的各端相对应;至少有一个用以升起摇杆臂的摇杆起针三角;控制针织用具的控制三角;以及一个控制摇杆支承座块的中三角。典型的针织用具是沉降片或针筒针,沉降片安装在沉降片盘上的沉降片槽中,沉降片盘固定在转动针筒的上部。沉降片由可以进行单独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针筒针安装在转动的针筒中或是针盘的针槽中,由进行单独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改进之一是摇杆支承座装备一个以上的针踵。改进之二是在摇杆支承座块和沉降之间提供了一个中间部件,中间部件装有至少一个可以单独移动的针踵,一个中间部件起针三角升动所述的中间部件。再一个改进是摇杆起针三角有一个倾斜部分,这个倾斜部分横截面呈梯形,和倾斜部分的斜面接合的摇杆端呈斜楔形。在本专利技术中,摇杆根据织纹信号被一个或两个磁性吸合器吸引,与摇杆起针三角接合,并与通过铰接的形式支承摇杆的摇杆支承座一道被推出。摇杆支承座推出插在摇杆支承座内沉降片槽内的中间部件并将中间部件抬升起来。中间部件的起针针踵与中间部件起针杆相结合,并进一步上升。中间部件抬升嵌在它的沉降片内的槽中的针织用具。升起的针织用具就形成了一个提花织物。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三角、织针、沉降片、中间部件、摇杆和摇杆支承座的布置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A-A截面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B-B截面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C-C截面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其中图4A表示选择绒头纱线,图4B表示选择非绒头纱线。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D-D截面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其中图5A表示选择绒头纱线,图5B表示选择非绒头纱线。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E-E截面的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其中图6A表示选择绒头纱线,图6B表示选择非绒头纱线。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沿F-F截面表示沉降片控制过程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三角、织针、沉降片、中间部件、摇杆及摇杆支承座的布置图。图9是按照图1布置所形成的双绒圈和双鼻沉降片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在摇杆控制部分中摇杆补偿块、磁性吸合器、摇杆起针三角、摇杆和摇杆支承座之间关系的透视图。图1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绒圈图案编织装置的载面图。图12是一个具有可伸缩中间部件起针三角后缩时的截面图。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位于中心位置的三角、沉降片、中间部件、摇杆支承座和摇杆的布置图及沉降片和织针的轨迹。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工作部分的纵剖面图。1 织针2 降片2b 沉降片鼻3;31 中间部件4;41 摇杆支承块座4e;41 座套5;51 摇杆5a;5b;51a;51b磁性吸合面5d;51d 斜楔形端5e;51e 凸起6 导纱器7 内沉降片三角8 外沉降片三角9;91,92 中间部件起针三角10 第一中三角10b向下倾斜的面11 第二中三角12;121摇杆起针三角12a;121a 向上倾斜的面13;131磁性吸合器14;141摇杆补偿三角GY 底纱PL 毛圈PY 绒头纱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将根据附图描述如下。图1至图7展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沉降片控制装置的中心部分。图1表示三角、沉降片2、中间部件(中间挺针片)3、摇杆支承座4和摇杆5的布置以及织针1和沉降片2的轨迹1L和2L。如图2所示,在一个圆型针织机的转动针筒15的顶部,固定了一个沉降片盘16,沉降片盘16的上部分布着沿半径方向的沉降片槽。沉降片2就装在这个沉降片槽中。沉降片2上装有导纱器6(见图2-6),可以喂两种纱线,一种是底纱GY,一种是绒头纱线PY,喂入织针以形成绒头。在导纱器6上装了一个底纱导纱器6a用以喂底纱GY和绒头纱线导纱器6b用以喂入绒头纱线PY。受到内沉降片三角7和外沉降片三角8的作用,沉降2在沉降片槽内沿径向移动。沉降片三角7和沉降片三角8都装在与沉降片盘16相应的沉降片帽中。沉降2的垂直边2e、2d被内沉降片三角7的侧边7a、7b固定,沉降片2的针踵2a受三角针道T2的控制(见图1)。中间部件3安装在分布于沉降片2外围的槽内。中间部件3至少具有一个针踵3a,在径向沿三角针道滑动(见图1)。三角针道是由装在沉降片帽17中的外沉降片三角8和第一中三角10形成的。中间部件起针三角9(见图1-6)控制中间部件3的针踵,使它在活动位置和不活动位置之间变换。当中间部件起针三角9处于活动位置时,可以在绒头纱线和非绒头纱线之间进行选择,而处于不活动位置时,只能选择非绒头纱线。中间起针三角9最好是它是可以伸缩的机构。在图12中,转动螺杆头9C就会引起中间杆件的起针三角9后缩,因为螺杆头9b和沉降片帽要有相对的螺旋运动。当中间的起针三角9按照图6所示伸出时,只能选择非绒头纱线。这对调整织纹是有益的。另外,中间的起针三角由弹簧9a支承。因此,如果中间部件的起针三角9受到不正常的外力时就可以后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中间部件3的针踵3a的损坏。在中间部件3外围的沉降片槽中,安装了一个摇杆支承块座,在摇杆支承块座的顶部,有一个通过铰接支承的摇杆5(见图1-6)。摇杆支承座4至少有一个针踵4a,由第一中三角10和第二中三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有移动式安装的针织工具(2;1)的圆型针织机的提花织物控制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摇杆支承座(4;41),摇杆支承座和所说的针织用具安装在同一槽中以控制针织用具;至少一个摇杆(5;51),摇杆支承座(4;41)通过铰接的形式支承摇杆;至少一副磁性吸合器(13a,13b;131a,131b;132a,132b;133a,133b),对应于摇杆(5;51)的各自的端部;至少一个摇杆起针三角(12;121)用以升起摇杆(5;51)的臂;控制针织用具的控制三角;和一个控制摇杆支承座(4;41)的中三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针织用具是一个沉降片(2),沉降片(2)安装在固定于转动的针筒上部的沉降盘体的沉降片槽内,沉降片盘体由能够进行单独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末省三柴田隆夫桥広慎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