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115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指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属于眼镜配件技术领域,包括镜脚和铰接头,所述铰接头与镜脚铰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凹槽,所述镜脚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扁头,所述连接扁头插入到凹槽内,并通过螺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所述连接扁头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面Ⅰ,内侧面设置有定位面Ⅱ,伸展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Ⅰ作用在限位面上;折叠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Ⅱ作用在限位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槽上的限位面以及连接扁头上的定位面Ⅰ和定位面Ⅱ的作用,限制了镜脚的自由度,并且眼镜在打开或折叠状态下,镜脚均只能达到固定的位置,不容易变形,长期保持在配制时的使用标准,不会影响矫正的效果和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
本技术属于眼镜配件
,特指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
技术介绍
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镜架组成;镜架则由镜框和镜脚组成,镜框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镜片,镜脚的作用是让镜框固定在眼睛前面,不掉落。目前镜脚的作用和固定方式基本是相同的,都是从人的侧脸延伸到耳朵,尾部再做一个弯折结构,方便勾住耳朵,达到固定镜框的目的。合格的眼镜,在配制之前,是需要考虑多方便的因素,眼睛的度数需要测量,瞳孔的孔距需要测量,人脸的宽度也要考虑,佩戴后不仅能有效的矫正视力,同时还要保证佩戴的舒适性。但是大多数眼镜在使用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就容易变形,尤其是折叠后,一旦遭到挤压,镜脚和镜框的位置关系和结构关系就会变化,发生变形,最主要的地方就是镜脚和镜框的连接处容易变形,一旦变形后,矫正效果会变差,而且舒适性也会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不易变形的眼镜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包括镜脚和铰接头,铰接头一端与镜脚铰接,方便折叠,另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头呈弯钩状,弯曲的角度在90°和110°之间,与镜脚铰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凹槽,所述镜脚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扁头,所述连接扁头插入到凹槽内,然后通过螺钉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所述连接扁头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面Ⅰ,内侧面设置有定位面Ⅱ,所述定位面Ⅰ和定位面Ⅱ中间的过渡面呈圆弧状,伸展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Ⅰ作用在限位面上;折叠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Ⅱ作用在限位面上,限定了镜脚在固定的角度内转动,防止了镜脚在打开或折叠时,用力过大,转动过度,造成与镜框连接处的变形。进一步优化,所述镜脚分为侧脸部和挂耳部,侧脸部与挂耳部的夹角为15°,所述侧脸部与人的侧脸贴合,所述挂耳部向内圆滑的弯曲15°,方便挂到人耳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挂耳部上设置有限位块,呈圆柱型,方便挂耳部安装防滑勾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定位。进一步优化,所述侧脸部设置有扁状的贴合块,增大与人脸贴合的面积,提高稳定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凹槽上的限位面以及连接扁头上的定位面Ⅰ和定位面Ⅱ的作用,限制了镜脚的自由度,并且眼镜在打开或折叠状态下,镜脚均只能达到固定的位置,不容易变形,长期保持在配制时的使用标准,不会影响矫正的效果和佩戴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镜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连接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Ⅰ;图5是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Ⅱ;图6是镜脚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镜脚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镜脚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镜脚,101-侧脸部,102-挂耳部,103-贴合块,104-限位块,11-铰接头,111-凹槽,112-限位面,113-螺纹孔Ⅰ,12-连接扁头,121-定位面Ⅰ,122-定位面Ⅱ,123-过渡面,124-螺纹孔Ⅱ,1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8: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包括镜脚10和铰接头11,铰接头11一端与镜脚10铰接,方便折叠,另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头11呈弯钩状,弯曲的角度在90°和110°之间,与镜脚10铰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凹槽111,所述镜脚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扁头12,所述连接扁头12插入到凹槽111内,所述凹槽111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孔Ⅰ113,连接扁头12上设置有螺纹孔Ⅱ124,螺钉13穿过螺纹孔Ⅰ113和螺纹孔Ⅱ124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所述凹槽11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112,所述连接扁头12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面Ⅰ121,内侧面设置有定位面Ⅱ122,所述定位面Ⅰ121和定位面Ⅱ122中间的过渡面123呈圆弧状,方便连接扁头12在凹槽111内转动,伸展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Ⅰ121作用在限位面112上;折叠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Ⅱ122作用在限位面112上,限定了镜脚10在固定的角度内转动,防止了镜脚10在打开或折叠时,用力过大,转动过度,造成与镜框连接处的变形。如图6所示,眼镜处在展开状态,所述铰接头11与镜脚10的夹角为B,B的角度为3°,此时,连接扁头12上的定位面Ⅰ121与限位面112接触,再加上螺钉13的作用,使镜脚10达到展开的极限,并且限位面112能够防止镜脚10过度展开,避免变形。如图8所示,眼镜处在折叠状态,所述铰接头11与镜脚10的夹角为C,C的角度为95°,此时,连接扁头12上的定位面Ⅱ122与限位面112接触,再加上螺钉13的作用,使镜脚10达到折叠的极限,并且限位面112能够防止镜脚10过度折叠,避免变形。从上述的两种状态来看,镜脚10活动的角度范围为92°。镜脚10的作用主要是固定镜框,为了使佩戴者舒适,如图1所示,镜脚10分为侧脸部101和挂耳部102,侧脸部101与挂耳部102形成的夹角A为15°,侧脸部101与人的侧脸贴合,所述挂耳部102向内圆滑的弯曲15°,方便挂到人耳上,所述侧脸部101设置有扁状的贴合块103,增大与人脸贴合的面积,提高稳定性。为了方便挂耳部102安装防滑勾,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定位,所述挂耳部上设置有限位块104,呈圆柱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包括镜脚(10)和铰接头(11),铰接头(11)一端与镜脚(10)铰接,另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头(11)呈弯钩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11)与镜脚(10)铰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凹槽(111),所述镜脚(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扁头(12),所述连接扁头(12)插入到凹槽(111)内,并通过螺钉(13)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所述凹槽(11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112),所述连接扁头(12)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面Ⅰ(121),内侧面设置有定位面Ⅱ(122),伸展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Ⅰ(121)作用在限位面(112)上;折叠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Ⅱ(122)作用在限位面(1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变形的眼镜脚,包括镜脚(10)和铰接头(11),铰接头(11)一端与镜脚(10)铰接,另一端与镜框固定连接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头(11)呈弯钩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11)与镜脚(10)铰接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凹槽(111),所述镜脚(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扁头(12),所述连接扁头(12)插入到凹槽(111)内,并通过螺钉(13)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所述凹槽(11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112),所述连接扁头(12)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面Ⅰ(121),内侧面设置有定位面Ⅱ(122),伸展状态下,所述定位面Ⅰ(121)作用在限位面(112)上;折叠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印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博士眼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