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085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处理,织造、煮炼、染色、轧光定型。因为该工艺对无捻的细旦长丝进行了加捻处理,使得复合针织面料中有捻纱线的退捻方向与细旦长丝的退捻方向相反,从而克服由于纱线退捻造成面料出现纬斜的现象,为一种全新的服装面料生产工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体涉及解决细旦、超细旦复合针织面料纬斜问题的新工艺。针织面料正常的生产流程一般是经过a、织造,b、煮练、c、染色,d、轧光定型,特别是原料中含有涤轮等化纤成纤时,为保证面料的形状稳定性(如缩水,纬斜),通常要经过160℃-180℃的高温定型处理。只要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纤维及织物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细旦长丝如细旦丙纶丝,即丙纶的单纤度(DPF)小于2D,其软化点比涤轮低,软化温度为140-160℃,且在100℃时,纤维就有5%的收缩。所以对纯纶织物的定型处理,一般采用低于130℃的温度,但对织物定型形态不是太稳定。对于利用纯棉或羊毛等吸水性强的天然纤维与细旦丙纶丝复合面而成的面料,按照上述工艺,这类产品在服用性能上充分体现了细旦丙纶丝的优异服用性能,但在布面形态上存在着纬斜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公开文献记载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国内也尚未见有关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细旦长丝,如细旦丙纶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面料的纬斜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正常工艺之前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的新工艺,以解决面料纬斜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正常工艺之前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的新工艺以解决面料纬斜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对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在进行织造、煮练、染色、轧光定型之前对无捻的细旦丝进行加捻处理。针织用纱一般都是原料直接上机织造,对纱线要求手感比较柔软,其捻度一般在800捻/米左右,且捻向一般都是Z向捻,特殊要求时可定纺S捻,细旦丙纶丝原料出了时一般都是无捻或网络状态。对于棉丙复合纬编针织物一般以单面平纹棉盖丙、双面变化组织棉盖丙以及中间衬有夹层的三层棉盖丙组织结构为主。在单面平纹组织中,棉纱线卷在织物外层,其圈弧向内,且相应盖细旦线卷的圈柱,细旦丝作为织物的服用面。通常使用Z捻向棉纱时,棉线卷因退捻产生Z向纬斜,相应的加捻的细旦丝的退捻方向应与棉纱相反,因此细旦丝加捻捻向应为S捻,即在单面棉盖丙组织中,细旦丝的加捻方向应与棉纱的捻线方向相反。在双面组织及三层结构组织中,外层棉线圈圈柱朝外,圈弧向内,而细旦丝的圈柱朝织物服用面,圈弧正好与棉纱圈弧相对,因此,细旦丝应采取与棉纱相同的捻向,通常情况下采用Z捻。因天然纤维之间的纤维摩擦力较细旦丝大些,所以相同捻度情况下退捻量较细旦丝要小。针对针织专纺纱的捻度为800捻/米左右,对细旦丝加捻时,捻度控制有200-400捻/米即可纠正织物的纬斜。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有捻纱线与细旦长丝复合纬编面料的织选、染整工序中因纱线退捻,而细旦长丝未经加捻,且长丝摩擦系数较小,难以约束纱线解捻时的力量造成布面纬斜问题,提出在织造工序前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处理,从而解决了布面纬斜问题,同时充分保留了细旦丝手感柔软,滑爽、导湿性好,保暖性强的优点。其服装的各项服用性能及技术质量指标较一般产品有较好的提高。该工艺是一种全新的服装面料生产工艺。实施例针织原料为精梳40S针织专纺纱其捻数为780捻/米和90D/72F细旦丙纶长丝,在织造前,将细旦丙纶长丝通过并筒机将柱形筒管上的长丝转移到倍捻机的专用炮弹筒上,在这个过程中,将细旦丝的张力片重量控制在5-10g,并筒之后,将炮弹筒转移至倍捻机上进行加捻,具体采用日本村田307倍捻机,捻数300捻/米,捻向Z捻。其后对纱线及加捻细旦丝进行织造、煮练、染色、轧光定型,制成棉丙复合三层光坯面料。对以上纱线、细旦丝的原捻度、染色后捻度、成衣洗涤后的捻度采用解捻法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棉纱与细旦丙纶长丝的退捻数没有多少差别,且布面直观反映没有纬斜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其生产过程为a、织造,b、煮练,c、染色,d、轧光定型,其特征工艺为在织造工序前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细旦长丝加捻方向为S捻,捻度为200-400捻/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细旦长丝的加捻方向为Z捻,捻度为200-400捻/米。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细旦长丝的加捻在倍捻机上完成,加捻前通过并筒机将柱形筒管长的长丝转移到倍捻机的专用炮弹筒上,并丝的张力片重量为5-10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处理,织造、煮炼、染色、轧光定型。因为该工艺对无捻的细旦长丝进行了加捻处理,使得复合针织面料中有捻纱线的退捻方向与细旦长丝的退捻方向相反,从而克服由于纱线退捻造成面料出现纬斜的现象,为一种全新的服装面料生产工艺。文档编号D04B1/00GK1190681SQ98113430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冯元, 张学武, 周长生 申请人:武汉中科金鹿丝普纶保健服饰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旦长丝与有捻纱线复合针织面料解决纬斜新型工艺,其生产过程为a、织造,b、煮练,c、染色,d、轧光定型,其特征工艺为在织造工序前对细旦长丝进行加捻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元张学武周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金鹿丝普纶保健服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