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82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包括:罐体,构造出第一容腔或者内置具有第一容腔的容置部件,以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第一容腔相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基于出气口配有出气通道;罐体为绝缘材质且内壁具有导电层或罐体是导电材质;负离子发生器,容置在罐体内,该负离子发生器具有内置于出气通道内的发射头;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振荡电路串接有一增益电路,该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层或者导电材质的罐体。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能够在实现便携的条件下,提供相对较高浓度的负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离子空气压缩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罐。
技术介绍
目前,以是否可便携区分,公知的各种负离子保健仪,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台式的,另一类是可穿戴的。其中,台式负离子保健仪使用时需要放置在例如桌面上,使用者坐在保健仪的前方50cm左右的距离内,吸收负离子保健仪发出的负离子,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这种台式产品,体积庞大,安装使用不方便,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穿戴式的负离子设备,该类产品虽然携带方便,但是其也具有穿戴式电子设备的通用问题,即因需小型化而导致其功率普遍偏小,无法提供高浓度的可吸入负离子,所以只能称为概念产品,鲜见真正实效的产品。人工生成的负离子的两大物理特性是作用距离短、灭活时间短。从负离子保健方面来考量,只有可吸入的负氧离子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真正发挥负氧离子保健作用。人工生成的负离子两大特性决定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负离子产品都属于概念性产品,无法真正发挥负离子的强大功效。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医学研究已经证明,高浓度的负离子具有较好的净化、清新空气作用,同时对人体还有强大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负离子产业方兴未艾,同时借负离子东风的产品也层出不穷,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国内外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从各个知名山川景点采集“清新空气罐头”,业内人士都知道,所谓清新空气,其实就是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如前所述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存留时间比较短,如果没有持续的补充,罐内的所谓清新空气在经过比较短的时间后,负离子会全部消失,因此“清新空气罐头”是一种纯粹的概念性产品,没有任何保健意义。负离子发射设备的便携化,方便出行时净化呼吸的空气、补充身体所必须的负离子,这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能够在实现便携的条件下,提供相对较高浓度的负离子。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包括:罐体,构造出第一容腔或者内置具有第一容腔的容置部件,以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第一容腔相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基于出气口配有出气通道;罐体为绝缘材质且内壁具有导电层或罐体是导电材质;负离子发生器,容置在罐体内,该负离子发生器具有内置于出气通道内的发射头;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振荡电路串接有一增益电路,该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层或者导电材质的罐体。上述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气泵,以通过所述进气口对第一容腔充气。可选地,为气泵的进气口配置进气过滤器。可选地,气泵在罐体内位于第一容腔的上方,并在气泵上方的罐体内构造出电子仓。可选地,在出气通道的末端设置喷嘴,并在喷嘴的前级设有第二容腔;提供一嵌入到第二容腔的海绵体;在第二容腔上开有精油滴注孔。可选地,在罐体的上端设有罐体盖,所述喷嘴和所述第二容腔均构造在罐体盖上。可选地,所述罐体盖具有内盖和通过转动副套装在该内盖上的外盖;喷嘴和精油滴注孔开在内盖的同侧,并在内盖的周向错开给定角度的位置设有充电口;外盖的侧面开有主窗口,以通过转动使主窗口与内盖给定的位置对位。可选地,罐体盖上集成有显示屏。可选地,负离子发生器还具有设置在第一容腔内的发射头。可选地,所述增益电路的增益器件为一三极管,该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被串接到所述振荡电路;三极管的基极则构成所述控制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负离子发生器的振荡电路功率调整的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被引至罐体,罐体可以具备两种结构,一是其自身是导电材质支座,例如金属,导电塑料等,另一是其自身是双层结构,外层结构为绝缘体,内层是导体,如果是前者,则人手握持罐体是会产生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是变化的,一般而言,握得越紧接触电阻原则上就越小,因此能够调整增益电路的放大倍数;而对于后者,导电层经过外层会与人手产生耦合,形成电容,当使用者手部握在罐体上时,耦合电容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增益电路的放大倍数发生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基于负离子发生器的原理可知,将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或者耦合至使用者手部,使人手部形成阳极,从而提高负离子的弥散距离,在负离子发生器功率相对较小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作用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一种负离子控制压缩罐爆炸示意图。图2为一种负离子控制压缩罐的电气原理图。图中:1.罐体,2.电子仓,3.气泵,4.软包电池,5.控制板,6.喷气按键,7.喷嘴,8.充电口,9.指示灯,10.发射头,11.显示器,12.精油滴注孔,13.海绵体,14.进气滤网,15.进气风道,16.出气风道,17.压缩空气容纳仓,18.上盖,19.增益线,20.发射头。181.主窗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负离子空气压缩罐的电气部分的电气原理图,其常规部分是用于产生交流信号的振荡电路部分、用于升压的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构成振荡电路的线圈,或者说感性元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是输出线圈),然后是二极管D2、D3所形成的整流电路部分,对次级线圈的输出进行整流,进而电容C3和C4形成的滤波电路,对整流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最终形成直流负脉冲高压(5千到1万伏特),经过保护电阻R3连接发射头F,发射头F上的放电针对空气放电,产生负离子。其中,振荡电路是负离子发生器的核心,振荡电路的核心是电容C1和与电容C1串接的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再附加其他的一些元器件,例如限流电阻R2。一般负离子发生器可以采用市电供电,也可以采用电池供电,本技术中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如图1中所示的软包电池4。图1中所示的软包电池4优选可充电锂电池,例如400mah的软包可充电锂电池,同时采用的高能负离子发生器工作电流大约在20ma左右,非常省电,充满一次电可持续使用20小时,避免了产品经常充电的麻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关于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端,其采用两种方式控制,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是通过耦合电容所实现的控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则采用接触电阻,即把图2中电容介质所对应的电容器替换为可变电阻即可,表示使用者的手掌与例如金属的罐体1的接触所产生的随接触不同而产生电阻的动态变化。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和2示例性的说明依据本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效果。其中,图1中所示的罐体1是负离子空气压缩罐的主壳体部分,其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还可以是多个桶状物的嵌套结构。对于例如双层结构,一般采用内层是导电层,外层是绝缘层的结构,对于导电层,普遍基于制作工艺的需要而选择例如不锈钢或者其他食品级导电材质,如导电塑料。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使用者的一般习惯,其一般会握住罐体1的中部,因此,对于多层结构,其内层可以比外层短(记罐体1的轴向为长度方向),不仅减少用料,而且在不需要设置导电层的部分会具有相对较大的容积。罐体1按照一般的理解,其通常应具有封闭结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主要封闭结构是用于储存压缩气体的压缩空气容置仓17,对于罐体1的其他部分,可以是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此外,对于罐体1,其自身可以直接构建例如压缩空气容置仓17,此外,罐体1还可以作为主壳体,图1中所示的压缩空气容置仓17作为独立的部件而植入罐体1内。对于压缩空气容置仓17,需要配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进气口和出气口,其启闭应是可控的,例如进气口,其可以配置单向阀,只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构造出第一容腔或者内置具有第一容腔的容置部件,以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第一容腔相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基于出气口配有出气通道;罐体为绝缘材质且内壁具有导电层或罐体是导电材质;负离子发生器,容置在罐体内,该负离子发生器具有内置于出气通道内的发射头;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振荡电路串接有一增益电路,该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层或者导电材质的罐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构造出第一容腔或者内置具有第一容腔的容置部件,以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第一容腔相应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基于出气口配有出气通道;罐体为绝缘材质且内壁具有导电层或罐体是导电材质;负离子发生器,容置在罐体内,该负离子发生器具有内置于出气通道内的发射头;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振荡电路串接有一增益电路,该增益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导电层或者导电材质的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气泵,以通过所述进气口对第一容腔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为气泵的进气口配置进气过滤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气泵在罐体内位于第一容腔的上方,并在气泵上方的罐体内构造出电子仓。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压缩罐,其特征在于,在出气通道的末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伟倪昀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阳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