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60 阅读:5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特别是针对圆编机中配置有山角的鞍座作一结构改进,使其与针筒座间的间隙能加以调整,其中该鞍座的底部开设有一微调孔及一定位孔,并于该鞍座的底部开设有一滑槽及安置一滑块,及借助一定位件将滑块与鞍座结合,再借助一微调件将鞍座与圆编机的下菱角圈固紧;这样,可借助由轻微的敲击鞍座并借助前述的微调件及定位件的旋紧与松弛来调整鞍座与针筒座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特别是针对圆编机中配置有山角的鞍座进行结构改进,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参见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鞍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鞍座A的底部A1开设有一斜向的定位孔A11,并借助固定螺栓C将鞍座A与下菱角圈B锁紧。其中鞍座A上并不具备有调整与针筒座D间的间隙的结构,当鞍座A于配置山角E的配置端面A2在加工车铣时,因加工尺寸未能精确掌握,而导致该鞍座A的配置端面A2过厚或过薄时,造成该针筒D内的织针与山角E产生碰撞或掉落现象。因此,公知的鞍座无法克服因加工不精确而产生的问题,因而该鞍座的加工精度必须相当精确,过厚将导致针筒座与山角间隙过密,使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而过薄则将导致针筒座与山角间隙过大,使针筒座内的织针在针织过程中产生掉落现象,更可能导致圆编机于操作时产生织品不良,所以,鞍座的加工必须相当精确,一旦精度稍有偏差,将导致后续所有工作的正常程序无法进行。据此,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公知鞍座的缺点的举措,使鞍座的调整更准确及容易,并可更精确的调整鞍座与筒座间的间隙达到正确位置,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可借助轻微的敲击鞍座与二调整孔的旋紧与松弛来调整鞍座与针筒座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功能特点现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图1为公知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合剖视图。图4-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调操作剖视图。图4-2为本专利技术的微调操作剖视图。参见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及本专利技术的结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针对圆编机中配置有山角的鞍座作一结构改进,使其与针筒座间的间隙能加以调整。其中该鞍座10的接合底部开设有一微调孔11及一定位孔12,并贯穿至鞍座10接合底部所开设的滑槽13,一滑块20配置于前述的滑槽13中,其中该滑块20上开设有对应前述微调孔11及定位孔12的微调螺孔21、定位螺孔22,前述鞍座10的微调孔11孔径略大于滑块20的微调螺孔21的孔径,因此可形成一间隙微调的作用;由此,再借助微调件40与定位件50将前述的鞍座10与滑块20固设于下菱角圈30之上,其中,该下菱角圈30开设有一微调螺孔31。参见图4-1、4-2,为本专利技术的微调操作剖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是先借助轻微的敲击鞍座10至适当的位置后,再将螺杆设于前述的定位孔12的定位件50作旋紧操作,使鞍座10与滑块20相结合后,再借助微调件40的旋紧,而可将鞍座10稳固的定位于预设的位置上。这样,本专利技术主要借助前述鞍座10的微调孔11孔径略大于滑块20的微调螺孔21孔径的关系,作为鞍座1O前后位移的调整;当需要更换鞍座10时,只需将微调件40松脱即可将鞍座10从下菱角圈30取下,如此即可作一鞍座10的更换或山角(图中未示)的更换,使其形成一间隙微调的作用,利用旋紧与松弛微调件40来调整鞍座与针筒座(图中未示)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图中未示)因间隙过小碰撞,或因间隙过大而使针筒座内的织针(图中未示)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因此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间的间隙调整结构,其可借助轻微敲击鞍座,及利用微调件及定位件与前述的微调孔及一定位孔旋紧与松弛来调整鞍座与针筒座间的间隙大小,如此可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加顺畅及精确。权利要求1.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针对圆编机的下菱角圈(30)上配置的鞍座(10)作结构改进,使其与圆编机的针筒座(D)间的间隙能加以调整,其特征在于此调整结构包括有一鞍座(10)的接合底部开设有一微调孔(11)及一定位孔(12),并贯穿至鞍座(10)的接合底部所开设的滑槽(13);一滑块(20)配置于前述的滑槽(13)中,其中该滑块(20)上开设有对应前述微调孔(11)及定位孔(12)的微调螺孔(21)、定位螺孔(22);一微调件(40)穿过前述鞍座(10)的微调孔(11)与滑块(20)的微调螺孔(21),并固设于下菱角圈(30)之上;一定位件(50)穿过前述鞍座(10)的定位孔(12)与滑块(20)的定位螺孔(22),将滑块(20)定位于鞍座(10)上;上述构件结合后,可轻微敲击鞍座(10),再旋紧与松弛前述的微调件(40)及定位件(50)来调整鞍座(10)与针筒座(D)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D)内的织针与山角(E)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鞍座(10)的微调孔(11)孔径略大于滑块(20)的微调螺孔(21)孔径,因此可形成一间隙微调的作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特别是针对圆编机中配置有山角的鞍座作一结构改进,使其与针筒座间的间隙能加以调整,其中该鞍座的底部开设有一微调孔及一定位孔,并于该鞍座的底部开设有一滑槽及安置一滑块,及借助一定位件将滑块与鞍座结合,再借助一微调件将鞍座与圆编机的下菱角圈固紧;这样,可借助由轻微的敲击鞍座并借助前述的微调件及定位件的旋紧与松弛来调整鞍座与针筒座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内的织针与山角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文档编号D04B15/00GK1370874SQ0110420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炳赐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编机鞍座与针筒座的间隙调整结构,针对圆编机的下菱角圈(30)上配置的鞍座(10)作结构改进,使其与圆编机的针筒座(D)间的间隙能加以调整,其特征在于此调整结构包括有: 一鞍座(10)的接合底部开设有一微调孔(11)及一定位孔(12),并贯穿至鞍座(10)的接合底部所开设的滑槽(13); 一滑块(20)配置于前述的滑槽(13)中,其中该滑块(20)上开设有对应前述微调孔(11)及定位孔(12)的微调螺孔(21)、定位螺孔(22); 一微调件(40)穿过前述鞍座(10)的微调孔(11)与滑块(20)的微调螺孔(21),并固设于下菱角圈(30)之上; 一定位件(50)穿过前述鞍座(10)的定位孔(12)与滑块(20)的定位螺孔(22),将滑块(20)定位于鞍座(10)上; 上述构件结合后,可轻微敲击鞍座(10),再旋紧与松弛前述的微调件(40)及定位件(50)来调整鞍座(10)与针筒座(D)间的间隙,以防止针筒座(D)内的织针与山角(E)碰撞或掉落,进而使得圆编机的编织过程更顺畅及精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赐
申请(专利权)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