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4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透镜,包括加透镜主体和内圈镜,内圈镜的外侧固定有曲面板,且曲面板的两端固定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棉,内圈镜的前端右下方位置贯通有散热孔,且内圈镜的前端边角贯通有固定孔,曲面板左侧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柱,且曲面板左侧上方固定有上固定柱,上固定柱与下固定柱的中间固定有曲面镜,曲面板的右侧固定有硬质玻璃镜,且硬质玻璃镜的右侧固定有防刮镜。该种加透镜,设置曲面板,曲面板呈“曲面”结构设置,且四个卡棉呈“上下”结构内嵌于曲面板的两端,通过曲面板的曲面结构,让加透镜容易嵌入与车灯上,让加透镜便于安装与拆卸,适用于加透镜的生产与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透镜
本技术涉及加透镜
,具体为一种加透镜。
技术介绍
LED透镜即与LED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增强光的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效果来使用不同的透镜改变LED的光场分布的光学系统,其他类型的透镜如:用于照相机、望远镜等的透镜不属于本文讲解范围,本文着重讲解用于大功率LED的二次聚光透镜。现有的加透镜,无法有效的将整个加透镜固定于车灯上,导致车灯的远光与近光不容易进行区分,前方路人容易造成刺眼的情况,且在夜晚长时间开车,对驾驶员容易产生驾驶疲劳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透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清晰度较低,分辨率差,容易产生驾驶疲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透镜,包括加透镜主体和内圈镜,所述内圈镜的外侧固定有曲面板,且曲面板的两端固定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棉,所述内圈镜的前端右下方位置贯通有散热孔,且内圈镜的前端边角贯通有固定孔,所述曲面板左侧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柱,且曲面板左侧上方固定有上固定柱,所述上固定柱与下固定柱的中间固定有曲面镜,所述曲面板的右侧固定有硬质玻璃镜,且硬质玻璃镜的右侧固定有防刮镜,所述硬质玻璃镜前端中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透镜,包括加透镜主体(12)和内圈镜(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镜(5)的外侧固定有曲面板(1),且曲面板(1)的两端固定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棉(2),所述内圈镜(5)的前端右下方位置贯通有散热孔(3),且内圈镜(5)的前端边角贯通有固定孔(4),所述曲面板(1)左侧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柱(6),且曲面板(1)左侧上方固定有上固定柱(8),所述上固定柱(8)与下固定柱(6)的中间固定有曲面镜(7),所述曲面板(1)的右侧固定有硬质玻璃镜(9),且硬质玻璃镜(9)的右侧固定有防刮镜(10),所述硬质玻璃镜(9)前端中间内嵌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球玻璃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透镜,包括加透镜主体(12)和内圈镜(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镜(5)的外侧固定有曲面板(1),且曲面板(1)的两端固定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棉(2),所述内圈镜(5)的前端右下方位置贯通有散热孔(3),且内圈镜(5)的前端边角贯通有固定孔(4),所述曲面板(1)左侧下方固定有下固定柱(6),且曲面板(1)左侧上方固定有上固定柱(8),所述上固定柱(8)与下固定柱(6)的中间固定有曲面镜(7),所述曲面板(1)的右侧固定有硬质玻璃镜(9),且硬质玻璃镜(9)的右侧固定有防刮镜(10),所述硬质玻璃镜(9)前端中间内嵌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球玻璃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板(1)呈“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宁臣吕剑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天伟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