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针处理方法和伏针处理的针织品以及用于伏针处理的CAD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76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伏针处理方法,相对于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接着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形成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将新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再与下一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的编成,从伏针区域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锁缝处理,以在伏针区域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多个线圈(2、5)为起点,形成n根伏针针眼列(11、12),在伏针过程中将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时,将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3、6)与在伏针处理的前进方向中的位于n根前方的线圈纵行的线圈(4、7)重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使用横编机编成的针织品的端缘的锁缝在编机上实施伏针处理的方法,上述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将多根针安装于针槽内的针床。另外,还涉及这样进行伏针处理的针织品以及用于伏针处理的CAD装置。
技术介绍
对使用横编机编成的成为针织品端缘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在编机上进行锁缝的伏针处理已被公知。伏针处理是相对于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使从针织品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邻接的针眼重合,在此水平接缝上反复进行形成下一线圈横行的针眼的编成,将针眼依次从编针上脱开。利用前后各自的针床,编成前侧针织品与后侧针织品前后重叠的2层针织品,通过对此2层的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进行伏针处理,可以使两针织品在编织完成侧进行接合。此伏针例如是在毛衣的肩部进行,若前身片和后身片接合,则在编织完成后,可以省略通过缝制作业而进行的接合作业。象毛衣的前身片和后身片那样,有关在前后重叠的状态下接合编成的针织品,进行锁缝处理的伏针,本申请的申请人先行提出了日本特许公开平8-337946号提案。在日本特许公开平8-337946号中,使相对配置的前针织品和后针织品的针眼分别向一度相对的针床的针移圈后,将后针织品的针眼与前针织品的针眼重叠,接着此水平接缝反复进行形成伏针针眼的编成,进行伏针处理。在该伏针方法中,沿前针织品和后针织品的接合部形成1列的伏针针眼列。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伏针针眼列表示在伏针处理时形成的链针迹的意思。在上述的日本特许公开平8-337936号的伏针方法中,仅形成一列的伏针针眼列,在伏针的过程中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数与伏针区域的线圈纵行数相等。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编成针织品端缘部的针眼,进行锁缝处理的伏针方法,在加强伏针部位的同时,公开了可以控制伸长的伏针处理方法以及伏针处理的针织品和用于伏针处理的CAD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伏针处理方法,是使用如下的横编机编成针织品,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各针床具有多根针,将在前后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之间的区域作为齿口,且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滑动,用于向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针供线,至少具有一个供线口;相对于上述编成的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接着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形成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将新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再与接着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的编成,从伏针区域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锁缝处理,其特征在于,以在伏针区域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多个线圈为起点,形成n根伏针针眼列,在伏针过程中将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时,将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在伏针处理的前进方向中的位于n根前方的线圈纵行的线圈重叠。若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构成,则以伏针区域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多个线圈为起点,形成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在伏针处理的前进方向,反复进行与n根前方的线圈纵行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的编成,形成n根伏针针眼列。伏针针眼列的形成,可以是各伏针针眼列并行形成,也可以是使任意一列的伏针针眼列连续地形成至最后之后,再形成其他的伏针针眼列。通过象这样的伏针处理,在伏针部位上形成多个伏针针眼列,加强伏针部位,抑制伸长。而且,通过对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数量或线圈长,伏针处理时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编织次数的调整,可以自由地改变伏针针眼列的长度。另外,伏针处理的针织品是由附属于第一针床而编成的第一针织品和附属于第二针床而编成的第二针织品前后重叠而编成的两层状的针织品,其特征之一在于,将在第一针织品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系止于第二针床上,将在第二针织品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系止于第一针床上,接着将第一针织品或者第二针织品的任意一方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移圈到相对的针床上,使第一针织品和第二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若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构成,则第一针织品或者第二针织品的任意一个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在被捻合状态下,与另一方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使伏针部位不会突出地接合,进行锁缝处理。另外,是使用如下的横编机编成的而且具有伏针的针织品,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各针床上具有多根针,将在前后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之间的区域作为齿口,且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滑动,用于向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针供线,至少具有一个供线口,其特征之一在于,以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为起点,形成多个伏针针眼列,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隔开2个线圈纵行以上的每个规定的线圈纵行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另外,其特征之一在于,各伏针针眼列通过比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纵行数少的伏针线圈而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伏针处理的CAD装置,是用于如下操作的CAD装置,该操作是使用如下的横编机编成针织品,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各针床上具有多根针,以在前后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之间的区域作为齿口,且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滑动,用于向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针供线,至少具有一个供线口,相对于上述编成的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接着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形成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将新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再与接着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的编成,从伏针区域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锁缝处理,其特征在于,该CAD装置使以下的编成指令发生以在伏针区域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多个线圈为起点,形成n根伏针针眼列,在伏针过程中将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时,将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在伏针处理的前进方向中的位于n根前方的线圈纵行的线圈重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编成线圈横行的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伏针编织的针织品的线圈图。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编成的图。图4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肩部伏针编织的毛衣的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编成线圈横行的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编成线圈横行的图。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伏针编织的针织品的线圈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伏针处理平针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情况为例,使用编成线圈横行第1图和线圈第2图以及第3图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图中仅表示了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以后的线圈,字母表示系止于第1图中的线圈横行0上的针。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如下的横编机,进行在线圈的形成中使用的针之间没有配置移圈用的空针的全针编成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横编机具有前后一对两片针床,在针床上面具有多根针,中间夹着齿口,后针床相对于前针床可以向左右方向相对滑动。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使用在前后一对的针床上,移圈用部件具有下部针床和以同齿距配置的上部针床的四片针床横编机。另外,也可以通过在两片针床横编机中,在前侧针织品的编成中使用第奇数根的针,在后侧针织品的编成中使用第偶数根的针,前侧针织品以及后侧针织品分别使用每隔一根的针,编成前侧针织品时,使后侧针织品的线圈全部系止于后针床的针上,编成后侧针织品时,使前侧针织品的线圈全部系止于前针床的针上,来编成的抽针编成进行编成。也可以在抽针编成中,通过使前侧针织品附属于前针床,使后侧针织品附属于后针床地进行编成,在相对的针床上可以确保随时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伏针处理方法,是使用如下的横编机编成针织品,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各针床具有多根针,将在前后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之间的区域作为齿口,且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滑动,用于向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针供线,至少具有一个供线口;相对于上述编成的针织品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接着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形成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将新形成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再与接着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的编成,从伏针区域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锁缝处理,其特征在于,以在伏针区域中的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多个线圈为起点,形成n根伏针针眼列,在伏针过程中将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最终线圈横行的针眼列的线圈重叠时,将各伏针针眼列的线圈与在伏针处理的前进方向中的位于n根前方的线圈纵行的线圈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