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76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19
一种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其包括一外窗框、装设在该外窗框中的一固定内窗框与一移动内窗框、以及装设在该移动内窗框上的一把手组件,该外窗框的内顶面在一限位片与一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一关闭位置,在该限位片与一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通风位置。当转动该把手组件的一把手而带动一上卡掣柱的上端部突伸、卡固于该通风位置时,该移动内窗框的切换侧框架与该固定内窗框之间会形成一个狭长的开口以供通风,且该狭长的开口也不致会令室外的雨水泼洒至室内,故可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兼顾通风与防泼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横拉式平面气密窗,尤指一种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
技术介绍
一般的横拉式窗户主要包括一固定窗框,该固定窗框中装设有两片前后交叠设置的移动窗框,这种窗户无论在开启或关闭状态,该两移动窗框的位置都是前后交叠,故在该窗户于关闭状态时,该两移动窗框的交叠处往往有密闭性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一般横拉式窗户的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曾设计出一种横拉式平面窗,这种横拉式平面窗的两移动窗框在关闭状态时会呈直线排列而位于同一平面,故可使该两移动窗框的交接处达到确实密闭的效果。然而,上述横拉式平面窗的移动窗框只能固定在完全关闭或完全打开的位置,若为了室内通风而将该移动窗框完全打开,则在下雨天时可能会导致室外雨水泼洒进室内的问题;若为了避免雨水泼洒进室内而仅将窗户开启一道细缝,则该移动窗框可能会因位置未固定而任意滑动,从而对在窗户旁边活动的人造成伤害。如上所述,因此现有技术的横拉式平面气密窗仍有带进一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气密窗,其移动内窗框的一侧的位置可固定在相对固定内窗框稍微打开处以进行通风,且不致令室外的雨水泼洒至室内。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包括:一外窗框,其具有一内顶面与一内底面,该外窗框的内顶面设有两上导引轨道、一第一挡板、一第二挡板与一限位片,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间隔且相互平行地凸伸形成在该内顶面,该限位片固设在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该限位片与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一关闭位置,该限位片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通风位置,该外窗框的内底面设有两下导引轨道,该两下导引轨道的路径配置分别对应该两上导引轨道;一固定内窗框,其位置固定地装设在该外窗框中的其中一侧处;一移动内窗框,其装设在该外窗框中,该移动内窗框能够沿上导引轨道和下导引轨道而在与该固定内窗框左右并排的关闭位置以及与该固定内窗框前后并排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内窗框具有一切换侧框架,当该移动内窗框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切换侧框架邻接该固定内窗框;一把手组件,其包括一把手与一上卡掣柱,该把手能够转动地装设在该切换侧框架上,该上卡掣柱纵向设置在该切换侧框架上并连接该把手,该上卡掣柱的一上端部朝向该外窗框的内顶面,转动该把手时,能够带动该上卡掣柱纵向移动,使该上卡掣柱的上端部选择性地突伸在该外窗框的限位片和第一挡板之间的关闭位置、突伸在该外窗框的限位片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通风位置或远离该外窗框。上述外窗框的内顶面可进一步设有一导块,该导块位于该限位片与第二挡板之间且固接于该第二挡板,该导块在朝向该限位片的侧面上形成有一导斜面,该导斜面由该导块的底端向上朝靠近该限位片的方向延伸。前述把手组件可进一步包括一下卡掣柱,该下卡掣柱纵向设置在该切换侧框架上并连接该把手,该下卡掣柱的一下端部朝向该外窗框的内底面,转动该把手时,可同时带动该上卡掣柱与下卡掣柱朝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纵向移动,使该下卡掣柱的下端部选择性地突伸在该外窗框的下导引轨道中或远离开下导引轨道。通过如上所述的设计,使用者可经由转动把手来带动该上卡掣柱纵向移动而选择性地突伸、卡固于该外窗框中或远离该外窗框,当该上卡掣柱的上端部突伸、卡固于该外窗框中并位于该限位片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通风位置时,该移动内窗框的切换侧框架与该固定内窗框之间会形成一个狭长的开口以供通风,且该狭长的开口也不致会令室外的雨水泼洒至室内,故可使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兼顾通风与防泼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关闭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开启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顶部于关闭状态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顶部于开启状态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底部于关闭状态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底部于开启状态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关闭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开启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关闭状态的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气密窗于开启状态的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外窗框11上导引轨道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限位片15导块151导斜面16下导引轨道20固定内窗框30移动内窗框31切换侧框架40把手组件41把手42上卡掣柱421上端部43下卡掣柱431下端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及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包括一外窗框10、一固定内窗框20、一移动内窗框30与一把手组件40。该外窗框10具有一内顶面与一内底面。配合参见图3及图7所示,该外窗框10的内顶面设有两上导引轨道11、一第一挡板12、一第二挡板13、一限位片14与一导块15。该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相间隔且相互平行地凸伸形成在该内顶面,且该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分别沿该内顶面的长轴向延伸。该限位片14固设在该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之间且位于该内顶面的中段处,该限位片14与第一挡板12之间形成一关闭位置,该限位片14与第二挡板13之间形成一通风位置。该导块15位于该限位片14与第二挡板13之间且固接于该第二挡板13,该导块15在朝向该限位片14的侧面上形成有一导斜面151,该导斜面151由该导块15的底端向上朝靠近该限位片14的方向延伸。配合参见图5所示,该外窗框10的内底面设有两下导引轨道16,该两下导引轨道16的路径配置分别对应该两上导引轨道11。配合参见图7所示,该固定内窗框20位置固定地装设在该外窗框10中的其中一侧处。该移动内窗框30装设在该外窗框10中,该移动内窗框30可沿上导引轨道11和下导引轨道16而在与该固定内窗框20左右并排的关闭位置以及与该固定内窗框20前后并排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内窗框30具有一切换侧框架31,当该移动内窗框3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切换侧框架31邻接该固定内窗框20。该把手组件40装设在该移动内窗框30的切换侧框架31上,该把手组件40包括一把手41、一上卡掣柱42与一下卡掣柱43,该把手41可转动地装设在该切换侧框架31上,该上卡掣柱42与下卡掣柱43纵向排列设置在该切换侧框架31上并连接该把手41,该上卡掣柱42的一上端部421朝向该外窗框10的内顶面,该下卡掣柱43的一下端部431朝向该外窗框10的内底面,当转动该把手41,可同时带动该上卡掣柱42与下卡掣柱43朝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纵向移动。参见图1、图3、图5和图9所示,当该移动内窗框3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上卡掣柱42和下卡掣柱43受把手41驱动而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该上卡掣柱42的上端部421突伸在该外窗框10的限位片14和第一挡板12之间的关闭位置以及使该下卡掣柱43的下端部431突伸在该外窗框10的下导引轨道16中。当欲开窗时,使用者只要转动该把手41,使该上卡掣柱42和下卡掣柱4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而令该上卡掣柱42的上端部421和下卡掣柱43的下端部431分别脱离该限位片41和第一挡板12以及脱离该下导引轨道16,即可带动该移动内窗框30沿该上导引轨道11和下导引轨道16移动。其中,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其包括一外窗框、一固定内窗框、一移动内窗框与一把手组件,其中:该外窗框具有一内顶面与一内底面,该外窗框的内顶面设有两上导引轨道、一第一挡板、一第二挡板与一限位片,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间隔且相互平行地凸伸形成在该内顶面,该限位片固设在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该限位片与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一关闭位置,该限位片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通风位置,该外窗框的内底面设有两下导引轨道,该两下导引轨道的路径配置分别对应该两上导引轨道;该固定内窗框位置固定地装设在该外窗框中的其中一侧处;该移动内窗框装设在该外窗框中,该移动内窗框能够沿上导引轨道和下导引轨道而在与该固定内窗框左右并排的关闭位置以及与该固定内窗框前后并排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内窗框具有一切换侧框架,当该移动内窗框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切换侧框架邻接该固定内窗框;该把手组件包括一把手与一上卡掣柱,该把手能够转动地装设在该切换侧框架上,该上卡掣柱纵向设置在该切换侧框架上并连接该把手,该上卡掣柱的一上端部朝向该外窗框的内顶面,转动该把手时,能够带动该上卡掣柱纵向移动,使该上卡掣柱的上端部选择性地突伸在该外窗框的限位片和第一挡板之间的关闭位置、突伸在该外窗框的限位片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通风位置或远离该外窗框。...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9 TW 1061019701.一种能够兼顾通风与防泼水的平面气密窗,其包括一外窗框、一固定内窗框、一移动内窗框与一把手组件,其中:该外窗框具有一内顶面与一内底面,该外窗框的内顶面设有两上导引轨道、一第一挡板、一第二挡板与一限位片,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间隔且相互平行地凸伸形成在该内顶面,该限位片固设在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该限位片与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一关闭位置,该限位片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通风位置,该外窗框的内底面设有两下导引轨道,该两下导引轨道的路径配置分别对应该两上导引轨道;该固定内窗框位置固定地装设在该外窗框中的其中一侧处;该移动内窗框装设在该外窗框中,该移动内窗框能够沿上导引轨道和下导引轨道而在与该固定内窗框左右并排的关闭位置以及与该固定内窗框前后并排的开启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内窗框具有一切换侧框架,当该移动内窗框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切换侧框架邻接该固定内窗框;该把手组件包括一把手与一上卡掣柱,该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汶
申请(专利权)人:晟钰工程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