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子母叶片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753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简化版子母叶片锁。锁壳具有圆筒腔和锁栓凹槽;锁芯以可旋转的方式穿插在圆筒腔中,锁芯上形成排片安装槽、锁栓孔和主钥匙孔;母排片插置在排片安装槽中,母排片上形成子排片槽、第一钥匙孔和第一锁栓槽,第一钥匙孔中形成第一锁齿,子排片插置在子排片槽中,子排片上形成第二钥匙孔和第二锁栓槽,第二钥匙孔中形成第二锁齿,母排片和子排片与锁芯之间设置排片弹簧;锁栓插置在锁栓孔中,锁栓与锁芯之间设置锁栓复位弹簧;钥匙具有插杆形成可与母排片的第一锁齿和子排片的第二锁齿配合而带动子排片和母排片使第一锁栓槽和第二锁栓槽与锁栓孔对齐的双排内齿牙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化版子母叶片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锁,特别涉及一种简化版子母叶片锁。
技术介绍
所谓叶片锁,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钥匙上齿形深浅变化不同的牙花来对齐锁芯中高度变化不同的叶片,从而实现锁芯旋转开启的一种锁。目前,子母叶片锁芯是安全性很高的锁芯,它比一般的叶片锁芯的防盗性能更高,是因为它在一般的叶片锁的基础上,多加了一层密码,且它采用的是边柱卡锁的结构,即制锁顶在侧面。这样可以大大延长技术开启的时间。但是,现有技术的子母叶片锁芯,结构较为复杂,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版子母叶片锁,使结构更简单,安全性能更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简化版子母叶片锁,包括锁壳、锁芯、母排片、子排片、锁栓和钥匙;锁壳具有圆筒腔和锁栓凹槽;锁芯以可旋转的方式穿插在圆筒腔中,锁芯上形成排片安装槽、锁栓孔和主钥匙孔;母排片插置在排片安装槽中,母排片上形成子排片槽、第一钥匙孔和第一锁栓槽,第一钥匙孔中形成第一锁齿,子排片插置在子排片槽中,子排片上形成第二钥匙孔和第二锁栓槽,第二钥匙孔中形成第二锁齿,母排片和子排片与锁芯之间设置排片弹簧;锁栓插置在锁栓孔中,锁栓与锁芯之间设置锁栓复位弹簧;钥匙具有可插置在主钥匙孔、第一钥匙孔和第二钥匙孔中的插杆,插杆上形成可与母排片的第一锁齿和子排片的第二锁齿配合而带动子排片和母排片使第一锁栓槽和第二锁栓槽与锁栓孔对齐的双排内齿牙花。所述锁芯上在排片安装槽的侧边形成排片弹簧孔,母排片和子排片的侧边形成第一弹簧柱和第二弹簧柱,排片弹簧装入排片弹簧孔中,并抵在第一弹簧柱或第二弹簧柱上。所述母排片和子排片上对应形成防拨槽。所述锁芯在主钥匙孔后面形成防钻片槽,防钻片插置在防钻片槽中,防钻片上开设第三钥匙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构件少,结构更简单,一个母排片和一个子排片构成一组排片,每组排片中的子排片与母排片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相互调换,装配更容易,从锁头正面分辨不出哪些是子排片哪些是母排片,可防技术开启。母排片和子排片组成一组排片,如果有n组排片,子、母排片有m种角度变化,n组排片共2n个排片,那么牙花数为m的2n次方,此锁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锁壳的立体图;图3是锁芯组装子排片、母排片等的正面图;图4是子排片和母排片的组合立体图;图5是子排片、母排片和排片弹簧的组合立体图。标号说明锁壳1,圆筒腔11,锁栓凹槽12;锁芯2,排片安装槽21,锁栓孔22,主钥匙孔23,排片弹簧孔24,防钻片槽25;母排片3,子排片槽31,第一钥匙孔32,第一锁栓槽33,第一锁齿34,防拨槽35,第一弹簧柱36;子排片4,第二钥匙孔41,第二锁栓槽42,第二锁齿43,第二弹簧柱44,防拨槽45;锁栓5,锁栓复位弹簧51;钥匙6,插杆61,双排内齿牙花62;排片弹簧7;防钻片8,第三钥匙孔8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简化版子母叶片锁,包括锁壳1、锁芯2、母排片3、子排片4、锁栓5和钥匙6。锁壳1具有圆筒腔11和锁栓凹槽12。锁芯2以可旋转的方式穿插在圆筒腔11中。锁芯2上形成排片安装槽21、锁栓孔22和主钥匙孔23。母排片3插置在排片安装槽21中。母排片3上形成子排片槽31、第一钥匙孔32和第一锁栓槽33。第一钥匙孔32中形成第一锁齿34。子排片4插置在子排片槽31中。子排片4上形成第二钥匙孔41和第二锁栓槽42。第二钥匙孔41中形成第二锁齿43。母排片3与锁芯2之间和子排片4与锁芯2之间都设置排片弹簧7。为了方便安装定位,锁芯2上在排片安装槽21的侧边形成排片弹簧孔24,母排片3的侧边形成第一弹簧柱36,子排片4的侧边形成第二弹簧柱44,排片弹簧7装入排片弹簧孔24中,并抵在第一弹簧柱36或第二弹簧柱44上。锁栓5插置在锁栓孔22中,锁栓5与锁芯2之间设置锁栓复位弹簧51。钥匙6具有可插置在主钥匙孔23、第一钥匙孔32和第二钥匙孔41中的插杆61,插杆61上形成双排内齿牙花62,双排内齿牙花62可与母排片3的第一锁齿34和子排片4的第二锁齿43配合,而带动子排片4和母排片3,使第一锁栓槽33和第二锁栓槽42与锁栓孔22对齐,实现开锁。本专利技术上锁状态或钥匙不正确时,母排片3的第一锁栓槽33和子排片4的第二锁栓槽42与锁栓孔22未能在中心对齐成一条直线,锁栓5不能落入第一锁栓槽33和第二锁栓槽42而卡在锁壳1的锁栓凹槽12内,使锁芯2无法转动。当插入正确的钥匙6时,双排内齿牙花62带动子排片4和母排片3压缩排片弹簧7产生位移,使第一锁栓槽33和第二锁栓槽42与锁栓孔22在中心对齐成一条直线,再转动钥匙6时,可以带动锁芯2旋转,推动锁栓5压缩锁栓复位弹簧51从锁栓凹槽12退出,而能落入第一锁栓槽33和第二锁栓槽42中,从而离开锁壳1的锁栓凹槽12,使钥匙6能带动锁芯2转动开锁。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母排片3和子排片4上对应形成防拨槽35和45,锁芯2在主钥匙孔23后面形成防钻片槽25,防钻片8插置在防钻片槽25中,防钻片8上开设第三钥匙孔81供钥匙6的插杆61穿过,防钻片8可以起到防钻、防锯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母排片3和子排片4构成双层密码,极难被技术开启,安全性能高,母排片3和子排片4材质可采用不锈钢,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带双排内齿牙花62的钥匙6,不易复制。本专利技术排片组数多少决定牙花数量的多少,以7组排片为例,若母排片3和子排片4有4种角度变化,7组排片共14个排片,则牙花数为4的14次方,即:2.6亿个。此锁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子母叶片锁相比:(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母排片3和一个子排片4就组成一整组排片,结构更简单,而传统子母叶片锁的一个母排片和一个子排片只组成小组排片,再用两个小组排片才能组成一个整组排片,结构较复杂;(2)本专利技术的母排片3和子排片4不分方向,上下都可装,从成品锁外观上区分不出子排片4和母排片3,可防技术开启,而传统子母叶片锁的子排片和母排片位置固定,从成品锁外观上可以区分出排片和母排片,容易被技术开启;(4)本专利技术的钥匙6采用双排内齿牙花62,极难复制,而传统子母叶片锁的钥匙采用四排两层外齿,较难复制;(4)本专利技术的母排片3和子排片4都可冲压成型,成本低,而传统子母叶片锁的母排片采用粉末注射,成本很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简化版子母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锁芯、母排片、子排片、锁栓和钥匙;锁壳具有圆筒腔和锁栓凹槽;锁芯以可旋转的方式穿插在圆筒腔中,锁芯上形成排片安装槽、锁栓孔和主钥匙孔;母排片插置在排片安装槽中,母排片上形成子排片槽、第一钥匙孔和第一锁栓槽,第一钥匙孔中形成第一锁齿,子排片插置在子排片槽中,子排片上形成第二钥匙孔和第二锁栓槽,第二钥匙孔中形成第二锁齿,母排片和子排片与锁芯之间设置排片弹簧;锁栓插置在锁栓孔中,锁栓与锁芯之间设置锁栓复位弹簧;钥匙具有可插置在主钥匙孔、第一钥匙孔和第二钥匙孔中的插杆,插杆上形成可与母排片的第一锁齿和子排片的第二锁齿配合而带动子排片和母排片使第一锁栓槽和第二锁栓槽与锁栓孔对齐的双排内齿牙花。

【技术特征摘要】
1.简化版子母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锁芯、母排片、子排片、锁栓和钥匙;锁壳具有圆筒腔和锁栓凹槽;锁芯以可旋转的方式穿插在圆筒腔中,锁芯上形成排片安装槽、锁栓孔和主钥匙孔;母排片插置在排片安装槽中,母排片上形成子排片槽、第一钥匙孔和第一锁栓槽,第一钥匙孔中形成第一锁齿,子排片插置在子排片槽中,子排片上形成第二钥匙孔和第二锁栓槽,第二钥匙孔中形成第二锁齿,母排片和子排片与锁芯之间设置排片弹簧;锁栓插置在锁栓孔中,锁栓与锁芯之间设置锁栓复位弹簧;钥匙具有可插置在主钥匙孔、第一钥匙孔和第二钥匙孔中的插杆,插杆上形成可与母排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绍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