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江平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09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包括锁壳、锁芯、锁帽以及钥匙,所述锁芯通过穿插在所述锁壳的内孔中,所述锁芯上开设有内腔、锁道、穿孔以及锁槽;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锁槽内设置有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叶片,所述叶片具有与穿插在所述锁道中的密码块和穿插在所述内腔中的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位于所述电控组件的阻挡块的复位部的两侧,所述叶片上还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复位槽的底部。通过设置叶片组限制阻挡块的转动,使用者只有同时获得与叶片组配合的钥匙和正确的电子密码才能够开启锁具,有效防止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安全性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
技术介绍
锁具是一种常见的防盗工具,传统的锁具通常为机械防盗锁,只要通过钥匙宁动锁芯转动就可以开锁,在防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方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防盗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锁具应运而生,电子锁具是指以电子方式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机械执行机构实施开锁动作且具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锁。由于电子防盗锁的电子密钥量可以是机械锁的百万倍,电控闭锁点可以灵活设置,使闭锁点不受锁芯转动控制,为防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提供了无限的设计空间。但是各类电子解锁工具也在不断改进,严重威胁电子锁具的安全性能。此外,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锁具通常是通过机电闭锁机构来实现闭锁动作或开锁动作,一旦停电,就会造成内外均无法开锁的严重后果。为此,电子锁具需采用机械锁芯作备用开启机构,这又会给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留下后门,安全性相对较低。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电子锁具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且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电子锁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机械密封的电子锁具,包括锁壳、锁芯、与所述锁芯传动连接的锁帽以及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钥匙,所述锁壳上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定槽,所述锁芯通过穿插在所述内孔中与所述锁壳转动连接,所述锁芯上开设有内腔、用于穿插所述钥匙的锁道、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锁芯外部的穿孔以及连通所述锁道和所述内腔的锁槽;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具有平板状的复位部,且所述阻挡块在与所述穿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穿孔内穿插有锁销,所述锁销远离所述内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锁定槽配合的弧形端面或球形端面,所述锁销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阻挡块的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销上,另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槽内设置有一组以上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相互抵顶且可相对滑动的叶片,所述叶片具有与穿插在所述锁道中的密码块和穿插在所述内腔中的夹持块,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位于所述复位部的两侧,所述叶片上还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复位槽的底部,且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复位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布置;所述钥匙包括钥匙杆,所述钥匙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密码块配合的牙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第一弹簧触针和第二弹簧触针,所述第一弹簧触针和所述第二弹簧触针的触头端都位于所述锁道内,所述钥匙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钥匙杆一端上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源和用于储存密码的芯片,所述钥匙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簧触针配合的第一接触片和与所述第二弹簧触针配合的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和所述芯片通过导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锁芯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与所述内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内孔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仅在闭锁状态下与各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二锁定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深度的滚珠,所述钥匙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锁定槽和所述第二锁定槽为V形槽、梯形槽或圆弧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第三弹簧触针,所述内孔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锁定槽或锁定孔,在开锁状态所述第三弹簧触针抵顶在所述内孔的侧壁上,在闭锁状态下所述第三弹簧触针位于与所述第三锁定槽或所述锁定孔对应的位置处且悬空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叶片组限制阻挡块的转动,使用者只有同时获得与叶片组配合的钥匙和正确的电子密码才能够开启锁具,有效防止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安全性相对较高。2、通过将电源设置在钥匙上,并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弹簧触针和第一接触片,使用时需要钥匙上的电源为控制电路板供电,增加不法分子使用电子解锁工具破解电子密码的难度,同时由于无需使用外部电源,有效避免出现停电造成内外均无法开锁的严重后果。3、通过将电子密码存储在钥匙上,并通过第二弹簧触针和第二接触片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行传输,不仅可以增加电子密码的破解难度,而且也可以将第二弹簧触针的位置作为机械密码的一部分,增加安全性能。4、通过设置滚珠,增加暴力开启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锁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图2为本技术电子锁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子锁具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图4为本技术电子锁具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吧。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壳体;11-内孔;12-第一锁定槽;13-第二锁定槽;14-锁定孔;20-锁芯;21-第一芯本体;22-第二芯本体;23-锁道;24-穿孔;25-通孔30-锁帽;40-钥匙;41-钥匙杆;42-握持部;43-第一接触片;44-第二接触片;50-电控组件;51-控制电路板;52-第一弹簧触针;53-第二弹簧触针;54-转动电机;55-阻挡块;56-定位孔;57-复位部;58-第三弹簧触针;60-锁销;61-定位面;70-叶片组;71-叶片;71a-密码块;71b-夹持块;71c-复位槽;90-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包括锁壳10、锁芯20、与锁芯20传动连接的锁帽30以及与锁芯20配合的钥匙40,其中锁帽30用于执行末端的开锁或解锁动作,为常规的锁具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锁壳10上开设有内孔11,内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定槽12和第二锁定槽13,第一锁定槽12和第二锁定槽13都为V形槽、梯形槽或圆弧槽,便于下文提及的滚珠90或锁销60从第一锁定槽12或第二锁定槽13的侧壁滑入或滑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0的内孔1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三锁定槽或锁定孔14。锁芯20通过穿插在内孔11中与锁壳10转动连接。锁芯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为了便于加工和组装,在本实施例中,锁芯2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芯本体21和第二芯本体22,即第一芯本体21和第二芯本体22相互拼接形成锁芯20。锁芯20上开设有内腔、用于穿插钥匙40的锁道23、连通内腔和锁芯外部的穿孔24以及连通锁道23和内腔的锁槽,即内腔和锁道23之间互不连通,其中内腔通过第一芯本体21和第二芯本体22相互拼接自然形成,而锁道23以及各个孔和槽是开设在第一芯本体21上还是开设在第二芯本体22上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需要确保锁芯20上具有锁道23以及各个孔且位置不会相互干涉即可。锁芯20的内腔内设置有电控组件50,电控组件50包括控制电路板51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51连接的转动电机54,其中控制电路板51为常规的电路板,可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在市场上选购,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用于验证电子密匙并控制转动电机54的工作时序控制电路板51上连接有第一弹簧触针52、第二弹簧触针53和第三弹簧触针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锁芯、与所述锁芯传动连接的锁帽以及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钥匙,所述锁壳上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定槽,所述锁芯通过穿插在所述内孔中与所述锁壳转动连接,所述锁芯上开设有内腔、用于穿插所述钥匙的锁道、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锁芯外部的穿孔以及连通所述锁道和所述内腔的锁槽;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具有平板状的复位部,且所述阻挡块在与所述穿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穿孔内穿插有锁销,所述锁销远离所述内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锁定槽配合的弧形端面或球形端面,所述锁销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阻挡块的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销上,另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槽内设置有一组以上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相互抵顶且可相对滑动的叶片,所述叶片具有与穿插在所述锁道中的密码块和穿插在所述内腔中的夹持块,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位于所述复位部的两侧,所述叶片上还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复位槽的底部,且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复位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布置;所述钥匙包括钥匙杆,所述钥匙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密码块配合的牙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机械密码的电子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锁芯、与所述锁芯传动连接的锁帽以及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钥匙,所述锁壳上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锁定槽,所述锁芯通过穿插在所述内孔中与所述锁壳转动连接,所述锁芯上开设有内腔、用于穿插所述钥匙的锁道、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锁芯外部的穿孔以及连通所述锁道和所述内腔的锁槽;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具有平板状的复位部,且所述阻挡块在与所述穿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穿孔内穿插有锁销,所述锁销远离所述内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锁定槽配合的弧形端面或球形端面,所述锁销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阻挡块的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销上,另一端抵顶或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上;所述锁槽内设置有一组以上的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相互抵顶且可相对滑动的叶片,所述叶片具有与穿插在所述锁道中的密码块和穿插在所述内腔中的夹持块,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位于所述复位部的两侧,所述叶片上还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同一所述叶片组上的两个所述复位槽的底部,且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复位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布置;所述钥匙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游江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