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和组合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70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和组合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竹墙领域。本申请的墙体包括多个墙单元,各所述墙单元并排设置,所述墙单元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竹本体,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的四个所述竹本体成菱形设置,且四个所述竹本体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均固定连接,从而达到任意相邻的三个所述竹本体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解决了现有竹墙体侧向稳定性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墙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和组合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属于竹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和组合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按建筑材料来分,建筑工程常见的有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竹结构,这当中以木竹结构最为绿色环保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推出,天然林成为了稀缺资源,且过度采伐破坏环境,人工林木材材质较差;竹材原料丰富、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由于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一次栽培,永续经营利用的特点,加工性能好。因此,竹材建筑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原竹建筑具有质感优良、纹色美丽、材性优良的优点,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但目前原竹建筑的工业化推广应用还刚刚起步,一些做法还很不成熟。现有文献公开,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088501A,名称:一种原竹装饰结构,涉及一种原竹装饰结构,包括装饰外墙和/或装饰吊顶,所述装饰外墙包括龙骨和墙面,所述墙面包括若干根原竹,所述龙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主梁上,所述龙骨包括上龙骨和下龙骨,所述原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龙骨上。其原竹的前期处理非常复杂,成本很高;该装饰结构竹材为单根外挂,稳定性较差,自身不能形成受力体系,需借助于固定于主梁内的固定部;未能解决竹材尖稍度问题,相邻原竹之间间距40~60mm难以保证;因原竹间有缝隙,故该墙仅仅是装饰墙体,无常规墙体的分隔空间、保温隔热、防雨等功能;而且限于竹子长度上的限制,导致其在使用时长度受到限制,进而用于外挂的主梁或需单独于主体建筑设置。中国公开号:CN102108751A,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原竹,包括:原竹本体;一端设置在原竹本体内,另一端外露于原竹本体的金属连接杆;填充在原竹本体内的水泥砂浆或者聚氨酯。该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原竹中,在原竹本体中设置金属连接杆,并在原竹本体内填充水泥砂浆或者聚氨酯,使得原竹本体的节间空间内充实,使得原竹类似于实心木结构。该种墙体为单排原竹,侧向稳定性差,原竹单元同样不能直接形成受力体系,需借助于两端的水泥或钢架基体;原竹墙体分为3层,端部与基体相连,层间和墙体外侧设置保温层,该种结构难以满足装配式结构的要求,现场作业量大,人工费较高、工期较长;采用金属连接件连接,墙体耐久性受到金属连接件、原竹、填充体、基体的限制,且界面处理和受力分析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墙体为单排原竹,侧向稳定性差、原竹尖稍度解决不好、高度受到限制、难以满足装配式施工、金属连接件耐久性较差、后期维护量大的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和组合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利用原竹进行组合墙体的工业化建造应用。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所述装配式原竹墙体包括多个墙单元,各所述墙单元并排设置;所述墙单元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竹本体,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的四个所述竹本体成菱形设置,且四个所述竹本体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均固定连接。优选的,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上均设置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垂直所述竹本体的轴向且穿过所述竹本体圆心,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竹本体包括多个短竹,各所述短竹沿轴向依次连接,且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短竹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芯;所述连接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短竹内,并与所述短竹固定连接;所述短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芯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所述连接杆。优选的,所述连接芯端部伸入所述短竹内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杆直径的4倍。优选的,任意两相邻所述短竹之间留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短竹内部空腔中设有第一填充物。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的四个所述竹本体之间的空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填充物。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长度与2倍的所述竹本体的外径相等。优选的,装配式原竹墙体边缘的所述墙单元的一侧还设有接头块;所述接头块与该墙单元接触并固定连接。一种组合墙,所述组合墙包括至少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装配式原竹墙体,各装配式原竹墙体沿垂直墙单元的排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任意两相邻的装配式原竹墙体的相邻的所有竹本体中,任意三个彼此相邻的竹本体成等边三角形设置。上述任意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竹截断,刨圆,镗孔,得到所述短竹;S2、在所述短竹的两端从所述短竹的外壁沿圆心方向用钻孔机打第一安装孔;S3、在所述连接芯的两端钻孔,得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且连通,将连接芯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短竹的两端;S4、将所述连接杆依次插入任意相邻的所述竹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得到所述竹本体;S5、将两个所述竹本体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墙单元,再将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的四个所述竹本体设置成菱形,且四个所述竹本体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均固定连接,从而得到装配式原竹墙体。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连接杆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依次插入任意相邻的所述竹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优选的,步骤S5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接头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配式原竹墙体边缘的所述墙单元的一侧。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包括多个墙单元,各所述墙单元并排设置,所述墙单元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竹本体,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的四个所述竹本体成菱形设置,且四个所述竹本体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均固定连接,从而达到任意相邻的三个所述竹本体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2)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及穿过第一安装孔的连接杆将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可靠,简单易行;(3)本申请通过设置连接芯,连接芯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相邻的短竹的腔体内,从而将短竹沿轴向依次连接,可方便的延长竹墙体的高度,同时连接芯与短竹的腔体是摩擦焊接的方式插入,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4)本申请通过将连接杆依次插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从而将相邻的竹本体连接,从而可方便的扩展竹墙体的宽度。连接杆插入连接芯的方式是摩擦焊接方式插入,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5)本申请在轴向的任意两相邻所述短竹之间留有间隙,可以抵消短竹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6)本申请的竹墙体通过设置接头块,从而方便不同墙体之间组装,大大减少了组装的时间和难度;(7)本申请的组合墙,各墙体沿垂直墙单元的排列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任意两相邻的墙体的相邻的所有竹本体中,任意三个彼此相邻的竹本体成等边三角形设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增加竹墙的厚度;(8)通过双排原竹相切排列、圆棒榫交叉焊接形成三角形稳定体系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体为单排原竹,侧向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达到了墙体侧向稳定的效果;(9)通过在工厂将原竹截成500~1000mm左右一截、直径相同的用连接芯连接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竹尖稍度解决不好,高度受到限制的技术缺陷,达到了提高原竹利用率的效果;(10)本申请通过连接杆(圆棒榫)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原竹墙体包括多个墙单元(1),各所述墙单元(1)并排设置;所述墙单元(1)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竹本体(11),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1)的四个所述竹本体(11)成菱形设置,且四个所述竹本体(11)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11)均固定连接;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11)上均设置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a),所述第一安装孔(a)垂直所述竹本体(11)的轴向且穿过所述竹本体(11)圆心,所述第一安装孔(a)内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原竹墙体包括多个墙单元(1),各所述墙单元(1)并排设置;所述墙单元(1)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竹本体(11),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1)的四个所述竹本体(11)成菱形设置,且四个所述竹本体(11)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11)均固定连接;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竹本体(11)上均设置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a),所述第一安装孔(a)垂直所述竹本体(11)的轴向且穿过所述竹本体(11)圆心,所述第一安装孔(a)内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本体(11)包括多个短竹(13),各所述短竹(13)沿轴向依次连接,且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短竹(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芯(14);所述连接芯(1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短竹(13)内,并与所述短竹(13)固定连接;所述短竹(13)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孔(a);所述连接芯(1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a)位置对应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a)连通的第二安装孔(b);位置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孔(a)和所述第二安装孔(b)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所述连接杆(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14)端部伸入所述短竹(13)内的长度为所述连接杆(12)直径的4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相邻所述短竹(13)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竹(13)内部空腔中设有第一填充物;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墙单元(1)的四个所述竹本体(11)之间的空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填充物(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长度与2倍的所述竹本体(11)的外径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原竹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边缘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宁束必清陈震何倩洪璐董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