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60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包括U型锁具和锁具本体,所述锁具本体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凹槽孔和右凹槽孔,所述U型锁具的两端侧端面对向设置有左卡扣和右卡扣,还包括所述锁具本体的左凹槽孔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锁具本体内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接收压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机转动,所述电机设置在锁具本体内的左凹槽孔和右凹槽孔连接线中部,所述电机上方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卡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锥齿轮两侧设置有左齿条和右齿条,锁具本体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
技术介绍
目前车锁被破解主要原因在于有锁孔。现有的传统的车锁因为锁孔的存在可以被技术性破解并且无法防止,安全性能低。并且机械锁偏重,不方便携带。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锁具,但是,这些锁具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单纯的机械结构来运行的锁具。开启这些机械锁具需要使用相对应的钥匙。这给用户带来不便,比如用户必须随身携带钥匙才可以将特定的锁具打开。一旦用户忘记带钥匙,则自然无法将锁具打开。同时,配备钥匙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因为一旦钥匙被他人临时占用,则他人可以通过配置相同的钥匙而拥有完全一样的钥匙,进而他人也可以将特定用户的锁具打开。概括而言,首先,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锁具需要相应的钥匙才可以打开,而钥匙通常尺寸很小,用户很容易遗失钥匙;其次,钥匙的容易复制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中的纯机械锁具完全不同的电子锁具,比如通过指纹识别来实现的指纹锁具,以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与不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机械锁需要相应的钥匙才能打开,并且钥匙容易遗失、容易复制,安全隐患比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包括U型锁具和锁具本体,所述锁具本体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凹槽孔和右凹槽孔,所述U型锁具的两端侧端面对向设置有左卡扣和右卡扣,还包括所述锁具本体的左凹槽孔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锁具本体内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接收压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机转动,所述电机设置在锁具本体内的左凹槽孔和右凹槽孔连接线中部,所述电机上方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卡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锥齿轮两侧设置有左齿条和右齿条,锁具本体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当要上锁时,把U型锁具插入到锁具主体的左右凹槽内,此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发出指令,使得电机开始正转,带动锥齿轮正转,由于锥齿轮和左齿条以及右齿条的啮合关系,使得两个齿条分别向左右伸出,卡入U型构件的左右凹槽内,当移动距离达到设定的要求时,控制面板发出指令,电动机停止工作,从而锁具锁牢;当要打开锁具时,通过按指纹识别板,指纹识别传感器将指纹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经过识别信号,控制电机反向旋转,此时锥齿轮推动左齿条和右齿条向里移动,从而脱离U型锁具的左右凹槽,当移动到指定距离,控制面板发出指令,电机停止工作,U型锁具和锁具主体实现解锁。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向控制面板和电机提供能源。采用锂电池提供电能,因为锂电池方便进行更换,并且电容量较其他电池高,本锁具内耗电元气件不多,所以一个高容量的锂电池可以长期进行工作。锂电池还具有充电的能力,可以外接一个充电设备向锂电池充电,避免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右齿条一端与锥齿轮后端面连接,右齿条中部设置右转折角,所述右转折角朝向锥齿轮前端面所在方向转折90度后,在抵达左卡扣和右卡扣连接的轴线时,向右卡扣所在方向转折90度,所述右齿条的另一端与右卡扣相匹配。右齿条因为设置在锥齿轮后方,与右卡扣不再同一条轴线上,在锥齿轮顺时针转动时,不能直接将右齿条卡入右卡扣中,此时在中间设置一个转折角,使右齿条远离锥齿轮的一端与右卡扣和左卡扣同一条轴线上,让右齿条能够直接的嵌入右卡扣中,将U型锁具锁死在锁具本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左齿条一端与锥齿轮前端面连接,左齿条中部设置有左转折角,所述左转折角朝向锥齿轮后端面所在方向转折90度后,在抵达左卡扣和右卡扣连接的轴线时,向左卡扣所在方向转折90度,所述左齿条的另一端与左卡扣相匹配。所述左齿条与右齿条情况相同,但是因左齿条一端是设置在锥齿轮前端面,与右齿条转折角转折的方向刚好相反,同样是为了让左齿条能够直接嵌入左卡扣中,将U型锁具锁死在锁具本体中。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侧设置有指纹识别板,所述指纹识别板将采集的指纹数据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至锁具本体内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进行确认后,将卡扣解锁。采用指纹识别板进行开锁控制就是为了去除锁孔的干扰,因为采用钥匙开孔,钥匙容易掉,并且容易被复制,安全系数比较差,采用指纹识别板进行采集指纹,并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将指纹数据传输至控制面板,当指纹与预设的开锁指纹一致时,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反转,进行解锁。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正转,左齿条和右齿条向外伸出,进入左卡扣和右卡扣内将锁具锁死。在控制面板接收到压力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控制电机正转,然后让左齿条和右齿条进入左右卡扣内,将U型锁具锁死。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反转,左齿条和右齿条向内回收,左卡扣和右卡扣解锁,U型锁具从锁具本体取出,解开锁具。在控制面板接收到指纹识别板的开锁信号后,控制电机进行反转,将左右齿条从左右卡扣内收回,U型锁具解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应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车辆、店铺等各种设备上;2、本技术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实现无孔化,保证了钥匙的唯一性,提高锁具的安全性;3、本技术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简化了内部机械结构,使产品变得更加轻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锁具本体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U型锁具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U型锁具,11-左卡扣,12-右卡扣,2-锁具本体,21-左凹槽孔,22-右凹槽孔,3-压力传感器,4-控制面板,5-电机,51-锂电池,6-锥齿轮,61-左齿条,62-右齿条,63-右转折角,64-左转折角,7-指纹识别传感器,71-指纹识别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包括U型锁具1和锁具本体2,所述锁具本体2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所述U型锁具1的两端侧端面对向设置有左卡扣11和右卡扣12,还包括所述锁具本体2的左凹槽孔21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锁具本体2内还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接收压力传感器3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机5转动,所述电机5设置在锁具本体2内的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连接线中部,所述电机5上方安装有锥齿轮6,所述锥齿轮6与卡扣11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锥齿轮6两侧设置有左齿条61和右齿条62,锁具本体2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7。当要上锁时,把U型锁具1插入到锁具主体2的左右凹槽内,此时压力传感器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发出指令,使得电机5开始正转,带动锥齿轮6正转,由于锥齿轮6和左齿条61以及右齿条62的啮合关系,使得两个齿条分别向左右伸出,卡入U型构件的左右卡扣内,一般在停止状态左右齿条距离左右卡扣具体在5cm,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电机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包括U型锁具(1)和锁具本体(2),所述锁具本体(2)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所述U型锁具(1)的两端侧端面对向设置有左卡扣(11)和右卡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锁具本体(2)的左凹槽孔(21)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锁具本体(2)内还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接收压力传感器(3)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机(5)转动,所述电机(5)设置在锁具本体(2)内的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连接线中部,所述电机(5)上方安装有锥齿轮(6),所述锥齿轮(6)与卡扣(11)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锥齿轮(6)两侧设置有左齿条(61)和右齿条(62),锁具本体(2)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7)和指纹识别板(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包括U型锁具(1)和锁具本体(2),所述锁具本体(2)上端面上设置有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所述U型锁具(1)的两端侧端面对向设置有左卡扣(11)和右卡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锁具本体(2)的左凹槽孔(21)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锁具本体(2)内还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接收压力传感器(3)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机(5)转动,所述电机(5)设置在锁具本体(2)内的左凹槽孔(21)和右凹槽孔(22)连接线中部,所述电机(5)上方安装有锥齿轮(6),所述锥齿轮(6)与卡扣(11)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锥齿轮(6)两侧设置有左齿条(61)和右齿条(62),锁具本体(2)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7)和指纹识别板(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一侧设置有锂电池(51),所述锂电池(51)向控制面板(4)和电机(5)提供能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锁孔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齿条(62)一端与锥齿轮(6)后端面连接,右齿条(62)中部设置右转折角(63),所述右转折角(63)朝向锥齿轮(6)前端面所在方向转折90度后,在抵达左卡扣(11)和右卡扣(12)连接的轴线时,向右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豪王辉代峥金玉琴刘波罗晓迪万青山刘强杨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