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578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包括附墙支座、摆针、转轴、摆针高度调节机构、拉簧、触发齿和触发齿角度调节螺栓,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在摆针的两侧对称设置,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前部螺杆、紧固螺母、套筒、限位螺母和后部螺栓,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摆针的后端和附墙支座可拆卸连接,在拉簧的作用下,摆针的上表面与后部螺栓的下端接触,拉簧拆除时,摆针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呈前端高于后端的倾斜状态;触发齿枢接于摆针的前端,触发齿角度调节螺栓螺接于摆针,触发齿角度调节螺栓的前端与触发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摆针式防坠装置能够缩短导轨上升时的制动距离而且便于调节摆针高度和触发齿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
本技术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具体是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摆针式防坠装置又名鹅头挡板式防坠装置,是应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一种安全防坠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导轨下降的速度超过摆针(鹅头挡板)的复位速度时,摆针即将导轨阻挡住。摆针式复位装置有两种复位原理,一种是靠摆针自身重力复位,另一种是通过加设弹簧的方式复位。现有的摆针式复位装置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20313772.2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座,包括支架、防坠器、压簧和防坠挡块,防坠器通过转轴安装于支架上,防坠器的前端设有位于上方的阻挡齿和位于下方的受撞齿,防坠器在压簧的作用下呈前端高于后端的倾斜状态。使用时导轨可沿附墙支座竖直移动,导轨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根横杆,当导轨向上移动时,横杆向上移动并撞击受撞齿,使防坠器逆时针摆动;当导轨在电机驱动下匀速缓慢下落时,横杆向下移动并撞击受撞齿,防坠器顺时针摆动较小角度后复位,导轨可以持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包括附墙支座(1)和摆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3)、摆针高度调节机构、拉簧(4)、触发齿(5)和触发齿角度调节螺栓(6);所述摆针(2)与转轴(3)可转动连接,所述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在摆针(2)的两侧对称设置,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前部螺杆(7)、紧固螺母(8)、套筒(9)、限位螺母(10)和后部螺栓(11),所述前部螺杆(7)通过两个紧固螺母(8)安装在附墙支座(1)上,前部螺杆(7)的上端与套筒(9)固定连接,所述套筒(9)套设在转轴(3)的外部,所述限位螺母(10)螺接于转轴(3)的端部,所述后部螺栓(11)螺接于附墙支座(1)上并位于前部螺杆(7)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针式防坠装置,包括附墙支座(1)和摆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3)、摆针高度调节机构、拉簧(4)、触发齿(5)和触发齿角度调节螺栓(6);所述摆针(2)与转轴(3)可转动连接,所述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在摆针(2)的两侧对称设置,摆针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前部螺杆(7)、紧固螺母(8)、套筒(9)、限位螺母(10)和后部螺栓(11),所述前部螺杆(7)通过两个紧固螺母(8)安装在附墙支座(1)上,前部螺杆(7)的上端与套筒(9)固定连接,所述套筒(9)套设在转轴(3)的外部,所述限位螺母(10)螺接于转轴(3)的端部,所述后部螺栓(11)螺接于附墙支座(1)上并位于前部螺杆(7)的后方;所述拉簧(4)的两端分别与摆针(2)的后端和附墙支座(1)可拆卸连接,在拉簧(4)的作用下,摆针(2)的上表面与后部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蒋玉华蒋玉光侯希希蒋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鲁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