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52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钢管,在外钢管内同轴布置有内钢管,在内钢管内同轴布置有预应力钢束,在内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一土工布层,在第一土工布层与预应力钢束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在内钢管的外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二土工布层,在外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三土工布层,在第二土工布层与第三土工布层之间浇筑有用于抵抗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回缩力的抗压混凝土层,本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必须具有抗压性能,通过在内钢管外增加抗压混凝土层提高整体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少承台之间的水平位移量,避免桩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
技术介绍
对空间要求较大的建筑结构物,往往将支撑柱与地面倾斜一定的角度,上部结构通过支撑斜柱将力传递至承台和桩基上,在布桩场地受限且土地承载能力较小时,少量的桩基无法平衡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分力而发生相对移位,进而对支撑斜柱及上部建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防止桩基承台(简称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本技术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包括外钢管,在外钢管内同轴布置有内钢管,在内钢管内同轴布置有预应力钢束,在内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一土工布层,在第一土工布层与预应力钢束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在内钢管的外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二土工布层,在外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三土工布层,在第二土工布层与第三土工布层之间浇筑有用于抵抗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回缩力的抗压混凝土层。优选的,在抗压混凝土层内沿着轴向布设有螺栓锚具。本技术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可以满足不同实际工程需要,可以减少构件截面面积,减少混凝土用量,经济适用安全,且平衡水平分力效果好,能有效避免承台发生相对位移对桩身及上部建筑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考虑预应力钢束在地下埋置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因此在预应力钢束的外部需要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通过内钢管直径的设置所决定。另外考虑预应力钢束在张紧过程中回缩变形大,会造成桩承台随之移位,对桩头形成剪切效应,因此本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必须具有抗压性能,通过在内钢管外增加抗压混凝土层提高整体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少承台之间的水平位移量,避免桩身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包括外钢管5,在外钢管5内同轴布置有内钢管10,在内钢管10内同轴布置有预应力钢束13,在内钢管10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一土工布层11,在第一土工布层11与预应力钢束13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12,在内钢管10的外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二土工布层9,在外钢管5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三土工布层6,在第二土工布层9与第三土工布层6之间浇筑有用于抵抗预应力钢束13张拉后回缩力的抗压混凝土层7。在抗压混凝土层7内沿着轴向布设有螺栓锚具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如上所述的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建筑结构实际工程计算出建筑上部结构1通过支撑斜柱2传递到承台3处的水平分力Fx,即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系梁所需承受的的轴向受拉力Fx;B:然后根据Fx确定预应力钢束13的横截面积、内钢管10直径和外钢管5直径;C:将一根或多根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系梁连接在两个相邻桩基承台3之间。进一步,在所述步骤B中,根据公式确定预应力钢束13的横截面积,其中,是指承载能力降低系数,是指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控制力,在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最终确定预应力钢束13的数量、内钢管10直径和外钢管5直径。进一步,所述步骤C采用明挖方式,首先采用先张法张拉预应力钢束,然后通过螺栓锚具8与桩基承台3锚固连接。进一步,所述步骤C采用暗挖方式,首先采用顶推施工方法依次将外钢管5和内钢管10施工到位,然后浇筑混凝土保护层12和抗压混凝土层7,最后张拉预应力钢束13并通过螺栓锚具8锚固在桩基承台3上。本技术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可以满足不同实际工程需要,可以减少构件截面面积,减少混凝土用量,经济适用安全,且平衡水平分力效果好,能有效避免承台发生相对位移对桩身及上部建筑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考虑预应力钢束13在地下埋置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因此在预应力钢束13的外部需要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12的厚度通过内钢管10直径的设置所决定。另外考虑预应力钢束13在张紧过程中回缩变形大,会造成桩承台3随之移位,对桩头形成剪切效应,因此本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必须具有抗压性能,通过在内钢管10外增加抗压混凝土层7提高整体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少承台3之间的水平位移量,避免桩身破坏。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钢管,在外钢管内同轴布置有内钢管,在内钢管内同轴布置有预应力钢束,在内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一土工布层,在第一土工布层与预应力钢束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在内钢管的外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二土工布层,在外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三土工布层,在第二土工布层与第三土工布层之间浇筑有用于抵抗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回缩力的抗压混凝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承台移位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抗拉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钢管,在外钢管内同轴布置有内钢管,在内钢管内同轴布置有预应力钢束,在内钢管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一土工布层,在第一土工布层与预应力钢束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在内钢管的外壁上通过结构胶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岩毛瑞敏陈淮陈佩朱任慧邓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