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38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包括球形屋顶,球形屋顶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房,所述污泥干化房内部设置有污泥翻料装置,污泥干化房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污泥干化槽的侧面设置有污泥入口,污泥干化房的外部设置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房密封连接,泥干化房设置有球形屋顶,球形屋顶的表面设置有聚光的凹面,屋顶收集太阳光照,通过凹面提高太阳光强度,聚光后光照在干化房内,提高干化房内的温度,加快污泥水分的蒸发,污泥翻料装置通过传输带带动表面设置有翻转刀和粉碎柱的旋转轴转动,污泥反转过程简单,翻转过程中可以对粉碎柱对凝结成块的污泥进行粉碎,污泥翻转程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
本技术涉及固废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城市建成并投入运行,这固然对防治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个潜在的问题随之产生,即污泥的处置与处理问题。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由于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增加,而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并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及细菌、各种寄生虫卵、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等。因此,了解国内外污泥研究现状及进展,对寻找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并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资源,使之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国际上已建成运行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来看,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有好氧发酵、厌氧消化、干化、焚烧。污泥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综合利用,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用的处理方式和技术也各不相同,国外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无论是进行有效利用还是进行填埋处置,污泥处理的目的与其他废弃物的处理一样,皆是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各种机械和各种处理构筑物的有机结合,组成污泥处理、处置系统。污泥处置的基本步骤为:浓缩、脱水、干燥、焚烧等,这些操作均能起到浓缩污泥的作用,但是现今的污泥处理方式污泥干化速度慢,干化过程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利用太阳能加热、污泥范料装置加快污泥的干化速度,节省污泥干化过程的能源消耗。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包括球形屋顶,所述球形屋顶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房,所述污泥干化房内部设置有污泥翻料装置,所述污泥干化房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所述污泥干化槽的侧面设置有污泥入口,污泥干化房的外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房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球形屋顶表面设置有用于聚光的凹面,所述球形屋顶与干化房密封连接,所述球形屋顶材质为透明玻璃。优选地,所述污泥翻料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电机、固定架、传输带、驱动电机、支撑架,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轴的任一端,所述固定架将旋转电机和旋转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架固定在传输带,所述驱动电机、传输带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与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支撑架的侧面沿滑动块滑动的轨迹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翻转刀,所述旋转轴上相邻的翻转刀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粉碎柱。优选地,所述旋转电机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污泥干化槽内,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上朝向污泥干化槽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柱。优选地,所述污泥入口向上倾斜,所述污泥入口的外侧设置有盖子。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风机之间设置有除湿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污泥干化房设置有球形屋顶,球形屋顶的表面设置有聚光的凹面,屋顶收集太阳光照,通过凹面提高太阳光强度,聚光后光照在干化房内,提高干化房内的温度,加快污泥水分的蒸发。(2)污泥干化房内的污泥翻料装置对污泥进行翻转,加快污泥的干化速度,污泥翻料装置通过传输带带动表面设置有翻转刀和粉碎柱的旋转轴转动,污泥反转过程简单,翻转过程中可以对粉碎柱对凝结成块的污泥进行粉碎,污泥翻转程度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污泥干化房的两侧连接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使干化房内的空气流动,加快污泥的干化,在出风口与风机之间设置有除湿器,除湿器去除从干化房内流通出带有干化过程中蒸发的水分子,保证从风机送入的空气为干燥的空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泥翻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污泥干化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污泥翻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球形屋顶,2-污泥干化房,3-污泥干化槽,4-污泥翻料装置,5-污泥入口,6-风机,7-除湿器,401-旋转轴,402-旋转电机,403-固定架,404-传输带,405-驱动电机,406-支撑架,407-滑动块,408-滑动槽,409-翻转刀,410-粉碎柱,411-电机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1污泥干化房2,包括球形屋顶1,所述球形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房2,所述污泥干化房2内部设置有污泥翻料装置4,所述污泥干化房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3,所述污泥干化槽3的侧面设置有污泥入口5,污泥干化房2的外部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房2密封连接。结构原理:污泥干化房2顶部设置有球形屋顶1,球形屋顶1采光效果好,污泥干化房2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3,污泥通过污泥干化槽3侧面的污泥入口5注入到污泥干化房2内部,阳光通过球形屋顶1照射到污泥干化房2内部,提高污泥干化房2内部的温度,加快污泥的干化,污泥翻料装置4对污泥进行翻转,使污泥均匀干化,风机6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污泥干化房2,转动风机6,提高污泥干化房2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污泥的干化。实施例2: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污泥干化房2内的温度,在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形屋顶1表面设置有用于聚光的凹面。结构原理:球形屋顶1表面均匀密布多个凹面,凹面对太阳光具有聚光效果,提高光照强度,聚光后光照照射到污泥表面,加快污泥表面水分的蒸发,聚光后光照还可以提高污泥干化房2内的温度,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提高污泥干化的速度。实施例3:为了方便污泥的翻转,保证污泥的翻转效果,加快污泥的干化速度,在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翻料装置4包括旋转轴401、旋转电机402、固定架403、传输带404、驱动电机405、支撑架406,所述旋转电机402设置在旋转轴401的任一端,所述固定架403将旋转电机402和旋转轴401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架403固定在传输带404,所述驱动电机405、传输带404固定在支撑架406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05与传输带404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架403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块407,所述支撑架406的侧面沿滑动块407滑动的轨迹设置有滑动槽408,所述滑动块407与滑动槽408相配合,旋转轴401上设置有若干个翻转刀409,所述旋转轴401上相邻的翻转刀409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粉碎柱410,所述旋转电机402与固定架40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01与固定架40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01设置在污泥干化槽3内,所述旋转电机402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罩411,所述电机罩411上朝向污泥干化槽3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柱410。结构原理:旋转轴401固定在固定架403上,固定架403上的滑动块407与支撑架406上的滑动槽408滑动连接,旋转轴401和旋转电机402设置在污泥干化槽3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屋顶(1),所述球形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房(2),所述污泥干化房(2)内部设置有污泥翻料装置(4),所述污泥干化房(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3),所述污泥干化槽(3)的侧面设置有污泥入口(5),污泥干化房(2)的外部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房(2)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屋顶(1),所述球形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房(2),所述污泥干化房(2)内部设置有污泥翻料装置(4),所述污泥干化房(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干化槽(3),所述污泥干化槽(3)的侧面设置有污泥入口(5),污泥干化房(2)的外部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污泥干化房(2)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屋顶(1)表面设置有用于聚光的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球形屋顶污泥干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翻料装置(4)包括旋转轴(401)、旋转电机(402)、固定架(403)、传输带(404)、驱动电机(405)、支撑架(406),所述旋转电机(402)设置在旋转轴(401)的任一端,所述固定架(403)将旋转电机(402)和旋转轴(401)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架(403)固定在传输带(404),所述驱动电机(405)、传输带(404)固定在支撑架(406)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05)与传输带(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