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型针织机制造嵌花图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362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圆型针织机生产嵌花图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所要生产的图案的每一针织行相关联的织针组,以在分配对应纱线的、机器的各个喂线或下降处生产颜色或纱线不同的图案区域(2、3、4、5),以及驱动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交替旋转运动并带有一定程度摆动,从而移动织针组在相应的喂线或下降处进行针织,该摆动足以产生每一织针组所有移动从而在相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的织针的针织方向变换,在针筒向前和回复旋转的过程中都能形成针织;至少移动位于各织针组端部的织针,以在与它们所属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或下降处、以及在与相邻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处都进行针织,从而将图案的不同区域连接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圆型针织机来生产嵌花图案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织针织领域中,术语“嵌花图案”是指一种由不同颜色或由多种不同的纱线制成的区域组成的图案,该区域在反面没有浮纱,即由同一根纱线来形成连接同一针织行上的不同区域的线,而且在针织形成图案区域的各针织行的端部上也没有切割纱线。现在,嵌花图案或者是用直线型针织机,或者是用具有小直径的圆型针织机,即圆袜机制造的。直线型针织机天生具有明显低于圆型针织机的生产率,而小型针织机基本上只能用于制造袜子。现有可购得的双座式、中直径和大直径圆型针织机可以制造提花图案,即没有浮纱的图案,其中不工作的纱线被缠在所针织的针织品的反面。提花图案不论在美观上还是在针织品结构上都产生不同于嵌花图案的效果,在其它的图案中,提花图案必然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可用中直径和大直径圆型针织机制造嵌花图案的方法。在此目标之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圆型针织机制造用于形成诸如紧身衣、无袖上衣、胸罩、汗衫、内裤等之类衣物的嵌花图案针织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具有很好的平整度的嵌花图案针织品。这一目标和这些及其它目的将在下面变得更加明显,并可由一种用圆型针织机生产嵌花图案的方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与所要生产的图案的每一针织行相关联的织针组,以在分配对应纱线的、机器的各个喂线或下降处生产颜色或纱线不同的图案区域,以及驱动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交替旋转运动并带有一定程度摆动,从而各织针组在相应的喂线或下降处进行针织,该摆动足以产生每一织针组所有移动从而在相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的织针的针织方向变换,在针筒向前和回复旋转的过程中都能形成针织,至少移动位于各织针组端部的织针,从而在与它们所属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或下降处、以及在与相邻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处都进行针织,从而将图案的不同区域相互连接起来。附图说明从对附图以非限定性的例子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但不排他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唯一的一幅附图是一管状针织品的一部分沿圆周打开并铺在一平面上的视图,该针织品部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嵌花图案。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并用标号1总的来表示的针织品部分可由一种用圆型针织机制造的用于制造诸如紧身衣、无袖上衣、胸罩、汗衫、内裤等之类衣物的针织品的一部分组成,在圆型针织机中,可驱动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沿两个旋转方向旋转运动,例如由同一申请人提交的共同延续专利申请中所揭示的针织机类型。在所述附图中所示的嵌花图案包括四个区域2、3、4、5,其中区域2和4通过用同样的颜色和/或纱线设置,而其它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和/或纱线来形成,包括背景6的颜色和/或纱线在内共有四种颜色和/或纱线。所示图案的例子只是一种示意,因为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如果在所使用的针织机上有足够数量的喂线或下降的的话,就有可能提供具有与所示图案不同、且由较多或较少数量颜色或者类型或尺寸纱线所组成的外形的图案。在所示的情况下,可使用有四个喂线的针织机来形成图案。该方法包括与所要生产的针织行相关联的诸织针组,这些织针被设计用来生产颜色或纱线互不相同的图案区域,这是在各个分配相应的纱线的机器上的喂线或下降处进行的。在实践中,设计用来针织区域2和4的织针组与第一喂线相关联,设计用来针织区域3的织针组与第二喂线相关联,设计用来针织区域5的织针组与第三喂线相关联,而设计用来针织背景6的织针组与第四喂线相关联。驱动各织针组中的针,从而在相应的、即在与其相关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且驱动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交替旋转运动并带一定程度摆动,该摆动足以产生每一织针组所有移动从而在相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的织针的针织方向变换,在针筒向前和回复旋转的过程中都能形成针织。这样,用来形成图案区域的纱线就不会被切断,且不会在所针织的针织行的末端反面浮起,而只是会在相应的图案区域完成后再被切断。至少移动各织针组端部的织针,从而在与它们所属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处针织、以及在与相邻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从而将图案的不同区域连接起来。将织针分成几组以及由此与给定的机器喂线处的相互关联应被理解为由针织行所形成的行,因为在不同的针织行上,同一织针组可针织图案的不同区域,并由此在形成一针织行的过程中与一个喂线处相关联,且在先、后针织行的形成过程中与其它喂线处相关联。例如,假设针织品的部分1从上端开始针织,在生产第一部分7的针织行的过程中,针筒的织针被分成两组,分别是设计用来生产图案的区域2、并与机器的第一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以及设计用来生产背景6、并与机器的第四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应该注意到,在针织该第一部分7的过程中,在针筒绕其轴的每一次前向旋转和每一次回复旋转中,即形成每一针织行的过程中,从所示图案的结构来看,通过从属于与机器的第四喂线处相关联的织针组中抽出织针,来逐渐增加与机器的第一喂线处相关联的织针组的织针数量。在生产第二部分8的过程中,针筒的织针被分成四组,分别是设计用来生产图案的区域2或4、并与机器的第一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设计用来生产图案的区域3、并与机器的第二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设计用来生产图案的区域5、并与机器的第三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以及设计用来生产背景6、并与机器的第四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在针织该第二部分8的过程中,在针筒绕其轴的每一次前向旋转和每一次回复旋转中,即形成每一针织行的过程中,从所示图案的结构来看,通过从属于其它织针组中抽出织针或向其加入织针,来逐渐增加或减少不同织针组的织针数量。在生产第三部分9的针织行的过程中,针筒的织针被分成两组,分别是设计用来生产图案的区域4、并与机器的第一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以及设计用来生产背景6、并与机器的第四喂线处相关联的一组。在针织该第三部分9的过程中,在针筒绕其轴的每一次前向旋转和每一次回复旋转中,即形成每一针织行的过程中,从所示图案的结构来看,通过从与机器的第四喂线处相关联的织针组抽出织针,来逐渐增加与机器的第一喂线处相关联的织针组的织针数量。应该注意到,术语“第一喂线处”、“第二喂线处”等等只是示意,并不必然地限定在针筒绕其轴旋转过程中织针所遇到的喂线处的顺序。将与不同的织针组相关联的机器的喂线处的顺序选择为可使针织线之间互相影响的可能最小。可供选择的是,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机器可装备有提线元件,以避免在转换针筒绕其轴的旋转方向的过程中所分配的纱线过于松弛。在实践中已发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完全可满足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它可使用中直径和大直径圆型针织机生产具有嵌花图案的针织品,该针织品具有可与可由直线型针织机生产的针织品相比的平整度,但又有明显较高的生产率。可对这样描述的方法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变型,所有这些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所有的细节可进一步由其它技术等效元素替代。在实践中,可根据需要和技术状况,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任意选择。本申请要求优先权的意大利专利申请MI2003A001367所揭示的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权利要求1.一种用圆型针织机生产嵌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与所要生产的图案的每一针织行相关联的织针组,以在分配对应纱线的、机器的各个喂线或下降处生产颜色或纱线不同的图案区域(2、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圆型针织机生产嵌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与所要生产的图案的每一针织行相关联的织针组,以在分配对应纱线的、机器的各个喂线或下降处生产颜色或纱线不同的图案区域(2、3、4、5),以及驱动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交替旋转运动并带有一定程度摆动,从而移动织针组在相应的喂线或下降处进行针织,该摆动足以产生每一织针组所有移动从而在相应的喂线处进行针织的织针的针织方向变换,在针筒向前和回复旋转的过程中都能形成针织;至少移动位于各织针组端部的织针,以在与它们所属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或下降处、以及在与相邻的织针组相关联的喂线处都进行针织,从而将图案的不同区域(2、3、4、5)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罗那笛F罗那笛T罗那笛
申请(专利权)人:山德霓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