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铬渣基高强轻骨料及其工业化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渣制备的高强轻骨料及其工业化生产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轻集料混凝土(LWAC)最突出的优点是质量轻,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降低自重20%~25%,还具有热稳定性好、抗冻抗震,且无碱集料反应危害的特点,是建造高层、大跨土木工程最理想的结构材料。高强轻集料新品种、高性能轻集料的研制和应用进展缓慢,国内外许多资料报道的高强轻集料一般为页岩陶粒、天然浮石及粘土陶粒,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高强轻骨料更是很少看到相关报道。按现有轻骨料生产工艺,其主要原料还是以硅铝质为主,通过固相烧结反应,形成主要矿物相为莫来石(3A2O22SiO2)和石英以及少量玻璃体的多相复合体,其强度来源主要是莫来石晶体的骨架作用。无论采用回转窑或者烧结机设备焙烧,其出料温度一般在900℃以上,属于空气急冷。在轻骨料冷却过程中,内部必然产生大量微裂纹,这可能也是普通陶粒力学性能较差的原因。据统计,高碳铬铁合金渣(以下简称碳铬渣)的排放量每年以超过40万吨的速度在增长,而大部分仅作堆放处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占用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渣制备的高强轻骨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高碳铬铁渣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适宜的硅铝质组分,助胀剂和助熔剂,通过“一次成型,一步烧成”工艺,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强碳铬渣基轻骨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渣制备的高强轻骨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高碳铬铁渣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适宜的硅铝质组分,助胀剂和助熔剂,通过“一次成型,一步烧成”工艺,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强碳铬渣基轻骨料。2.权利1所述核-壳结构碳铬渣轻骨料,其特征在于:内核的矿物组成主要包括如下矿物相及比例:橄榄石及其固溶体:0%~35%;尖晶石及其固溶体:10%~25%;堇青石(印度石):50%~60%;玻璃体及其他:剩余部分。3.权利1所述核-壳结构碳铬渣轻骨料,其特征在于:外壳的矿物组成主要包括如下矿物相及比例:贝利特(β-C2S):30%~70%;铝酸三钙(C3A)10%~25%;硫铝酸四钙(C4AS):15%~25%;玻璃体及其他:剩余部分。4.权利2所述内核矿物组成,其特征在于:生料由以下原料和配比构成,碳铬渣:40%~70%;硅铝质原料:22%~53%;助胀剂:3%~7%;助熔剂:0%~5%。5.权利4所述的生料原料碳铬渣,其特征在于:其产生方式为:生产高碳铬铁合金时排出的熔体,经机械破碎或跳汰法挑出含铬矿物,除铁后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如下:SiO2:28.6%~37.5%、Al2O3:16.1%~26.4%、MgO:25.43%~40.6%、Fe2O3:5.95%~8.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来宝,张礼华,唐凯靖,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