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154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包括承重结构和若干个连接构件,在所述承重结构中沿所述承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若干个所述连接构件中部分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物的吊点,其余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通过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承重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上,使得连接构件在承重结构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节,合理布置连接件后,可以有效减小了吊起物和承重结构所产生的弯矩,有效减小了吊起机构的回转半径,大大增强了吊起机构的作业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地铁车站施工模式下对车站内部预制楼梯吊装提出极大的挑战。地铁狭小内部空间以及站厅层中板承载力限制了大型吊装设备作业施工,而小型吊装机械设备起吊能力又有限,往往需要两个吊装机械设备抬吊作业。即使对预制楼梯的梯板构件经过合理化设计,预制楼梯梯板的重量仍然要比常规民用建筑的楼梯梯板体量大。面对楼梯体量大、设备体量小的特点,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两台设备起吊作业。现有的做法是采用两个吊装机械设备直接连接于预制楼梯梯板的吊点上,由于预制楼梯上的吊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使得两个吊装机械设备在起吊及搬运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因此在地铁车站内部空间施工作业的小型吊装机械设备也存在不能胜任的可能,很多时候也难以胜任吊装作业。在改变不了吊装机械设备和预制构件的前提下,设计合理吊装辅助有助于吊装施工的顺利开展,非常必要。吊装机械设备的起吊能力与其吊装回转半径直接相关,设计一种可以改变起点吊吊点的辅助吊装工具可大大增加小型设备的施工作业能力,在某些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起吊作业,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在地铁车站内部的小型吊装机械设备难以胜任吊装作业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承重结构和若干个连接构件,在所述承重结构中沿所述承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若干个所述连接构件中部分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物的吊点,其余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机构。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承重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上,使得连接构件在承重结构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节,部分连接构件连接于吊起物的吊点,调节该部分连接构件的位置,使得该部分的连接构件位于吊点的正上方。另外,其余连接构件连接于吊起机构,通过调节连接构件在承重结构的位置,合理布置连接构件位置后,可以有效减小了吊起物和承重结构所产生的弯矩,大大增强了吊起机构的吊装作业能力。且有效减小了吊起机构的回转半径,提高了吊起机构的稳定安全性。较佳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承重结构位于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之间,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包括有吊耳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吊耳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吊耳部用于连接所述吊起物的吊点或者所述吊起机构。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吊耳部便于吊起机构、吊起物的连接。另外,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有效加强连接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还包括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左连接件的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右连接件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使得承重结构紧密的位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之间,有效加强连接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较佳地,所述承重结构包括有腹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腹板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沿所述承重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腹板上。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有效加强了承重结构的抗弯能力,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稳定性。另外,连接构件连接在腹板上并能够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抵靠,便于安装,且加强了连接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强度。较佳地,在所述连接构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具有卡槽,所述下翼缘板位于所述卡槽内。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下翼缘板位于卡槽内,有效加强了连接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稳定安全性。较佳地,所述连接构件的顶部具有容纳槽,所述上翼缘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吊耳部位于所述容纳槽上,且所述上翼缘板位于所述吊耳部的下方。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上翼缘板位于容纳槽内,吊起机构在吊装作业时,上翼缘板将会卡设在吊耳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有效加强了连接构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稳定安全性。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穿孔,所述连接构件通过高强度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并连接于所述承重结构上。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连接部结构简单,且便于连接。较佳地,若干个所述穿孔呈两排且相互交错分布在所述承重结构上。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穿孔过密而导致形变,提高承重结构的支撑强度。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通过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承重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上,使得连接构件在承重结构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节,合理布置连接件后,可以有效减小了吊起物和承重结构所产生的弯矩,有效减小了吊起机构的回转半径,大大增强了吊起机构的作业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的连接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承重结构1第一连接部11上翼缘板12腹板13下翼缘板14连接构件2左连接件21右连接件22吊耳部23第二连接部24第三连接部25卡槽26容纳槽27加强部28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10吊起物20吊点21吊起机构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10包括承重结构1和若干个连接构件2,在承重结构1中沿承重结构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11,连接构件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通过连接构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承重结构1的第一连接部11上,使得连接构件2在承重结构1上的设置位置可以调节。若干个连接构件2中部分连接构件2用于连接吊起物20的吊点21,其余连接构件2用于连接吊起机构30。部分连接构件2连接于吊起物20的吊点21,由于连接构件2可以在承重结构1上调节位置,使得该部分的连接构件2位于吊点21的正上方。同时,其余连接构件2连接于吊起机构30,通过调节连接构件2在承重结构1的位置,使得吊起机构30的吊绳垂直于承重结构1,合理布置连接构件2的位置后,可以有效减小了吊起物20和承重结构1所产生的弯矩,大大增强了吊起机构30的吊装作业能力。且有效减小了吊起机构30的回转半径,利用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10可以大大增强了吊起机构30的作业能力。承重结构1可以包括有上翼缘板12、腹板13和下翼缘板14,上翼缘板12和下翼缘板14分别连接于腹板13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个第一连接部11均沿承重结构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腹板13上。通过上翼缘板12和下翼缘板14有效加强了承重结构1的抗弯能力,提高了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10的稳定性。同时,连接构件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重结构和若干个连接构件,在所述承重结构中沿所述承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若干个所述连接构件中部分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物的吊点,其余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重结构和若干个连接构件,在所述承重结构中沿所述承重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若干个所述连接构件中部分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物的吊点,其余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吊起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承重结构位于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之间,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包括有吊耳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吊耳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吊耳部用于连接所述吊起物的吊点或者所述吊起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吊点的吊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还包括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左连接件的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右连接件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尚华王彦杰金志新陶利王琰韦坤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