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带驱动机构及包含其的气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8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带驱动机构及包含其的气垫机,包括底座、升降座、升降块、凸轮和拉簧。当升降座中安装气垫机上驱动轮的转轴时,凸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升降座带动上驱动轮一同转动上升,气垫机的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分离,此时可以穿气垫膜或更换气垫膜;反向转动凸轮一定角度,在拉簧的作用下,升降座带动上驱动轮一同转动下降,上驱动轮转动下降至与气垫机的下驱动轮压力接触,从而将气垫机的上传送带贴合在下传送带上,进而带动气垫膜进行传送,由于拉簧的作用,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之间的压合力可以持续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去除了由于相关零件的尺寸、位置的误差以及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长时间运行下的磨损对气垫机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带驱动机构及包含其的气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带驱动机构及包含其的气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作缓冲气垫的气垫机,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分别通过上下驱动轮压合同步转动实现膜的进给。如果上下驱动轮压合力过大容易使驱动轮寿命下降,上下驱动轮压合力过小容易使加热带与驱动轮打滑,不能实现膜的正常进给。现行的施加压合力是通过移位上驱动轮胶轮限制最低位,使上下驱动轮胶轮中心距缩小至一定位置处,上下驱动轮胶轮互相弹性变形提供压合力,解除压合力是释放上驱动轮胶轮,通过压簧的反作用力使上驱动轮重回高位,使上下驱动轮中心距放大至一定位置至分离。由于装配制造误差、施力原理,上下驱动轮胶轮接合后的中心距会产生偏差,容易造成上下驱动轮胶轮之间的弹性变形量变大,压合力过大,长时间运行后由于接触面磨损,而上下驱动轮胶轮的中心距又不变,使得上下驱动轮胶轮之间的弹性变形量减小,压合力变小,影响气垫机稳定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带驱动机构及包含其的气垫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带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升降座、升降块、凸轮和拉簧,底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升降座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轴线平行的第二通孔,升降块设在升降座的顶部,凸轮位于升降座的上方,凸轮位于升降块的下方,底座的顶部设有凸块,升降座的一端与凸块转动连接,升降座位于底座的上方,拉簧的一端设在升降座上,拉簧的另一端设在底座上,凸轮转动时,升降座的另一端转动。本专利技术中,凸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凸轮的轮廓接触升降块,升降块向上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座向上移动,由于升降座的一端与凸块转动连接,升降座的另一端可以绕着凸块转动上升,当升降座的第二通孔中安装气垫机的上驱动轮的转轴时,升降座可以带动上驱动轮一同转动上升,由于气垫机的上驱动轮驱动上传送带(即用于热封的加热带)传动,所以上驱动轮转动上升后,气垫机的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分离,此时可以穿气垫膜或更换气垫膜;反向转动凸轮一定角度后,凸轮的轮廓接触升降块往下并脱离升降块,在拉簧的作用下,升降块向下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座向下移动,升降座的另一端绕着凸块转动下降,当升降座的第二通孔中安装气垫机的上驱动轮的转轴、底座的第一通孔中安装气垫机的下驱动轮的转轴时,升降座可以带动上驱动轮一同转动下降,上驱动轮转动下降至与下驱动轮压力接触,从而可以将气垫机的上传送带贴合在下传送带上,进而带动气垫膜进行传送,由于拉簧的作用,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之间的压合力可以持续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去除了由于上驱动轮、下驱动轮和相关零件的尺寸、位置的误差以及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长时间运行下的磨损对气垫机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旋转杆,旋转杆通过转轴带动凸轮转动。由此,转动旋转杆,通过转轴可以带动凸轮转动,实现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的接触与分离,即实现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的贴合和分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块可以包括横梁和纵梁,纵梁设在升降座的顶部,横梁和纵梁呈L形连接,凸轮位于横梁的下方。由此,凸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凸轮的轮廓接触横梁,横梁向上移动,横梁带动纵梁、升降座向上移动,反向转动凸轮一定角度后,凸轮的轮廓接触横梁往下并脱离横梁,在拉簧的作用下,横梁向下移动,横梁带动纵梁、升降座向下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驱动轮A和驱动轮B,驱动轮A的转轴A穿插在第一通孔中,转轴A与底座转动连接,驱动轮B的转轴B穿插在第二通孔中,转轴B与升降座转动连接,驱动轮A和驱动轮B分别带动气垫机的下传送带和上传送带传动。由此,凸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升降块带动升降座向上移动,升降座的另一端绕着凸块转动上升,驱动轮B和驱动轮A分离,凸轮反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升降块带动升降座向下移动,升降座的另一端绕着凸块转动下降,驱动轮B和驱动轮A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电机、齿轮A、齿轮B、齿轮C和齿轮D,升降座的一端通过转轴C与凸块转动连接,齿轮A设在转轴A上,齿轮B设在底座上,与底座转动连接,齿轮C设在转轴C上,齿轮D设在转轴B上,齿轮A、齿轮B、齿轮C、齿轮D依次啮合,电机驱动转轴A转动。由此,电机驱动转轴A和齿轮A转动,齿轮A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带动齿轮C转动,齿轮C带动齿轮D转动,齿轮D带动转轴B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轮B反向转动,转动方向相反的驱动轮B和驱动轮A可以带动气垫膜朝一个方向传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同步带,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转轴A转动。由此,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转轴A转动,齿轮A同步转动,由于齿轮A、齿轮B、齿轮C、齿轮D依次啮合,所以可以带动齿轮D和转轴B转动,最终带动驱动轮B反向转动,转动方向相反的驱动轮B和驱动轮A可以带动气垫膜朝一个方向传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轮A和驱动轮B可以是胶轮。由此,采用胶轮带动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传动,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贴合在一起时,两个胶轮处于挤压变形状态,可以提高驱动轮B与上传送带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驱动轮A与下传送带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动摩擦力,避免驱动轮A和驱动轮B打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垫机,包含上述加热带驱动机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垫机可以包括加热模块、挡块、压平块、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驱动轮A带动下传送带传送,驱动轮B带动上传送带传送,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之间形成气垫膜的输送通道,加热模块和压平块设在上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内,挡块设在下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内,挡块位于加热模块的下方。由此,加热带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轮B和驱动轮A压住上传送带、下传送带和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之间的缓冲气垫进行传送,缓冲气垫中吹进气后通过加热模块压住挡块进行热封,热封后的缓冲气垫的热封区域在压平块的作用下被捋平,使得缓冲气垫热封更充分、美观,大幅度减少因磨损带来的对制作缓冲气垫的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隔板,转轴A和转轴B穿插在隔板中,隔板上设有挡杆A和挡杆B,凸轮的转轴穿插在隔板中,挡杆A位于凸轮的转轴的一侧,挡杆B位于凸轮的转轴的另一侧。由此,隔板可以将气垫机的部分部件隔离在气垫机内腔中,挡杆A和挡杆B可以对凸轮的转动进行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带驱动机构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加热带驱动机构中旋转杆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气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气垫机隐藏隔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气垫机的侧视图;图11为图8所示的气垫机中旋转杆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图1至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加热带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升降座2、升降块3、凸轮4和拉簧5。此外,加热带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旋转杆14。如图1所示,底座1上成型有第一通孔101,升降座2上成型有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201的轴线平行。如图3所示,升降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热带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升降座(2)、升降块(3)、凸轮(4)和拉簧(5),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升降座(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01)轴线平行的第二通孔(201),所述升降块(3)设在升降座(2)的顶部,所述凸轮(4)位于升降座(2)的上方,凸轮(4)位于升降块(3)的下方,底座(1)的顶部设有凸块(102),升降座(2)的一端与凸块(102)转动连接,升降座(2)位于底座(1)的上方,拉簧(5)的一端设在升降座(2)上,拉簧(5)的另一端设在底座(1)上,凸轮(4)转动时,升降座(2)的另一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加热带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升降座(2)、升降块(3)、凸轮(4)和拉簧(5),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升降座(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01)轴线平行的第二通孔(201),所述升降块(3)设在升降座(2)的顶部,所述凸轮(4)位于升降座(2)的上方,凸轮(4)位于升降块(3)的下方,底座(1)的顶部设有凸块(102),升降座(2)的一端与凸块(102)转动连接,升降座(2)位于底座(1)的上方,拉簧(5)的一端设在升降座(2)上,拉簧(5)的另一端设在底座(1)上,凸轮(4)转动时,升降座(2)的另一端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通过转轴带动凸轮(4)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3)包括横梁(301)和纵梁(302),所述纵梁(302)设在升降座(2)的顶部,横梁(301)和纵梁(302)呈L形连接,凸轮(4)位于横梁(301)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轮A(6)和驱动轮B(7),所述驱动轮A(6)的转轴A(601)穿插在第一通孔(101)中,转轴A(601)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B(7)的转轴B(701)穿插在第二通孔(201)中,转轴B(701)与升降座(2)转动连接,驱动轮A(6)和驱动轮B(7)分别带动气垫机的下传送带和上传送带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8)、齿轮A(9)、齿轮B(10)、齿轮C(11)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刘玉贵施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丙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