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1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34
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与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两侧并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与支撑连动杆,所述双滑块五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支撑杆、推把、后支撑杆、第一滑动件及座杆,所述推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推把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轮组,所述支撑连动杆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座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童车具有一体式的折叠结构,可通过一步操作实现快速收折,且收折后可自主站立而实现较小的折叠放置体积,节约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童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童车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童车。
技术介绍
童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儿童用具,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儿童三轮车、儿童电动车等类型。其中,儿童推车用于供儿童乘坐,便于家长携带幼龄儿童。为了提高儿童推车的便携性,一些具有折叠结构的儿童推车在市场上出现。但现有的儿童推车无法实现快速收折,需要多步操作,使用上多有不便。同时,收折后的儿童推车无法实现自主站立,只能倚靠于墙角或平放于地面,造成空间占用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具有一体式的折叠结构,可通过一步操作实现快速收折,且收折后可自主站立而实现较小的折叠放置体积,节约存放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与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两侧并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与支撑连动杆,所述双滑块五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支撑杆、推把、后支撑杆、第一滑动件及座杆,所述推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推把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轮组,所述支撑连动杆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座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向支架包括均可横向收折的下支撑架与后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用于连接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纵向支架,所述后支撑架用于连接位于其两侧的所述后支撑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撑架包括交叉分布的下叉杆,所述下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对侧的后支撑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支撑架包括交叉分布的后叉杆,所述后叉杆一端与第一滑动件铰接,另一端与位于对侧的纵向支架上的第二滑动件铰接,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后支撑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推把形成滑动伸缩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连动杆位于所述双滑块五连杆机构的外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连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杆的中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连动杆包括以钝角夹角分布的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座杆铰接,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座杆保持相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纵向支架处于展开形态时,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座杆平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与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纵向支架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与支撑连动杆,通过双滑块五连杆机构的连杆传动实现快速收折与自立,并通过支撑连动杆实现收折后的限位支撑,使可折叠童车具有一步式收折方式与自立式放置能力,具有操作简单、折叠体积小、收纳放置方便、空间占用小的优点。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童车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童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童车的展开形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童车的收折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童车的折叠形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可折叠童车,0100-纵向支架,0110-双滑块五连杆机构,0111-前支撑杆,0112-推把,0113-后支撑杆,0114-第一滑动件,0115-座杆,0120-支撑连动杆,0121-第一杆段,0122-第二杆段,0130-第二滑动件,0200-横向支架,0210-下支撑架,0211-下叉杆,0220-后支撑架,0221-后叉杆,0300-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可折叠童车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可折叠童车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可折叠童车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可折叠童车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可折叠童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折叠童车1000,该可折叠童车1000包括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0200与设置于横向支架0200两侧并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0100,用于提供一种可一体收折、折叠后可自立放置的童车结构。应当理解,位于横向支架0200两侧的纵向支架0100保持相对,纵向支架0100示范性地为两个,通过横向支架0200而形成相对的支撑结构。纵向支架0100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0110与支撑连动杆0120,形成收折连动结构。顾名思义,双滑块五连杆机构0110包括机架、连杆、连架杆与两个滑块。机架保持固定不动,连杆两端分别以活动铰链铰接于滑块与连架杆,连架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以固定铰链铰接于机架上,双滑块分别可往复滑动地保持于机架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双滑块五连杆机构0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支撑杆0111、推把0112、后支撑杆0113、第一滑动件0114及座杆0115。推把0112与第一滑动件0114形成双滑块,且沿不同的滑动路径滑动。其中,推把0112可滑动地套设于前支撑杆0111的上端,并与后支撑杆0113铰接。示范性地,前支撑杆0111与推把0112形成滑动伸缩结构。第一滑动件0114可滑动地保持于后支撑杆0113上,前支撑杆0111的下端与后支撑杆0113的下端均设有轮组0300。示范性地,第一滑动件0114为原动件,则其沿后支撑杆0113滑动而带动座杆0115转动,座杆0115进一步带动前支撑杆0111转动,前支撑杆0111与推把011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推把0112绕其与后支撑杆0113的固定铰链回转,实现收折或展开。应当注意,由于前支撑杆0111与推把0112之间发生滑动收缩,使双滑块五连杆机构0110的作用力与力矩取得平衡,使自主展开的自由度受限而得以保持自立,使可折叠童车1000具有现有童车无法实现的收折自立结构。支撑连动杆0120一端铰接后支撑杆0113,另一端铰接座杆0115。可以理解,支撑连动杆0120用于在后支撑杆0113与座杆0115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与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两侧并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与支撑连动杆,所述双滑块五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支撑杆、推把、后支撑杆、第一滑动件及座杆,所述推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推把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轮组,所述支撑连动杆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座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横向收折的横向支架与设置于所述横向支架两侧并可纵向收折的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包括双滑块五连杆机构与支撑连动杆,所述双滑块五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支撑杆、推把、后支撑杆、第一滑动件及座杆,所述推把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推把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后支撑杆上,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轮组,所述支撑连动杆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后支撑杆与所述座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包括均可横向收折的下支撑架与后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用于连接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纵向支架,所述后支撑架用于连接位于其两侧的所述后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包括交叉分布的下叉杆,所述下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对侧的后支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兵孔凡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