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39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轮椅。现有的技术中的轮椅,虽然能方便使用者在康复过程期间的移动,但不便使用者独立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包括轮椅架、车轮、坐垫部、靠背、脚托和扶手,轮椅架上设有坐垫部翻转装置、扶手升降装置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在轮椅上设置坐垫部翻转装置、扶手升降装置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能够将轮椅和拐杖相结合,使得此轮椅具有拐杖的作用,有助于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方便使用者随时随地、独立地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累了可以随时切回轮椅模式,使用灵活。

A rehabilitative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eelchair. Although the wheelchair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user during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it is not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carry ou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dependent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eelchair, which comprises a wheelchair frame, a wheel, a cushion part, a backrest, a foot support and a handrail. The wheelchai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part turnover device, a handrail lift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rod steering device, and a seat cushion turnover device, a handrail lift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rod steering device on the wheelchair. It can combine the wheelchair and crutches to make the wheelchair have the function of crutches, help the user to carry o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the lower limbs, facilitate the user to carry out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the lower limbs anytime, anywhere and independently, and can cut back the wheelchair mode at any time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use it flexi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轮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康复训练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或使用手摇轮椅驱动,或增加电子助力系统来移动。而行动不便的人士中,有部分人是因为事故或疾病,暂时失去下肢移动的能力,经康复训练后可重获行走能力。传统的轮椅的确可以方便他们在康复过程期间的移动,却对康复训练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若是使用拐杖协助康复训练的话,最好有人陪同看护,以防使用者在使用拐杖过程中力竭而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助于康复训练的轮椅,可以方便使用者独立进行下肢训练、使用灵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包括轮椅架、车轮、坐垫部、靠背、脚托和扶手,所述轮椅架上设有坐垫部翻转装置、扶手升降装置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所述坐垫部翻转装置包括设置于轮椅架上用于支撑坐垫部的支撑臂、设置于坐垫部两侧的支撑短轴和以及两端分别与轮椅架和坐垫部转动连接的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设置于轮椅架上的长轴连接,另一端与坐垫部的一端部铰接;支撑短轴设置于坐垫部另一端部的两侧,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短轴的滑槽;在所述摇臂转动并带动坐垫部翻转时,所述支撑短轴于滑槽内水平滑动;所述扶手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轮椅架上的外管、与扶手连接的内管、固定在外管上的蜗杆;所述内管上设有一用于配合蜗杆的直齿条,所述外管上设有一用引导纳直齿条上下滑动的导向槽,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杆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轮椅架上且竖直放置的套管、套接于套管内的控制杆,控制杆于套管内转动;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的轮轴与控制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杆上设有一的同步带,所述轮椅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同步轮和至少两个牵引轮,所述同步带的两端分别套接于一设置于控制杆外的同步轮上,同步带在经过同步轮和牵引轮传动后呈n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在想要将轮椅变成拐杖进行下肢训练是,坐垫部翻转装置能够将水平放置的坐垫部向后翻转并贴合靠背,为下肢训练腾出空间;扶手升降装置能将原本轮椅上的扶手升高,使之达到与使用者合适的高度,方便使用者双臂夹持;控制杆转向装置让两个前轮转动的方向始终保持平行,能够方便在使用者通过两个控制杆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控制轮椅的前行方向。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短轴上设有一滚轮,所述滚轮于滑槽内水平方向上滚动或滑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支撑短轴在滑槽内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摇臂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坐垫部的两侧并通过设置于坐垫部上的转轴与坐垫部铰接,所述转轴外设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垫部两侧就四个滚轮,一方面可以统一坐垫部于支撑臂上的高度,另一方面滚轮外的橡胶层可以进行缓冲,四个滚轮能够使坐垫部安放过程中与支撑臂接触时较为安静,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两个所述的外管由上而下均向外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坐着时,两扶手之间能够留有供使用者活动的空间,而在使用者欲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时候,会升起扶手,倾斜设置就可以使扶手升起后靠近使用者的腋下,方便使用者双臂夹持。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轮椅架上设有与轮椅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链条或带传动中的任一种与所述后轮的轮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机驱动后轮转动,并通过控制杆控制前轮前行的方向,能为使用者节省体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轮椅架上设有与轮椅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轮、链条或带传动中的任一种与所述长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电机驱动长轴转动,从而驱使方便使用者操作,只需按住电机正反转开关即可驱动坐垫部翻转,自由切换于轮椅模式和拐杖模式。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同步带的内侧与所述同步轮啮合,所述同步带的外侧与所述牵引轮摩擦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轮和牵引轮同时配合使用改变同步带传送的路线,使其绕过轮椅中间,不会妨碍到使用者活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脚托与轮椅架转动设置,所述脚托于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为九十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坐姿时,可将脚托水平放置,双脚分别置于脚托上;在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时,可用脚将其摆到竖直方向,以免在会妨碍到下肢康复训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轮椅上设置坐垫部翻转装置、扶手升降装置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能够将轮椅和拐杖相结合,使得此轮椅具有拐杖的作用,有助于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方便使用者随时随地、独立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累了可以随时切回轮椅模式,使用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作拐杖使用的状态图;图4是图3总B处的发大图;图5是控制杆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椅架;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2、车轮;21、前轮;22、后轮;3、坐垫部;4、靠背;5、脚托;6、扶手;7、坐垫部翻转装置;71、长轴;72、支撑短轴;73、摇臂;74、支撑臂;75、滑槽;76、滚轮;77、转轴;8、扶手升降装置;81、外管;82、内管;83、蜗杆;84、直齿条;85、导向槽;9、控制杆转向装置;91、套管;92、控制杆;93、同步带;94、同步轮;95、牵引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包括轮椅架1、车轮2、坐垫部3、靠背4、脚托5和扶手6,轮椅架1上设有坐垫部翻转装置7、扶手升降装置8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9。轮椅架1包括下方水平放置且呈n形的底架以及与底架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支架。脚托5分别与底架的两端部转动连接,脚托5于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为九十度,靠背4固定在支架上。车轮2包括两个前轮21和两个后轮22。两前轮21为万向轮,两后轮22通过同一轮轴连接。两前轮21和两后轮22分别设置在底架的四周。坐垫部翻转装置7包括设置于轮椅架1上用于支撑坐垫部3的支撑臂74、设置于坐垫部3两侧的支撑短轴72和以及两端分别与轮椅架1和坐垫部3转动连接的摇臂73。支撑臂74水平设置,且两支撑臂74之间的距离和底架两端部之间的的距离大致相等;两支撑臂74的端部与支架固定连接,坐垫部3置于两支撑臂74之间且搭接在支撑臂74上。摇臂73的一端与设置于轮椅架1上的长轴71连接,另一端与坐垫部3就近的一端部铰接;本实施例中,摇臂73的一端可与长轴71固定连接,长轴71与轮椅架1转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摇臂73的一端与长轴71转动连接,长轴71与轮椅架1固定连接。支撑短轴72设置于坐垫部3另一端部的两侧,支撑臂74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包括轮椅架(1)、车轮(2)、坐垫部(3)、靠背(4)、脚托(5)和扶手(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架(1)上设有坐垫部翻转装置(7)、扶手升降装置(8)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9);所述坐垫部翻转装置(7)包括设置于轮椅架(1)上用于支撑坐垫部(3)的支撑臂(74)、设置于坐垫部(3)两侧的支撑短轴(72)和以及两端分别与轮椅架(1)和坐垫部(3)转动连接的摇臂(73);所述摇臂(73)的一端与设置于轮椅架(1)上的长轴(71)连接,另一端与坐垫部(3)的一端部铰接;支撑短轴(72)设置于坐垫部(3)另一端部的两侧,所述支撑臂(74)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短轴(72)的滑槽(75);在所述摇臂(73)转动并带动坐垫部(3)翻转时,所述支撑短轴(72)于滑槽(75)内水平滑动;所述扶手升降装置(8)包括设置于轮椅架(1)上的外管(81)、与扶手(6)连接的内管(82)、固定在外管(81)上的蜗杆(83);所述内管(82)上设有一用于配合蜗杆(83)的直齿条(84),所述外管(81)上设有一用引导纳直齿条(84)上下滑动的导向槽(85),所述蜗杆(83)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杆转向装置(9)包括固定在轮椅架(1)上且竖直放置的套管(91)、套接于套管(91)内的控制杆(92),控制杆(92)于套管(91)内转动;所述车轮(2)包括前轮(21)和后轮(22),前轮(21)的轮轴与控制杆(92)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杆(92)上设有一的同步带(93),所述轮椅架(1)上设有至少两个同步轮(94)和至少两个牵引轮(95),所述同步带(93)的两端分别套接于一设置于控制杆(92)外的同步轮(94)上,同步带(93)在经过同步轮(94)和牵引轮(95)传动后呈n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轮椅,包括轮椅架(1)、车轮(2)、坐垫部(3)、靠背(4)、脚托(5)和扶手(6),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架(1)上设有坐垫部翻转装置(7)、扶手升降装置(8)以及控制杆转向装置(9);所述坐垫部翻转装置(7)包括设置于轮椅架(1)上用于支撑坐垫部(3)的支撑臂(74)、设置于坐垫部(3)两侧的支撑短轴(72)和以及两端分别与轮椅架(1)和坐垫部(3)转动连接的摇臂(73);所述摇臂(73)的一端与设置于轮椅架(1)上的长轴(71)连接,另一端与坐垫部(3)的一端部铰接;支撑短轴(72)设置于坐垫部(3)另一端部的两侧,所述支撑臂(74)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短轴(72)的滑槽(75);在所述摇臂(73)转动并带动坐垫部(3)翻转时,所述支撑短轴(72)于滑槽(75)内水平滑动;所述扶手升降装置(8)包括设置于轮椅架(1)上的外管(81)、与扶手(6)连接的内管(82)、固定在外管(81)上的蜗杆(83);所述内管(82)上设有一用于配合蜗杆(83)的直齿条(84),所述外管(81)上设有一用引导纳直齿条(84)上下滑动的导向槽(85),所述蜗杆(83)由电机驱动;所述控制杆转向装置(9)包括固定在轮椅架(1)上且竖直放置的套管(91)、套接于套管(91)内的控制杆(92),控制杆(92)于套管(91)内转动;所述车轮(2)包括前轮(21)和后轮(22),前轮(21)的轮轴与控制杆(92)的下端连接;所述控制杆(92)上设有一的同步带(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