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文瑞专利>正文

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16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33
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包含有具有筒壳(1)的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并且用于水流向上涌动的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中并且用于水流扩散的内筒管(8),在水流通过筒壳(1)中,水流在内筒管(8)的侧面部扩散,在从内筒管(8)的底端端面流入到出水嘴(2)涌出,不再使用一般的阀门,因此防止在与放水栓装置接壤的土壤中产生水沟。

A water suppository device for pipe irrigation

A water plug device for pipe irrigation includes a water plug device body with a cylindrical shell (1), a water outlet nozzle (2) set at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hell (1) and an upward moving water flow nozzle (2), an internal bobbin (8) used for the flow diffusion, and water through the shell (1) in the water. The side part of the flow bobbin (8) diffuses from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bobbin (8) into the outflow nozzle (2) and no longer uses the general valve, thus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a water ditch in the soil which is bordered by the water plu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水栓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农业灌溉中,为了实现节约水资源,广泛地使用管道灌溉,因此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农业部件,在现有的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般的阀门,直接把输水管道打开,由于水存在压力,使水对土壤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与放水栓装置接壤的土壤中产生水沟。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因此防止在与放水栓装置接壤的土壤中产生水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筒壳的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在筒壳的上端端面并且用于水流向上涌动的出水嘴、设置在筒壳中并且用于水流扩散的内筒管。由于设计了放水栓装置本体、出水嘴和内筒管,在水流通过筒壳中,水流在内筒管的侧面部扩散,在从内筒管的底端端面流入到出水嘴涌出,不再使用一般的阀门,因此防止在与放水栓装置接壤的土壤中产生水沟。本技术设计了,按照侧面部扩散和向上涌流的方式把出水嘴和内筒管与放水栓装置本体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缓冲塞、盖板、推力把手、固定盘、导杆、导向杆、弹簧、活动套和喷嘴,在筒壳上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并且在筒壳中设置有内筒管,内筒管的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筒壳的左右连接孔相对应分布并且出水嘴设置为与内筒管连通,出水嘴设置在筒壳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缓冲塞设置在出水嘴中,在出水嘴的上端端面设置有盖板并且盖板设置为与导杆滑动式联接,导杆设置为与筒壳联接并且固定盘设置为与导杆联接,推力把手设置为与固定盘螺纹式联接并且推力把手设置为与盖板铰接式联接,在缓冲塞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并且弹簧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上,在导杆上设置有活动套并且喷嘴设置在活动套上。本技术设计了,筒壳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在筒壳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出水嘴设置在筒壳的上端端面部。本技术设计了,内筒管设置为锥形管状体并且内筒管的底端端面部与筒壳设置为呈间隙式分布。本技术设计了,出水嘴的上部设置为锥形腔体并且出水嘴的下部设置为圆柱腔体,缓冲塞设置在出水嘴的锥形腔体中。本技术设计了,缓冲塞设置为锥形块状体并且导向杆设置为T字形棒状体,导向杆设置为与盖板上下往复运动,弹簧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盖板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与缓冲塞接触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盖板设置为盘状体并且在盖板中间部设置有滑动孔,在盖板的底端端面设置有L字形台阶部并且在盖板的上端端面设置有容纳腔体,在盖板的边缘部设置有套孔并且导杆设置在盖板的套孔中,导向杆设置在滑动孔中并且L字形台阶部设置为与出水嘴和缓冲塞接触式联接,推力把手设置在容纳腔体中。本技术设计了,推力把手的中间杆部设置为与固定盘螺纹式连接并且推力把手的上部设置为圆形圈状体,推力把手的下部设置为爪状体并且推力把手的爪状体设置为与盖板镶嵌式联接。本技术设计了,固定盘设置为片状体并且在固定盘上设置有螺纹孔,推力把手设置在固定盘的螺纹孔中。本技术设计了,导杆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至少三个导杆设置为沿盖板的周边间隔分布。本技术设计了,活动套设置为圈状体并且活动套设置为通过钉紧螺栓与导杆联接,喷嘴设置为喷淋头并且喷嘴设置为与出水嘴相对应分布。本技术设计了,筒壳与出水嘴和内筒管设置为按照侧面扩散向上喷涌的方式分布并且出水嘴与缓冲塞、盖板、推力把手、固定盘和导杆设置为按照侧面和端面双密封的方式分布,盖板与缓冲塞、导向杆和弹簧设置为按照强制扩展水流面的方式分布,一个活动套和一个喷嘴设置为一组部件并且筒壳的中心线、出水嘴的中心线、缓冲塞的中心线、盖板的中心线、推力把手的中心线、固定盘的中心线、内筒管的中心线、导向杆的中心线和弹簧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本技术方案中,侧面部扩散和向上涌流的放水栓装置本体、出水嘴和内筒管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审查指南,对本技术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筒壳1、出水嘴2、缓冲塞3、盖板4、推力把手5、固定盘6、导杆7、内筒管8、导向杆9、弹簧10、活动套11和喷嘴12,在筒壳1上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并且在筒壳1中设置有内筒管8,内筒管8的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筒壳1的左右连接孔相对应分布并且出水嘴2设置为与内筒管8连通,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缓冲塞3设置在出水嘴2中,在出水嘴2的上端端面设置有盖板4并且盖板4设置为与导杆7滑动式联接,导杆7设置为与筒壳1联接并且固定盘6设置为与导杆7联接,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固定盘6螺纹式联接并且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盖板4铰接式联接,在缓冲塞3和盖板4之间设置有导向杆9并且弹簧10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9上,在导杆7上设置有活动套11并且喷嘴12设置在活动套11上。在本实施例中,筒壳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在筒壳1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部。通过筒壳1的左右连接孔分别与输水管道连接,出水嘴2与筒壳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内筒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筒壳(1)的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并且用于水流向上涌动的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中并且用于水流扩散的内筒管(8),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缓冲塞(3)、盖板(4)、推力把手(5)、固定盘(6)、导杆(7)、导向杆(9)、弹簧(10)、活动套(11)和喷嘴(12),在筒壳(1)上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并且在筒壳(1)中设置有内筒管(8),内筒管(8)的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筒壳(1)的左右连接孔相对应分布并且出水嘴(2)设置为与内筒管(8)连通,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缓冲塞(3)设置在出水嘴(2)中,在出水嘴(2)的上端端面设置有盖板(4)并且盖板(4)设置为与导杆(7)滑动式联接,导杆(7)设置为与筒壳(1)联接并且固定盘(6)设置为与导杆(7)联接,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固定盘(6)螺纹式联接并且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盖板(4)铰接式联接,在缓冲塞(3)和盖板(4)之间设置有导向杆(9)并且弹簧(10)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9)上,在导杆(7)上设置有活动套(11)并且喷嘴(12)设置在活动套(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筒壳(1)的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并且用于水流向上涌动的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中并且用于水流扩散的内筒管(8),放水栓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缓冲塞(3)、盖板(4)、推力把手(5)、固定盘(6)、导杆(7)、导向杆(9)、弹簧(10)、活动套(11)和喷嘴(12),在筒壳(1)上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并且在筒壳(1)中设置有内筒管(8),内筒管(8)的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筒壳(1)的左右连接孔相对应分布并且出水嘴(2)设置为与内筒管(8)连通,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缓冲塞(3)设置在出水嘴(2)中,在出水嘴(2)的上端端面设置有盖板(4)并且盖板(4)设置为与导杆(7)滑动式联接,导杆(7)设置为与筒壳(1)联接并且固定盘(6)设置为与导杆(7)联接,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固定盘(6)螺纹式联接并且推力把手(5)设置为与盖板(4)铰接式联接,在缓冲塞(3)和盖板(4)之间设置有导向杆(9)并且弹簧(10)设置为套装在导向杆(9)上,在导杆(7)上设置有活动套(11)并且喷嘴(12)设置在活动套(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其特征是:筒壳(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并且在筒壳(1)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左右连接孔,出水嘴(2)设置在筒壳(1)的上端端面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其特征是:内筒管(8)设置为锥形管状体并且内筒管(8)的底端端面部与筒壳(1)设置为呈间隙式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灌溉的放水栓装置,其特征是:出水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杜文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