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16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包括基底、砂质壤土层、PH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地膜、水管、清水管、营养液管、控制箱和无线电发射器,基底上方设置有砂质壤土层,PH传感器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腐殖质层顶面一侧设置有垄,地膜中部开设有种植孔,沟顶面设置有水管,隔层一侧设置有清水管,隔层另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管,支撑柱一侧安装有水泵,控制箱底面设置有控制器MFR‑012,隔板顶面设置有无线电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砂质壤土层和腐殖质层,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设置有PH传感器,便于检测土壤PH值,便于随时进行调整,设置有水管和水泵,方便浇水,可通过营养液管按照需要注入营养液,便于管理。

A new type of tea tree planting furrow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ridge structure of a tea tree planting ditch, which includes a base, a sandy soil layer, a PH sensor, a humidity sensor, a film, a water pipe, a water pipe, a water pipe, a nutrient liquid tube, a control box and a radio transmitter. A sandy soil lay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and a humidity sensor and humus are set on one side of the PH sensor. One side of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idge with a planting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film, a water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ditch, a water pipe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partition, a nutrient liqui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rtition, and a water pump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control box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ler MFR 012, and a radio transmitter is set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up. The sand soil layer and humus layer are set up to help the growth of the tea tree. The PH sensor is set up to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the pH value of the soil. It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water at any time. The water pipe and water pump are set up conveniently, and the nutrient solution can be injected through the nutrient liquid tube 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
本技术涉及茶树种植
,具体为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
技术介绍
茶树的叶子可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经济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适合种植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酸碱度PH值4.5至6.5为宜。但是目前的茶树种植沟垄结构未考虑到土壤PH以及土壤结构对茶树的影响,浇水和施肥时还需要人工操作,人力的投入增加,不便于茶树种植的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包括基底、砂质壤土层、PH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腐殖质层、垄、地膜、种植孔、沟、水管、出水孔、隔层、清水管、营养液管、支撑柱、水泵、控制箱、控制器MFR-012、隔板和无线电发射器,所述基底上方设置有砂质壤土层,所述砂质壤土层内部均匀设置有PH传感器,所述PH传感器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砂质壤土层上方设置有腐殖质层,所述腐殖质层顶面一侧设置有垄,所述垄顶面设置有地膜,所述地膜中部开设有种植孔,所述垄一侧设置有沟,所述沟顶面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孔,且水管内部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一侧设置有清水管,且隔层另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管,所述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安装有水泵,且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底面设置有控制器MFR-012,所述控制器MFR-012上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面设置有无线电发射器,所述PH传感器、控制器MFR-012和无线电发射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外部,所述PH传感器与无线电发射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MFR-012输入端与湿度感器电性相连,且控制器MFR-012输出端与水泵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PH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外侧均设置有保护壳。优选的,所述垄的宽度与沟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清水管与水泵相连,所述出水孔内部设置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控制箱正面设置有箱门,箱门与控制箱的连接方式为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砂质壤土层和腐殖质层,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设置有PH传感器,便于检测土壤PH值,便于随时进行调整,设置有水管和水泵,方便浇水,可通过营养液管按照需要注入营养液,减少人力的投入,便于管理,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PH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水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底;2、砂质壤土层;3、PH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腐殖质层;6、垄;7、地膜;8、种植孔;9、沟;10、水管;11、出水孔;12、隔层;13、清水管;14、营养液管;15、支撑柱;16、水泵;17、控制箱;18、控制器MFR-012;19、隔板;20、无线电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包括基底1、砂质壤土层2、PH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腐殖质层5、垄6、地膜7、种植孔8、沟9、水管10、出水孔11、隔层12、清水管13、营养液管14、支撑柱15、水泵16、控制箱17、控制器MFR-01218、隔板19和无线电发射器20,基底1上方设置有砂质壤土层2,砂质壤土层2内部均匀设置有PH传感器3,PH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砂质壤土层2上方设置有腐殖质层5,腐殖质层5顶面一侧设置有垄6,垄顶面设置有地膜7,地膜7中部开设有种植孔8,垄6一侧设置有沟9,沟9顶面设置有水管10,水管10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孔11,且水管10内部设置有隔层12,隔层12一侧设置有清水管13,且隔层12另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管14,垄6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一侧安装有水泵16,且支撑柱15顶端设置有控制箱17,控制箱17底面设置有控制器MFR-01218,控制器MFR-01218上方设置有隔板19,隔板顶面设置有无线电发射器20,PH传感器3、控制器MFR-01218和无线电发射器20均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外部,PH传感器3与无线电发射器20电性相连,控制器MFR-01218输入端与湿度感器4电性相连,且控制器MFR-01218输出端与水泵16电性相连。为了便于保护PH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PH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4外侧均设置有保护壳。为了使沟垄排列整齐,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垄6的宽度与沟9的宽度相同。为了便于进行浇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水管13与水泵16相连,出水孔11内部设置有滤网。为了便于打开控制箱17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箱17正面设置有箱门,箱门与控制箱17的连接方式为铰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为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按照顺序设置砂质壤土层2和腐殖质层5,在垄6顶面铺设地膜7,种植孔8内种植茶树,地膜7可妨碍地面杂草的生长,PH传感器3测得沟垄土壤的PH值,并通过无线电发射器20传递给种植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当土壤湿度降低时,湿度传感器4会发出信号给控制器MFR-01218,控制器MFR-01218接通水泵,通过清水管13进行浇水,在土壤湿度提高时,湿度传感器4会发出信号给控制器MFR-01218,控制器MFR-01218断开水泵电路,在需要施肥时通过向营养液管14注入营养液,进行施肥,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便于管理茶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包括基底(1)、砂质壤土层(2)、PH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腐殖质层(5)、垄(6)、地膜(7)、种植孔(8)、沟(9)、水管(10)、出水孔(11)、隔层(12)、清水管(13)、营养液管(14)、支撑柱(15)、水泵(16)、控制箱(17)、控制器MFR‑012(18)、隔板(19)和无线电发射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上方设置有砂质壤土层(2),所述砂质壤土层(2)内部均匀设置有PH传感器(3),所述PH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所述砂质壤土层(2)上方设置有腐殖质层(5),所述腐殖质层(5)顶面一侧设置有垄(6),所述垄顶面设置有地膜(7),所述地膜(7)中部开设有种植孔(8),所述垄(6)一侧设置有沟(9),所述沟(9)顶面设置有水管(10),所述水管(10)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孔(11),且水管(10)内部设置有隔层(12),所述隔层(12)一侧设置有清水管(13),且隔层(12)另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管(14),所述垄(6)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一侧安装有水泵(16),且支撑柱(15)顶端设置有控制箱(17),所述控制箱(17)底面设置有控制器MFR‑012(18),所述控制器MFR‑012(18)上方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顶面设置有无线电发射器(20),所述PH传感器(3)、控制器MFR‑012(18)和无线电发射器(20)均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外部,所述PH传感器(3)与无线电发射器(20)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MFR‑012(18)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4)电性相连,且控制器MFR‑012(18)输出端与水泵(16)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树种植沟垄结构,包括基底(1)、砂质壤土层(2)、PH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腐殖质层(5)、垄(6)、地膜(7)、种植孔(8)、沟(9)、水管(10)、出水孔(11)、隔层(12)、清水管(13)、营养液管(14)、支撑柱(15)、水泵(16)、控制箱(17)、控制器MFR-012(18)、隔板(19)和无线电发射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上方设置有砂质壤土层(2),所述砂质壤土层(2)内部均匀设置有PH传感器(3),所述PH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所述砂质壤土层(2)上方设置有腐殖质层(5),所述腐殖质层(5)顶面一侧设置有垄(6),所述垄顶面设置有地膜(7),所述地膜(7)中部开设有种植孔(8),所述垄(6)一侧设置有沟(9),所述沟(9)顶面设置有水管(10),所述水管(10)两侧均开设有出水孔(11),且水管(10)内部设置有隔层(12),所述隔层(12)一侧设置有清水管(13),且隔层(12)另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管(14),所述垄(6)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一侧安装有水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王卫冈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井冈山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