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313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竹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选择壤土的地域整地,以深翻、全垦的方式进行整地,并加垒土;B、选择母竹,选择两年生,母竹直径2‑4cm,胸径2‑4cm,土球的直径38‑42cm的雷竹作为母竹;C、栽植,栽植的时间选择12月份,种植的密度采用110株/亩,株行距为2m×2m,种植母竹穴的穴长60cm、宽40cm、深40cm,穴底要平;D、雷竹幼林抚育,每年至少松土2次,第一次深度在30‑35cm之间,第二次深度在13‑18cm之间,每年安排3次施肥,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第二次安排在白露前后,第三次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留养新竹时,每株母竹留养1‑2株新竹,并及时砍去四分之一的柱梢。本方案解决了雷竹种植存活率的问题,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Lei Zhu's plan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planting method of Lei bamboo,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A, whole land, selection of soil in loam soil, whole ground with deep turning and full reclamation, plus base soil, B, selection of mother bamboo, selection of two years of life, 2 diameter 4cm of mother bamboo, 2 4cm of breast diameter, 38 bamboo with diameter of 42cm as parent bamboo; C, planting and planting. The planting time was selected in December, the planting density was 110 / mu, the line distance was 2m x 2m, the hole length of the plant was 60cm, the width 40cm, the deep 40cm, the bottom of the cave flat; the D and the young forest of Lei bamboo were nursed, at least 2 times a year, the first depth was between 30 35cm, and the second depth was 13 18cm, and 3 fertilizations were arranged every year. The first arrangement was in 5 June, the second arrangement was before and after the White Dew, and the third was arranged in January of the next year. When Hsinchu was kept in the next year, each plant was kept 1 and 2 strains of Hsinchu, and 1/4 of the columns were cut off in time. This scheme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rate of bamboo planting and obtained high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竹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雷竹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雷竹主要生长于浙江及长三角地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种植雷竹的区域逐渐增多。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在清明节前后即可培养出时令的雷竹笋供人们食用,因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素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又因雷竹是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雷竹笋因其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而列为上等环保绿色蔬菜,同时,其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库,又可美化环境,绿化荒山,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结合。但现有的雷竹栽培技术不完善,导致雷竹存活率低,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雷竹的种植方法,以解决雷竹种植存活率的问题,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雷竹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选择壤土的地域整地,以深翻、全垦的方式进行整地,并加垒土;B、选择母竹,选择两年生、母竹直径2-4cm、胸径2-4cm、土球的直径38-42cm的雷竹作为母竹;C、栽植,栽植的时间选择12月份,种植的密度采用110株/亩,株行距为2m×2m,种植母竹穴的穴长60cm、宽40cm、深40cm,穴底要平,种植时,注意鞭向,母竹的去鞭方向留有展鞭的余地,且要做到鞭土密接,施肥时,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D、雷竹幼林抚育,每年至少松土2次,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深度在30-35cm之间,第二次安排在9-10月份,深度在13-18cm之间,每年安排3次施肥,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第二次安排在白露前后,第三次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留养新竹时,每株母竹留养1-2株新竹,并及时砍去四分之一的柱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步骤A中,之所以选择壤土,是因为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适宜雷竹母竹的生长,有利于雷竹母竹的成活和雷竹母竹的行鞭,而粘土各项指标正好相反,不利于雷竹母竹的成活和行鞭,这样就会对后期雷竹的成林起到重要的影响;以深翻、全垦的方式进行整地,并加垒土,这样有利于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林内积水的排放,提高雷竹母竹的成活率、行鞭长度及行鞭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雷竹的发笋率及成竹率。步骤B中,两年生母竹在形态、生理功能上均已发育成熟,是种群中的功能竹。两年生母竹竹鞭处于壮龄阶段,鞭根和鞭芽多,发育旺盛,造林成活率、出笋率和成竹率高,能较早成林;之所以选择直径为2-4cm的母竹,是因为母竹过粗过细都不适宜,母竹粗大,分枝高,易受风吹摇动,降低造林成活率,并且粗大的母竹鞭根分布较深,不仅挖掘和运输困难,而且对母竹的损害也较大,过细的雷竹往往生长不良,发鞭和成林都较慢;胸径2-4cm的母竹比较健壮,一般均为优良种竹,土球的直径38-42cm,可对母竹的根部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提高母竹的成活率。步骤C中,选择在12月份栽植雷竹,因为这时雷竹生理活动处于半休眠状态,同时土壤温度适宜,栽植后有利于母竹鞭根伤口的愈合和竹苗行鞭,竹苗成活率高;种植的密度采用110株/亩,株行距为2m×2m,这样,使母竹之间的间距更加合理,防止母竹之间过密或者过稀,利于母竹的生长;穴的深度为40cm,比现有的种植深度略深3-5cm,可使母竹固定的更加稳定,并且,穴的深度不宜超过40cm,因为竹子的生长点在鞭芽上,鞭根、鞭芽都需要呼吸,都需要空气,栽得过深,土中空气不足,养分较少,土地坚硬,加上有些地方地下水位较高,使竹鞭在土中因得不到足够的空气而窒息,引起烂芽、烂鞭,母竹栽后长期不发鞭发笋,从而导致造林失败,穴底要平,因为母竹根盘呈扁平形,如果穴底不平,母竹的根盘与穴底容易形成空隙,使鞭根枯萎而影响母竹的成活率;种植时,注意鞭向,如在种植时不注意这种方向性,将影响成林郁闭的速度,降低土地利用率;种竹时要做到下紧上松,鞭土密接,特别根盘下部应不留空隙,自上而下分层踏实,并将土培成馒头型,以固定母竹,避免积水;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利于肥料被母竹吸收,利于其生长。步骤D中,5-6月份,9-10月份温度不会太高,并且此时间段雨水较多,可及时补充雨水,减小松土过程中地表中水分的蒸发,利于母竹的生长;白露节气一般有1~2场中雨,能将撒施的肥料渗透到深翻的土层深处,所以选择此时施肥比较有利;留养新竹时,从第二年开始就应该积极地采用疏笋的方式挖笋,留远的,挖近的;留强的,挖弱的;留稀的,挖密的,通过疏笋,既可提高母竹留养的质量,又可促进地下鞭生长,还能增加竹笋收入,一举多得;之所以砍去四分之一的竹梢,是因为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旱能力,促进鞭根生长。进一步,步骤A中,以深翻40cm全垦20cm并加垒土成15°坡度方式整地。通过试验研究,雷竹栽植整地方式采用深翻40cm全垦20cm,加垒土成15°坡度的整地方式造林效果最好。进一步,步骤C中,在母竹栽植之后浇定根水。母竹在栽植之后要浇足定根水,一方面可以满足雷竹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另一方面土壤浇水以后就会出现下沉,这样有利于母竹鞭根与土壤的充分接触,进一步避免雷竹鞭根腾空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步骤D中,施肥时,以雷竹母竹为中心,在其35.56-62.3cm范围内进行施肥。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发现,新成竹距离母竹最远为62.3cm,最近为35.56cm,故在此范围内施肥,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肥料浪费。进一步,步骤C中,在平地,开挖宽20cm,深20cm的地沟,地沟与地沟之间的间距为10-20m,在洼地,每隔4-5m开1m沟做畦,沟的宽度和深度均为30cm。从而根据平地和洼地的地势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淹,利于母竹的生长。进一步,步骤C中,每穴施加有机肥24-26公斤,从而利于母竹的生长。进一步,步骤C中,每穴施加复合肥24-26公斤,并浇水150-250克,从而利于母竹的生长。进一步,步骤D中,第一次施肥的比例氮:磷:钾为4:4:2,第三次施肥100%氮肥。第三次为催笋肥,从而利于出笋。进一步,步骤D中,第二次施肥为氮:磷:钾为2:1:1的复合肥,从而利于母竹的生长。进一步,步骤D中,第二次施肥为氮:磷:钾为4:2:1的混合化肥,从而利于母竹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垒土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轮1、固定板2、固定箱3、翻土轮4、后轮5、第一转轴6、第一固定杆7、第三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横板10、滑板11、第一垒土孔12、第二垒土孔13、固定块14、转动杆15、滑框16、立板17、转柱18、凸轮19、支撑杆20、垒土板21。实施例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雷竹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选择壤土的地域整地,深翻40cm全垦20cm并加垒土成15°坡度方式整地,垒土时,使用垒土装置进行垒土;垒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如图1所示,垒土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焊接有第一固定杆7、第二固定杆9和第三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7位于第二固定杆9的右侧,第三固定杆8位于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9之间,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雷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选择壤土的地域整地,并加垒土;B、选择母竹,选择两年生、母竹直径2‑4cm、胸径2‑4cm、土球的直径38‑42cm的雷竹作为母竹;C、栽植,栽植的时间选择12月份,种植的密度采用110株/亩,株行距为2m×2m,种植母竹穴的穴长60cm、宽40cm、深40cm,穴底要平,种植时,母竹的去鞭方向留有展鞭的余地,且要做到鞭土密接,施肥时,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D、雷竹幼林抚育,每年至少松土2次,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深度在30‑35cm之间,第二次安排在9‑10月份,深度在13‑18cm之间,每年安排3次施肥,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第二次安排在白露前后,第三次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留养新竹时,每株母竹留养1‑2株新竹,并砍去四分之一的柱梢。

【技术特征摘要】
1.雷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选择壤土的地域整地,并加垒土;B、选择母竹,选择两年生、母竹直径2-4cm、胸径2-4cm、土球的直径38-42cm的雷竹作为母竹;C、栽植,栽植的时间选择12月份,种植的密度采用110株/亩,株行距为2m×2m,种植母竹穴的穴长60cm、宽40cm、深40cm,穴底要平,种植时,母竹的去鞭方向留有展鞭的余地,且要做到鞭土密接,施肥时,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D、雷竹幼林抚育,每年至少松土2次,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深度在30-35cm之间,第二次安排在9-10月份,深度在13-18cm之间,每年安排3次施肥,第一次安排在5-6月份,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第二次安排在白露前后,第三次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留养新竹时,每株母竹留养1-2株新竹,并砍去四分之一的柱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以深翻40cm全垦20cm并加垒土成15°坡度方式整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母竹栽植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岁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