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300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收发装置、第二收发装置和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串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上;第一收发装置将第一终端生成的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其发送至通信信道上,以及将接收到的第二可见光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第二收发装置将接收到的第一可见光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以及将第二终端生成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可见光信号并将其发送至通信信道上;可见光中继装置对通信信道上的第一可见光信号及第二可见光信号进行中继传输,该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高速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水下无线通信是海洋信息处理的基础关键技术,目前水下无线通信包括:电磁波通信、水声通信、磁感应通信、激光通信和可见光通信等,由于水下可见光通信是以可见光作为载体,具有传输速率高和保密性强等优点,所以水下可见光通信是水下无线通信主要采用的通信方式。但是,受限于可见光在水下的传输距离以及可见光传输所处的复杂水下环境影响,当前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无法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方法,以实现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远距离高速通信。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收发装置、第二收发装置和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串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上;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用于将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生成的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发送至所述通信信道上;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进行中继传输;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可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收发装置、第二收发装置和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串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上;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用于将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生成的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发送至所述通信信道上;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进行中继传输;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发送的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还原为所述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将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对应的第二终端生成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发送至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收发装置、第二收发装置和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可见光中继装置串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发装置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之间的通信信道上;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用于将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生成的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发送至所述通信信道上;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进行中继传输;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发送的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还原为所述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将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对应的第二终端生成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发送至所述通信信道上;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进行中继传输;所述第一收发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发送的第二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还原为所述第二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还原为所述第一信号,将还原得到的第一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可见光信号至所述通信信道上,以及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还原为所述第二信号,将还原得到的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可见光信号至所述通信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第二收发装置分别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检测阵列、放大器、解调器和解码器;所述发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器、调制器和发光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阵列由至少一个光电检测器组成,所述发光阵列由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阵列中的各个发光单元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和/或所述光电检测阵列中的各个光电检测器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中继装置、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晶尹廷钧于大鹏朱义君张剑于宏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