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88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包括部署于婴儿床上的主控模块和部署于门口的垫子,婴儿床的床头和床尾处均固定有挡板,床板的一侧设有活动栅格板,活动栅格板一侧的中部设有内置磁铁的拉手;在床头挡板与活动栅格板交接处设有霍尔传感器;床头挡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置有视频采集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垫子下表面中部设有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内置压力传感器、蓝牙模块、电池;控制盒还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通过2.4G蓝牙信号连接垫子内的蓝牙模块和佩戴于监护人手上的近程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婴儿监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婴儿床一般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帮助家长照顾婴儿,特别是有些婴儿因生物钟倒置,经常是白天睡觉夜半啼哭,而睡醒时又喜欢爬来爬去,给照顾婴儿的家长带来很多烦恼,疲惫不堪。现有的婴儿床大多都不具有婴幼儿摔下床的预警系统,好多婴幼儿因此而摔伤,不仅给婴幼儿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监护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监护人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一直与婴幼儿待在房间中,而同时又担心婴幼儿在家中到处活动,走出房间,误触用电设备或碰到桌角,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预警系统,在婴幼儿走出房间时及时提醒监护人注意。此外,在外工作的父母,往往将婴幼儿子女交由自己的父母或者聘请月嫂代为照看,但往往并不放心家中的孩子,因此,还需要提供一种远程音视频传输系统,父母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远程终端,查看家中的情况或听取孩子说话的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包括部署于婴儿床上的主控模块和部署于门口的垫子,所述婴儿床的床头和床尾处均固定有挡板,床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栅格板,栅格板和挡板首尾连接围成长方形结构;一侧的栅格板包括活动栅格板和固定栅格板两部分;活动栅格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嵌入床板一侧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栅格板一侧的中部还设有拉手,拉手内设有磁铁;在所述床头挡板与活动栅格板交接处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床头挡板通过可调支柱支撑LED灯;所述床头挡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置有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音频播放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所述灯光控制模块连接LED灯;所述垫子下表面四周边沿向下形成凸起,下表面中部设有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内置压力传感器、蓝牙模块、电池;所述控制盒还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WIFI模块通过5G-WIFI信号连接部署于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无线路由器;蓝牙模块通过2.4G蓝牙信号连接垫子内的蓝牙模块和佩戴于监护人手上的近程终端。所述音频采集模块中包括音频ADC,所述音频ADC通过I2S总线连接主控制器。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镜头的视场角为60~90度。所述灯光控制模块中内置电流大小可调的电流源模块。所述垫子四周设有吸盘。本技术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方面可以实时拍摄和录音并将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护人的手机上,另一方面可以在婴幼儿打开活动栅格板和爬入垫子板的时候给予监护人双报警;垫子可置于房间门口,在婴幼儿走出房间时提前感知到并产生预警信息,发送至监护人手中的近程终端设备。前后栅格板的设置可以让家长随时观察到婴儿床内孩子的动态。本技术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婴幼儿床上部署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垫子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控系统结构框图。其中:1.活动栅格板;2控制盒;3.镜头;4拉手;5.霍尔传感器;6.可调支柱;7.LED灯;8.压力检测模块;9.垫子;10.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包括床板和床腿,在所述床板的床头和床尾处均固定有挡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栅格板和后栅格板,前栅格板、后栅格板以及两块挡板首尾连接围成长方形结构;所述前栅格板包括活动栅格板1和第二前栅格板,活动栅格板1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嵌入床板一侧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栅格板1一侧的中部还设有拉手4,拉手4内设有磁铁;在所述床头挡板与活动栅格板1交接处设有霍尔传感器5;所述床头挡板通过可调支柱6连接LED灯7;所述床头挡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内设置有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音频播放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3;所述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还包括部署于门口的垫子9,所述垫子9下表面设有压力检测模块8,压力检测模块8内置压力传感器和蓝牙模块;所述控制盒2还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WIFI模块通过5G-WIFI信号连接部署于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无线路由器;蓝牙模块通过2.4G蓝牙信号连接垫子9内的蓝牙模块和佩戴于监护人手上的近程终端。所述床腿的高度与成人床床腿的高度相同。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所述镜头3的视场角为60~90度。所述灯光控制模块中内置电流大小可调的电流源模块。所述垫子9四周设有吸盘1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为:将婴幼儿放入婴儿床内,镜头3会捕捉到婴儿在床内的所有影像,主控制器将所采集到影像通过WIFI模块传送给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最终将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位于远端的智能手机或电脑上,监护人便可远程观看婴儿的所有活动。音频采集模块和音频播放模块与位于远端的智能手机上的麦克风和话筒,共同组成双向音频通道,可实现家中与远端的语音互动。当监护人要离开房间时,将活动栅格板1关闭,将垫子9置于床边的地面上,同时随身携带近程终端设备,并将其设定为预警状态。如果在预警期间,婴幼儿自行打开活动栅格板,由于内置磁铁的拉手4位置改变,霍尔传感器5周边磁场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霍尔传感器5的输出信号变化并被主控制器感知到;主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向近程终端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监护人注意。对于一周岁及以上的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婴幼儿,如婴幼儿比较调皮,没有打开活动栅格板1,而是自行翻越栅格板爬出。下床时不可避免踩在垫子9上,垫子9中内置的压力检测模块8检测到压力变化,也将通过主控制器向近程终端发出报警信息;此外,垫子也可设于门口,只要婴幼儿走出门外,必然要踩在垫子9上,同理可被检测到。垫子9上的吸盘用于将垫子9吸附在地板上,垫子9四周的凸起部与吸盘高度以及压力检测模块厚度均相同,使得垫子9外形平整更美观。可调支柱6可弯折,故LED灯7的指向角度和位置可调,用于为婴幼儿床附近补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包括部署于婴儿床上的主控模块和部署于门口的垫子(9),所述婴儿床的床头和床尾处均固定有挡板,床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栅格板,栅格板和挡板首尾连接围成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栅格板包括活动栅格板(1)和固定栅格板两部分;活动栅格板(1)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嵌入床板一侧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栅格板(1)一侧的中部还设有拉手(4),拉手(4)内设有磁铁;在所述床头挡板与活动栅格板(1)交接处设有霍尔传感器(5);所述床头挡板通过可调支柱(6)支撑LED灯(7);所述床头挡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内设置有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音频播放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3),所述灯光控制模块连接LED灯(7);所述垫子(9)下表面四周边沿向下形成凸起,下表面中部设有压力检测模块(8),压力检测模块(8)内置压力传感器、蓝牙模块、电池;所述控制盒(2)还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WIFI模块通过5G‑WIFI信号连接部署于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无线路由器;蓝牙模块通过2.4G蓝牙信号连接垫子(9)内的蓝牙模块和佩戴于监护人手上的近程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婴幼儿监护装置,包括部署于婴儿床上的主控模块和部署于门口的垫子(9),所述婴儿床的床头和床尾处均固定有挡板,床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栅格板,栅格板和挡板首尾连接围成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栅格板包括活动栅格板(1)和固定栅格板两部分;活动栅格板(1)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嵌入床板一侧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栅格板(1)一侧的中部还设有拉手(4),拉手(4)内设有磁铁;在所述床头挡板与活动栅格板(1)交接处设有霍尔传感器(5);所述床头挡板通过可调支柱(6)支撑LED灯(7);所述床头挡板上还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内设置有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视频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音频播放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3),所述灯光控制模块连接LED灯(7);所述垫子(9)下表面四周边沿向下形成凸起,下表面中部设有压力检测模块(8),压力检测模块(8)内置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艾品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