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869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包括: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旋转对称分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自身的轴线共同交汇于一中心支点,所述中心支点用于连接麦克风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通过将喇叭旋转对称式的分布于音腔壳体上,并且将麦克风组件的咪头通过连接柱接于喇叭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轴线交汇点的中心支点上,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弱了麦克风音箱一体设备的共振从音腔壳体传递给咪头(拾音器)而导致啸叫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
本技术涉及音频功放
,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
技术介绍
麦克风和音响是卡拉OK中常用的一种音频功放设备。由于传统的麦克风和音响设备都是采用分离独立的,这种分离独立方式可以提高音频的品质,但是在对于一些娱乐等非专业环境中,这种独立式设备体积庞大,使用极为不便。但是,现有的将麦克风和音响集成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由于二者集成于一体,必然带来共振,自激效应(也即啸叫)。这种共振反馈自激效应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空气回传,二是设备本身共振;空气的回传一般影响较小,而设备本身由于固体传声较快,影响更为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183818.3,公开了一种麦克风音箱一体设备,将咪头通过咪头支架连接于对称式分布的喇叭的中心轴线上,通过声波相位抵消原理,以减弱啸叫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不佳,共振仍然可以通过音腔壳体等其他部分直接传递给咪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解决了目前麦克风音箱一体设备会产生啸叫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包括: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至少两旋转对称分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自身的轴线共同交汇于一中心支点,所述中心支点用于连接麦克风组件。其中,所述的扬声器分别各自连接于一独立的音腔上,所述中心支点位于所述音腔之外。其中,所述的扬声器共同连接于一音腔上,所述音腔的壳体还设有一通过所述中心支点的凹槽。其中,所述的凹槽为贯穿于音腔壳体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下方的腔体连通,优选的,所述缺口槽的底部与所述中心支点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的凹槽为一有音腔的壳体顶部向下延伸出的一管状槽,优选的,所述管状槽的底部与所述中心支点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的缺口槽下方的连通腔体内还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整个音腔平均一分为二。其中,还包括麦克风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扬声器组件和麦克风组件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以将麦克风进入的音频信号处理之后由扬声器组件放大,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包括拾音器,所述拾音器连接于所述中心支点。其中,所述拾音器上还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连接于所述中心支点处,且所述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重合。其中,所述的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扬声器的旋转对称的旋转面垂直。其中,还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一电源,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扬声器组件,也即扬声器组件连接于手柄的上顶端。其中,所述的扬声器组件连接于手柄的下端部。优选的,所述的扬声器性能参数相同。其中,所述的扬声器分为低音组,中音组和/或高音组。其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人声处理模块,音乐处理模块,输出功放模块,所述音乐处理模块包括有用于消除人声的电路模块或DSP芯片,所述人声处理模块包括有优化人声的电路模块或DSP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通过将全部的喇叭旋转对称式的分布于音腔壳体上,并且将麦克风组件的咪头通过连接柱接于喇叭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轴线交汇点的中心支点上,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弱了麦克风音箱一体设备的共振从音腔壳体传递给咪头(拾音器)而导致啸叫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的剖视图。图3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的扬声器组件与麦克风组件其中一种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和图8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为本技术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10,在本实施例中,该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包括:麦克风组件1,连接于所述麦克风组件1的扬声器组件2,所述扬声器组件2上连接有一手柄组件3,所述麦克风组件1和手柄组件3分设于扬声器组件2的两侧。其中,所述扬声器组件2包括至少两旋转对称分布的扬声器22,所述扬声器22的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如附图4中的纵向虚线)与扬声器22自身的轴线(如附图4所示的横向虚线)共同交汇于一中心支点,所述中心支点用于连接麦克风组件1。更具体的,所述的扬声器组件2还包括:音腔21,所述音腔21内设有一中心对称的腔体211,所述音腔21上还设有至少两对称分布的扬声器22,以及一控制电路板25,其中,所述扬声器22和麦克风组件1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25,所述的麦克风组件1连接于所述扬声器22的对称中心线上。其中,音腔21内的腔体211为正棱柱型,圆球型,椭球型,立方体型等其他任意的旋转对称的腔体。其中,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音腔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独立的音腔21,附图3中仅以两个音腔21为例进行说明,多余两个音腔的结构以此原理类推。所述扬声器22分别连接于各自的独立音腔21的壳体上,此时,所述的中心支点就位于全部音腔的壳体之外。如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音腔21为一个整体音腔,所述的扬声器22全部连接于该同一个整体音腔上,其中,该音腔21的壳体上设有一通过所述中心支点的凹槽212,在附图5和附图7中,所述的凹槽212为贯穿于音腔21的壳体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下方的腔体连通,优选的,所述缺口槽的底部与所述中心支点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便麦克风组件的连接柱直接连接于该凹槽底部用于支撑。请再次参阅附图9,其为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音腔21同样是一个整体结构,区别在于所述的凹槽212为一有音腔的壳体顶部向下延伸出的一管状槽,优选的,所述管状槽的底部与所述中心支点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便麦克风组件的连接柱的下端部直接连接于管状槽底部。其中,在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缺口槽下方的连通腔体内还设有一隔板213,所述隔板213将整个音腔平均一分为二。请再次参阅附图3,本实施例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还包括麦克风组件1,所述的麦克风组件1包括:拾音器12,连接于所述拾音器12的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扬声器22的对称中心线上,以及控制电路板25。所述扬声器组件2和麦克风组件1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25,以将麦克风组件1进入的音频信号处理之后由扬声器组件2放大,所述的麦克风组件1包括拾音器12,所述拾音器12连接于所述中心支点。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13的端部连接于扬声器22的上述中心支点处。此时,对称设计的喇叭所产生的共振在对称中心点处几乎全部相位抵消,此处连接的咪头会最大限度的降低啸叫影响,优选的,所述连接柱1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减弱对声波的传播。拾音器12及连接柱13共同通过一顶板14连接固定于扬声器组件2上。其中,所述的拾音器12外部还罩设有一米头罩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13的端部连接于所述中心支点处,且所述连接柱13的中心轴线与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重合。且,所述的连接柱13的中心轴线与扬声器22的旋转对称的旋转面垂直。此时,扬声器22发出的声波在该连接柱各纵向位置波程均相等,相位抵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至少两旋转对称分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自身的轴线共同交汇于一中心支点,所述中心支点用于连接麦克风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至少两旋转对称分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旋转对称的对称轴线与扬声器自身的轴线共同交汇于一中心支点,所述中心支点用于连接麦克风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声器分别各自连接于一独立的音腔上,所述中心支点位于所述音腔之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声器共同连接于一音腔上,所述音腔的壳体还设有一通过所述中心支点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贯穿于音腔壳体的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下方的腔体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一由音腔的壳体顶部向下延伸出的一管状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槽下方的连通腔体内还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整个音腔平均一分为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避免啸叫的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风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扬声器组件和麦克风组件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以将麦克风组件进入的音频信号处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广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唐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