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去毛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84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容器去毛边装置,包括清除装置本体,所述清除装置本体一侧焊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清除装置本体通过主动轴与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两侧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上方焊接有辊筒支轴,所述输送带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导轨,且定位导轨表面设置有定位夹盘,所述定位夹盘底部设置有平衡脚垫,所述定位夹盘上表面开设有放料凹槽,且放料凹槽内表面设置有压合垫片,所述定位夹盘之间焊接有限位杆,所述输送带下方设置有废渣管,且废渣管下方设置有收集仓,所述清除装置本体另一侧焊接有下料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清除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活性较强,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去毛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电容器去毛边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其中一种定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和控制等方面。另一种定义是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而电容器的加工制造方面较为特殊,在电容器加工成型之后,其表面会出现卷边或者毛刺的现象,影响了电容器的美观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卷边毛刺的清除操作。然而现有的卷边毛刺清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卷边毛刺的清除辊筒结构比较固定,满足不能够不同工艺的清除需要,并且在操作灵活性上不够便捷,降低了电容器卷边毛刺的清除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容器去毛边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容器去毛边装置,包括清除装置本体,所述清除装置本体一侧焊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清除装置本体通过主动轴与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容器去毛边装置,包括清除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本体(2)一侧焊接有进料管道(1),所述清除装置本体(2)通过主动轴(7)与输送带(3)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3)两侧设置有定位板(14),且定位板(14)上方焊接有辊筒支轴(13),所述辊筒支轴(13)上方设置有二级辊筒(12),且二级辊筒(12)上方设置有一级辊筒(5),所述输送带(3)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导轨(4),且定位导轨(4)表面设置有定位夹盘(6),所述定位夹盘(6)底部设置有平衡脚垫(17),所述定位夹盘(6)上表面开设有放料凹槽(16),且放料凹槽(16)内表面设置有压合垫片(15),所述定位夹盘(6)之间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去毛边装置,包括清除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本体(2)一侧焊接有进料管道(1),所述清除装置本体(2)通过主动轴(7)与输送带(3)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3)两侧设置有定位板(14),且定位板(14)上方焊接有辊筒支轴(13),所述辊筒支轴(13)上方设置有二级辊筒(12),且二级辊筒(12)上方设置有一级辊筒(5),所述输送带(3)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导轨(4),且定位导轨(4)表面设置有定位夹盘(6),所述定位夹盘(6)底部设置有平衡脚垫(17),所述定位夹盘(6)上表面开设有放料凹槽(16),且放料凹槽(16)内表面设置有压合垫片(15),所述定位夹盘(6)之间焊接有限位杆(11),所述输送带(3)下方设置有废渣管(9),且废渣管(9)下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陈绍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