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背壳及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76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背壳,包括背壳主体,背壳主体设有出音结构,出音结构包括设置于背壳主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凹槽、围绕第一凹槽的边缘设置的第一凸起、开设于第一凹槽的上侧壁的出音孔以及设置于出音孔的开口处的栅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桩背壳在背壳主体上开设第一凹槽,将出声孔设于第一凹槽的上侧壁,使出声孔的方向由水平朝外改为朝下,且第一凹槽周围设有第一凸起,当充电桩背壳遇水时,出声孔被第一凸起保护,水难以通过出声孔进入充电桩背壳内部,并且在出声孔的开口处设置栅栏,防止异物进入出声孔内,栅栏还可引流,避免水通过边缘渗进充电桩背壳内部,而且出音结构具有音腔的功效,可放大扬声器的音量,提升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背壳及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充电桩背壳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今的充电桩,内部设有发声组件以发出提示声音来提示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相应地,外部的背壳会设有出声孔以便内部发出的声音能清晰地传入用户耳内。而通常这些出声结构都十分简单,只需在背壳上开设多个孔洞即可。但是下雨时,雨水有可能通过出声孔进入充电桩内部,使设备受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背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背壳存在的防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桩背壳,包括背壳主体,所述背壳主体设有出音结构,所述出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壳主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凹槽、围绕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设置的第一凸起、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的出音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音孔的开口处的栅栏,所述出音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栅栏由多个条形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平行排布而成,所述栅栏相对所述出音孔凸出设置,多个所述条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平齐,多个所述条形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栅栏与所述出音孔所在的平面不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背壳主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与所述背壳主体的侧壁一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使所述第一凹槽内外贯通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设有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倾斜的导向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背壳主体的外表面且靠近所述背壳主体的顶部还设有第二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中部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且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背壳主体的表面均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一凸起段和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凸起段以及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出音孔之上的一段连接形成闭合环状凸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其包括上述的充电桩背壳,所述背壳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扬声器的安装槽。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背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背壳在背壳主体上开设了第一凹槽,将出声孔设于第一凹槽的上侧壁,使出声孔的方向由水平朝外改为朝下,且第一凹槽周围设有第一凸起,具有引流作用,当充电桩背壳遭遇水的侵袭时,出声孔被第一凸起保护,水难以通过出声孔进入充电桩背壳内部,并且在出声孔的开口处设置栅栏,可防止虫和异物进入出声孔内,栅栏还可以引流,避免水通过出声孔的边缘渗进充电桩背壳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而且出音结构具有音腔的功效,可放大扬声器的音量,提升用户体验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背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背壳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10-充电桩背壳;111-背壳主体;112-出音结构;11-第一凹槽;12-出声孔;13-栅栏;14-开口;15-导向部;16-第一侧壁;17-第二侧壁;18-第三侧壁;19-条形件;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第二凹槽;31-第一凸起段;32-第二凸起段;41-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背壳110进行说明。充电桩背壳110,包括背壳主体111,背壳主体111设有出音结构112,出音结构112包括设置于背壳主体111的外表面的第一凹槽11、围绕第一凹槽11的边缘设置的第一凸起21、开设于第一凹槽11的侧壁上的出音孔12以及设置于出音孔12的开口处的栅栏13,出音孔12开设于第一凹槽11的上侧壁。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背壳110,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背壳主体111上开设了第一凹槽11,将出声孔12设于第一凹槽11的上侧壁,使出声孔12的方向由水平朝外改为朝下,并在第一凹槽11周边设置第一凸起21,其具有引流作用,当充电桩背壳110遭遇水的侵袭时,出声孔12被第一凸起21保护,水难以通过出声孔12进入充电桩背壳110内部,并且在出声孔12的开口处设置栅栏13,可防止虫和异物进入出声孔12内,栅栏13还可以引流,避免水通过出声孔12的边缘渗进充电桩背壳110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而且,出音结构112具有音腔的功效,能够放大扬声器的音量,使用户能更好地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提升用户体验度。并且,第一凸起21可以将出音结构112与墙体隔离,避免出音结构112与墙体之间相互摩擦从而使出音结构112受损,同时避免墙体上的异物或水汽对出音结构112造成污染或侵蚀。进一步地,栅栏13由多个条形件19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平行排布而成,栅栏13相对出音孔12凸出设置,多个条形件19的一端与第一凸起21的顶面平齐,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凹槽11的底面。条形件19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如此,水可分散至多个条形件19上,加快排水进程,相对出音孔12凸出设置的栅栏13也能进一步减少水渗进出声孔12内,而条形件19分别连接于第一凸起21的顶面和第一凹槽11的底面,使水能够尽可能流至栅栏13上,并流经第一凹槽11的底面后离开出音结构112。进一步地,栅栏13与出音孔12所在的平面非平行,使水直接沿着充电桩背壳110的外表面直接滴落至地上,或水更快地通过栅栏13流至第一凹槽11后流出。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1靠近背壳主体111的侧壁设置,第一凹槽11具有与背壳主体111的侧壁一体的第一侧壁16,第一侧壁16开设有使第一凹槽11内外贯通的开口14。通过开口14,当整个充电桩背壳110贴紧墙体时,从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可以顺畅地传出,使用户能清晰听见声音。并且,由于开口14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背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主体,所述背壳主体设有出音结构,所述出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壳主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凹槽、围绕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设置的第一凸起、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的出音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音孔的开口处的栅栏,所述出音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背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主体,所述背壳主体设有出音结构,所述出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壳主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凹槽、围绕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设置的第一凸起、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的出音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音孔的开口处的栅栏,所述出音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由多个条形件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平行排布而成,所述栅栏相对所述出音孔凸出设置,多个所述条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平齐,多个所述条形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与所述出音孔所在的平面不平行。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背壳主体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与所述背壳主体的侧壁一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使所述第一凹槽内外贯通的开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背壳,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飞宋贤黄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