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344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获取纳米自组装材料的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其中所述纳米自组装材料是由所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焙烧而成的;将所述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分别与预设核磁共振孔径分布进行双C值误差分析,得到转换系数C;根据所述转换系数C,得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孔径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对不具有实际孔道结构的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孔隙结构进行表征。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re structure of nano self-assembly intermediat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re structure of nanometer self-assembled intermediate. The method o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obtaining the T2 spectrum of the NMR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of the nano self assembled intermediates, obta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itrogen adsorption pore siz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rcury pore size of the nano self assembled materials, in which the nano self assembled materials are roasted by the nano self assembled medium, and the nitrogen adsorption hole is used. The diameter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by two C valu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preset NM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C was obtained. The NM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nano self assembled intermediates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C. The analytical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characterize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nanometer self-assembled intermediate without actual por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孔隙结构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是用于对催化材料进行孔隙结构表征的常规参数。比表面积是单位质量物质的总表面积,其是粉体材料、特别是超细粉和纳米粉体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粉体的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表面吸附能力、催化能力等表面效应越强。孔径分布是材料中存在的各级孔径按数量或体积计算的百分率,按尺寸大小可将孔分为三类,即:孔径为2nm以下的微孔、孔径为2-50nm的介孔和孔径为50nm以上的大孔,孔径分布与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关系密切。目前,通常使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催化材料的孔隙结构进行表征。氮吸附法是测定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常规方法,其能够有效并且可靠地表征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建筑、生物、医药、海洋等
氮吸附法的原理为:在液氮温度下,氮气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是纯粹的物理吸附,在回到室温时,吸附的氮气会全部脱附出来;假定在吸附剂表面吸附的氮气正好是一个分子层,若已知每一个氮分子的横截面积,即可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获取纳米自组装材料的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其中所述纳米自组装材料是由所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焙烧而成的;将所述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分别与预设核磁共振孔径分布进行双C值误差分析,得到转换系数C;根据所述转换系数C,得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孔径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获取纳米自组装材料的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其中所述纳米自组装材料是由所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焙烧而成的;将所述氮吸附孔径分布和压汞孔径分布分别与预设核磁共振孔径分布进行双C值误差分析,得到转换系数C;根据所述转换系数C,得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孔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公式1得到转换系数C,公式1:其中:δ为误差,VN2为氮吸附孔径,VHg为压汞孔径,VT2为预设核磁共振孔径,ω(xi)为权重,n为误差个数;在x≤15nm时,a为1,b为0;在x>15nm时,a为0,b为1;转换系数C为δ最小处对应的C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公式2得到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孔径分布,公式2:L=CT2其中:L为核磁共振孔径分布,C为转换系数,T2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纳米自组装材料的总孔隙度;根据所述总孔隙度对所述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谱进行刻度,获得纳米自组装中间体的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自组装中间体孔隙结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孔隙度通过压汞法、体积法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志王琳廖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