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及其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20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热水管与冷水支管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热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出水口和热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热水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连通的冷水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还公开了一种热水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密封性能、不漏水,且容易装配、降低制造成本。

Intellig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current water outlet control device and water heater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control unit, a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unit, a temperature sensor, a water flow sensor,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control unit and the constant current water control unit are set a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s of the crossing of the hot water pipe and the cold water branch, respectively. The two inlet water inlet of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old water pipe and the hot water pipe, the outle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water control unit,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hot water pipe,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built-in in the hot water pipe, and the flow sensor is sensing. The device is built inside the cold water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cold water branc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water flow senso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control unit and the constant current water control unit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and a kind of water heater is also disclosed.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water free, and easy assembly and reduct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及其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恒温恒流出水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及其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采用在进水管至出水管之间串接有安全阀、增压泵、流量传感器、开度阀、内胆、温控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常闭电磁阀,实际上为分体式连接,还需要连接其它管件及密封件,连接处较多,容易漏水,并且结构过于复杂,装配困难、容易漏水、生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开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及其热水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其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热水管与冷水支管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热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出水口和热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热水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连通的冷水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微动电机、恒温阀芯、恒温阀体、第一齿轮副,所述恒温阀芯位于恒温阀体内,所述第一齿轮副设置在恒温阀芯上用于控制恒温阀芯的开度,所述第一微动电机位于阀体的一侧并且与第一齿轮副啮合用于通过正转反转带动第一齿轮副运动。上述方案中,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微动电机、恒流阀芯、恒流阀体、第二齿轮副,所述恒流阀芯位于恒流阀体内,所述第二齿轮副设置在恒流阀芯上用于控制恒流阀芯的开度,所述第二微动电机位于阀体的一侧并且与第二齿轮副啮合用于通过正转反转带动第二齿轮副运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副、第二微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微动电机位于冷水支管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冷水支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微动电机的固定座;所述热水管与冷水支管交叉处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案子第二微动电机的安装架。根上述方案中,所述恒温阀体、恒流阀体、冷水支管、冷水管、热水管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胆、冷水管、冷水支管、热水管、以及上述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所述冷水管的一路通过冷水支管与热水管连通,另一路与内胆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内胆的出水口与热水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将冷水和热水混合,混合温水经恒流出水控制单元从热水管恒温恒流地流出,以供用户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密封性能、不漏水,且容易装配、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中恒温阀体、恒流阀体、冷水支管、冷水管、热水管的一体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温度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6和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分别设置在热水管4与冷水支管3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3、热水管4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的出水口和热水管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5内置于热水管4内,所述水流传感器6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3连通的冷水管7内;所述温度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6、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均与控制器连接;这样,通过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将冷水和热水混合,混合温水经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从热水管4恒温恒流地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所述控制器采用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器根据水流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的流量值信号进行比较,再控制第二微型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从而调节恒流阀芯的开度大小,使混合水流量与设定值保持一致。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温度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6和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分别设置在热水管4与冷水支管3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3、热水管4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的出水口和热水管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5内置于热水管4内,所述水流传感器6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3连通的冷水管7内;所述温度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6、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均与控制器连接;这样,通过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将冷水和热水混合,混合温水经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从热水管4恒温恒流地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所述控制器采用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器根据水流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设定的流量值信号进行比较,再控制第二微型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从而调节恒流阀芯的开度大小,使混合水流量与设定值保持一致。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1包括第一微动电机11、恒温阀芯12、恒温阀体13、第一齿轮副14,所述恒温阀芯12位于恒温阀体13内,所述第一齿轮副14设置在恒温阀芯12上用于控制恒温阀芯12的开度,所述第一微动电机11位于阀体13的一侧并且与第一齿轮副14啮合用于通过正转反转带动第一齿轮副14运动。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2包括第二微动电机21、恒流阀芯22、恒流阀体23、第二齿轮副24,所述恒流阀芯22位于恒流阀体23内,所述第二齿轮副24设置在恒流阀芯22上用于控制恒流阀芯22的开度,所述第二微动电机21位于阀体23的一侧并且与第二齿轮副24啮合用于通过正转反转带动第二齿轮副24运动。所述第一齿轮副14、第二微动电机21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动电机11位于冷水支管3上。所述热水管4与冷水支管3交叉处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案子第二微动电机21的安装架211;所述冷水支管3上也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微动电机11的固定座111。进一步地,所述恒温阀体13设置于冷水支管3与热水管4的交叉处的正面,所述恒流阀体23也设置于冷水支管3与热水管4的交叉处且在恒温阀体13的反面,所述恒温阀体13的两个入水口分别与冷水支管3、热水管4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温阀体13的出水口依次连通恒流阀体23、热水管4的出水口。所述恒温阀芯12的两个入水口分别与恒温阀体13的两个入水口一一对应,且分别与冷水支管3、热水管4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温阀芯12的出水口与恒流阀芯2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阀芯22的出水口和热水管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流传感器6设置于冷水管7的入水口与冷水支管3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5安装固定于恒温阀体12或恒流阀体22与热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热水管与冷水支管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热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出水口和热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热水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连通的冷水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和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热水管与冷水支管交叉处的正反两面,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的两个入水口分别冷水支管、热水管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的出水口和热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热水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内置于与所述冷水支管连通的冷水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流传感器、恒温出水控制单元、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出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微动电机、恒温阀芯、恒温阀体、第一齿轮副,所述恒温阀芯位于恒温阀体内,所述第一齿轮副设置在恒温阀芯上用于控制恒温阀芯的开度,所述第一微动电机位于阀体的一侧并且与第一齿轮副啮合用于通过正转反转带动第一齿轮副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恒流出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出水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微动电机、恒流阀芯、恒流阀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明王克军仇明贵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