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16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该空调室内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送风,送风样式更加多样化,送风更加均匀。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machine includes an upper outlet (1), a middle outlet (2) and a lower outlet (3), and an upper outlet (1), a middle outlet (2) and a lower outlet (3) open, 22 open, or simultaneously open. According to th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air supply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can be realized, the air supply styles are more diversified, and the air supply is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为提升室内送风末端的送风舒适性,往往在室内末端上设置多个出风口,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送风需求。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末端的风机系统构成,通过在空调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并设置与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对应的上换热系统和下换热系统,从而使空调器上下同时出风,有效提高风量,而且空调器内部具有多个换热系统,有效地增大换热面积,相比现有相同外形尺寸的空调能够有效地加大制冷量,与此同时,解决了制热时,热风落地困难的问题,可实现地毯式制热送风,大幅提升制热舒适性。对于上述技术,采用上下送风方式,提升了风量,并解决了制热热风难以落地的问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上下风口间距离较远,对人体躯干或大腿处的送风稍显不足,且送风样式不够多样化,无法实现最舒适的送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可以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送风,送风样式更加多样化,送风更加均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中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出风口、中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流分配室,气流分配室包括上出口、下出口和中出口,上出口用于与上出风口连通,下出口用于与下出风口连通,中出口用于与中出风口连通,上出口、下出口和中出口均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优选地,中出口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中出口的第一挡板;和/或,上出口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上出口的第二挡板;和/或,下出口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下出口的第三挡板。优选地,第一挡板滑动设置在中出口处;和/或,第二挡板铰接或滑动设置在上出口处;和/或,第三挡板铰接或滑动设置在下出口处。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和封板,面板和封板之间围成上流道和下流道,面板上具有中出风口,上出口通过上流道与上出风口连通,下出口通过下流道与下出风口连通,中出口对应中出风口设置。优选地,面板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封板包括上封板和下封板,上面板和上封板之间围成上流道,下面板和下封板之间围成下流道,上出口位于上面板和上封板之间,下出口位于下面板和下封板之间,中出口位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上封板延伸至气流分配室的上侧板位置,下封板延伸至气流分配室的下侧板位置。优选地,气流分配室还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一风机,第一连接口位于气流分配室的上侧板上,第一风机位于气流分配室上方,第一风机的第一风口连通至第一连接口;和/或,气流分配室还包括第二连接口和第二风机,第二连接口位于气流分配室的下侧板上,第二风机位于气流分配室下方,第二风机的第一风口连通至第二连接口。优选地,第一风机还包括第二风口,第二风口的开口朝上并与上出风口连通;和/或,第二风机还包括第二风口,第二风口的开口朝下并与下出风口连通。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板,进风板、封板与面板之间围成安装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位于安装腔内,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位于进风板和封板之间。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风机,第三风机设置在第一风机上方或第二风机下方。优选地,当第三风机设置在第一风机上方时,第一风机的第二风口通过导流罩与上流道连通,第三风机的第一风口与上出风口连通。优选地,第二风机的第二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二风机的第二风口的第四挡板;和/或,第三风机的第一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第三风机的第一风口的第五挡板。优选地,上出风口位于面板的顶部,上出风口处设置有弧形的上导流壁;和/或,下出风口位于面板的底部,下出风口处设置有弧形的下导流壁。优选地,上出口为扇形;和/或,下出口为扇形;和/或,中出口为弧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中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出风口、中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由于空调室内机具有上中下三个出风口,且三个出风口可单一打开,可组合打开,因此可以在制热时实现关闭上出风口,打开中下出风口,实现地毯式送风,在制冷时单独开启上出风口,实现淋浴式送风,还可以三个出风口同时打开实现从头至脚覆盖整个人体的全方位送风,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送风,使得送风更加均匀,能够实现空气送风的多样化,提升了送风舒适性,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气流分配室的透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四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与气流分配室的装配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上出风口;2、中出风口;3、下出风口;4、气流分配室;5、上出口;6、下出口;7、中出口;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第三挡板;11、上面板;12、下面板;13、上封板;14、下封板;15、上侧板;16、下侧板;17、第一连接口;18、第一风机;19、第二连接口;20、第二风机;21、进风板;22、第三风机;23、导流罩;24、第四挡板;25、第五挡板;26、上导流壁;27、下导流壁;28、出风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由于空调室内机具有上中下三个出风口,且三个出风口可单一打开,可组合打开,因此可以在制热时实现关闭上出风口,打开中下出风口,实现地毯式送风,在制冷时单独开启上出风口,实现淋浴式送风,还可以三个出风口同时打开实现从头至脚覆盖整个人体的全方位送风,实现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送风,使得送风更加均匀,能够实现空气送风的多样化,提升了送风舒适性,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流分配室4,气流分配室4包括上出口5、下出口6和中出口7,上出口5用于与上出风口1连通,下出口6用于与下出风口3连通,中出口7用于与中出风口2连通,上出口5、下出口6和中出口7均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通过设置具有上出口5、下出口6和中出口7的气流分配室4,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开或者关闭各个出口,从而通过气流分配室4方便地对气流进行分配,使得空调室内机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方向的出风,调节更加简单方便。上出口5为扇形;和/或,下出口6为扇形;和/或,中出口7为弧形,从而能够根据出风面板的结构使得气流分配室4的各出口具有更大的出风面积,减小气流分配室4对气流的流动阻力,提高空气流动效率,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效率和工作性能。当然,上出口5、下出口6和中出口7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优选地,中出口7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中出口7的第一挡板8;和/或,上出口5设置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所述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所述上出风口(1)、中出风口(2)和下出风口(3)可择一打开、两两打开或者同时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流分配室(4),所述气流分配室(4)包括上出口(5)、下出口(6)和中出口(7),所述上出口(5)与所述上出风口(1)连通,所述下出口(6)与所述下出风口(3)连通,所述中出口(7)与所述中出风口(2)连通,所述上出口(5)、所述下出口(6)和所述中出口(7)均可选择地打开或者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出口(7)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中出口(7)的第一挡板(8);和/或,所述上出口(5)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出口(5)的第二挡板(9);和/或,所述下出口(6)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下出口(6)的第三挡板(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8)滑动设置在所述中出口(7)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9)铰接或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出口(5)处;和/或,所述第三挡板(10)铰接或滑动设置在所述下出口(6)处。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和封板,所述面板和所述封板之间围成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面板上具有中出风口(2),所述上出口(5)通过所述上流道与所述上出风口(1)连通,所述下出口(6)通过所述下流道与所述下出风口(3)连通,所述中出口(7)对应所述中出风口(2)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所述封板包括上封板(13)和下封板(14),所述上面板(11)和所述上封板(13)之间围成上流道,所述下面板(12)和所述下封板(14)之间围成下流道,所述上出口(5)位于所述上面板(11)和所述上封板(13)之间,所述下出口(6)位于所述下面板(12)和所述下封板(14)之间,所述中出口(7)位于所述上面板(11)和所述下面板(12)之间,所述上封板(13)延伸至所述气流分配室(4)的上侧板(15)位置,所述下封板(14)延伸至所述气流分配室(4)的下侧板(16)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室(4)还包括第一连接口(17)和第一风机(18),所述第一连接口(17)位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现林赵万东吴俊鸿高旭廖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