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放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05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炭工程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放水器,所述半自动放水器在手动放水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自动断气装置;自动断气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外侧设置有浮球,出气口的侧壁设置有由皮塞封堵的泄气孔且出气口上设置有高于泄气孔的阀门;自动断气装置的腔体内部包括连接杆和第一密封胶垫;浮球通过连接杆连接至第一密封胶垫,第一密封胶垫的大小满足第一密封胶垫可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口;第二交换口与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自动断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负压管连接至抽放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简单易操作,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又能防止积水倒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A semi-automatic water cool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l engineering drainage equipment, especially a semi-automatic water release device. The semi-automatic water release device also includes an automatic gas breaking device on the basis of a manual water release devic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automatic gas breaking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 intake and air outlet, and a floating ball and a gas outlet outside the air inlet.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gging hole with plugging and a valve set above the vent on the outlet, and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automatic gas break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necting rod and a first sealant pad; the floating ball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ealant pa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ize of the first sealant pad is satisfied with the first sealant pad to fully cover the outgassing. The second exchange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of the automatic air cut-off device, and the outlet of the automatic air cut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drainage pipeline through a negative pressure pip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principle is simpl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the drainage effect is good, and the water flow backflow can be prevented, and it has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放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工程排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放水器。
技术介绍
在煤矿的开采工作中,瓦斯抽放系统包括地面泵站、井下管路及抽放钻场。上行抽放时,钻场的钻孔以一定仰角进入煤岩层,煤岩层中的液态水不可避免靠自重及负压流入抽放管路。由于温差效应,管路中的汽态水也会凝结成液态水,这些水量增多,会造成局部管路有效截面明显变小,甚至堵塞抽放管路,严重影响抽放效滤。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清理积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设计了一款手动放水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手动放水装置包括集水箱2,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带阀门的空气置换口3,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口4,所述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均带有阀门的第一交换口5.1和第二交换口5.2,所述第一交换口5.1和所述第二交换口5.2均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手动放水装置的空气置换口3和排水口4的阀门均是关闭的,所述第一交换口5.1和第二交换口5.2的阀门均是打开的,由于手动放水装置与所述抽放管路1内部的空气是联通的,而且二者内部气压处于平衡状态,当抽放管路1里有积水时,积水会由于自身重力流到所述手动放水装置的集水箱2内,每隔一段时间,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检查一下所述手动放水装置;但是由于单位时间内的积水量具有不确定性,故工作人员的排查可能会存在滞后现象;当集水箱2内部的积水充满时,所述抽放管路1内部的低压环境会使得集水箱2内部的水倒流入抽放管路1中,从而引起抽放管路1积水严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通过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创造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放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放水装置,目的在于避免集水箱积水过满而被倒吸入进入抽放管路,又能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放水器,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带阀门的空气置换口,所述集水箱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口,所述集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交换口和带有阀门的第一交换口,所述第一交换口通过负压管连接至抽放管路,所述半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断气装置;所述自动断气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外侧设置有浮球,所述出气口的侧壁设置有由皮塞封堵的泄气孔且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高于所述泄气孔的阀门;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腔体内部包括连接杆和第一密封胶垫;所述浮球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的中心点处,所述第一密封胶垫的大小满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可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交换口与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负压管连接至抽放管路。当集水箱内部的水位上升时,所述浮球会跟着水位的上涨而升高,所述第一密封胶垫也会随之上升至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出气口处,此时,所述第一密封胶垫封堵了第二交换口的气体的流通,又因为所述抽放管路内部的低压环境所述第一密封胶垫会被压紧,起到密封的效果,则积水就不会从所述抽放管路里流入所述集水箱之内了,这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人工放水时,首先将所述第一交换口的阀门和所述自动断气装置上的阀门关闭,再打开所述空气置换口和所述排水口的阀门,将水排出之后,关闭所述空气置换口和所述排水口的阀门,打开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泄气孔,所述第一密封胶垫会松开,并随所述浮球的下降而下降,则再关闭所述泄气孔,打开所述第一交换口的阀门和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阀门,就可以再次等待积水进入集水箱了。优选的,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腔体内设置有上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垫的下方,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进气口内部设置有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和所述下固定架的中心处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连接杆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自动断气装置的腔体与所述出气口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胶垫,所述第二密封胶垫大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垫,且所述第二密封胶垫的中心处开有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简单易操作,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又能防止积水倒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手动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半自动放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自动断气装置的未断气的结构示意图。图4自动断气装置的断气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放管路;2-集水箱;3-空气置换口;4-排水口;5.1-第一交换口;5.2-第二交换口;6-负压管;7-泄气孔;8-出气口;9-第二密封胶垫;10-第一密封胶垫;11-腔体;12-连接杆;13-进气口;14-浮球;15-自动断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放水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半自动放水器,包括集水箱2,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带阀门的空气置换口3,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口4,所述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交换口5.2和带有阀门的第一交换口5.1,所述第一交换口5.1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所述半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断气装置15;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包括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13外侧设置有浮球14,所述出气口8的侧壁设置有由皮塞封堵的泄气孔7且所述出气口8上设置有高于所述泄气孔7的阀门;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腔体11内部包括连接杆12和第一密封胶垫10;所述浮球14通过所述连接杆12连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中心点处,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大小满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可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口8;所述第二交换口5.2与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进气口13连接,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出气口8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出气口8、进气口13和所述连接杆12三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杆12与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中心点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所述半自动放水器侧面的空气置换口3和所述排水口4的阀门关闭,将所述第一交换口5.1的阀门和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阀门均打开;所述半自动放水器需要安装在所述抽放管路1的低洼处,比如说是U型的抽放管路1的最低端,因为积水由于自重往往会积到最低洼的地方。抽放管路1的内部一直处于一个低压的环境,所以连接所述抽放管路1和所述半自动放水器需要使用负压管6,若是使用普通水管将二者连接,普通水管会由于低压环境被压扁从而无法通气或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放水器,包括集水箱(2),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带阀门的空气置换口(3),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口(4),所述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交换口(5.2)和带有阀门的第一交换口(5.1),所述第一交换口(5.1)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断气装置(15);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包括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13)的外侧设置有浮球(14),所述出气口(8)的侧壁设置有由皮塞封堵的泄气孔(7)且所述出气口(8)上设置有高于所述泄气孔(7)的阀门;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腔体(11)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和第一密封胶垫(10),所述浮球(14)通过所述连接杆(12)连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中心点处,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大小满足第一密封胶垫(10)可完全覆盖所述出气口(8);所述第二交换口(5.2)与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进气口(13)连接,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出气口(8)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放水器,包括集水箱(2),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带阀门的空气置换口(3),所述集水箱(2)侧面的下端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口(4),所述集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交换口(5.2)和带有阀门的第一交换口(5.1),所述第一交换口(5.1)通过负压管(6)连接至抽放管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断气装置(15);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包括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13)的外侧设置有浮球(14),所述出气口(8)的侧壁设置有由皮塞封堵的泄气孔(7)且所述出气口(8)上设置有高于所述泄气孔(7)的阀门;所述自动断气装置(15)的腔体(11)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2)和第一密封胶垫(10),所述浮球(14)通过所述连接杆(12)连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垫(10)的中心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峰田书龙姚富强段志国康沛李晓伟牛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