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8810 阅读:26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内壁上的第一止水环,砌筑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处的混凝土座,所述混凝土座上预留有与工作井预留洞口相对应的孔洞;安装在混凝土座预留孔洞处的第二止水环;紧贴在第二止水环后端的管节;浇筑在工作井后端内部的靠背墙;设置在靠背墙前端的千斤顶支架;固定在工作井底板上的导轨;多个并排安装在支架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受力面焊一块钢板并将顶力传递到后方靠背墙上。所述千斤顶的头部固定在顶铁的后端,通过顶铁将顶进力传递至钢管。本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可有效防止顶管进出洞处漏水漏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可应用于电力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管道大开挖将逐渐被淘汰。城市管道和地下交通交通工程建设必将大力推进顶管施工工艺。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洞口止水显得尤为重要,在顶管工程施工中,顶进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对顶进工作井的要求至关严格,顶进工作井漏水会严重影响顶进的进度及质量。尤其是顶管穿越深厚富水砂层地区时,对端头加固止水要求十分严格,既要保证土体有一定的承载力,也要保证止水效果,达到进出洞口时不出现涌水流砂现象,保证施工安全。现有顶管井穿洞口止水装置一般采用在洞周一定范围内施打搅拌桩增加洞口周边土体,并在洞口位置设置橡胶止水圈。但是在深厚富水砂层地区,施打搅拌桩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止水效果差,另外,由于顶管工具头与顶管关节存在一定厚度的超挖空隙,一般为3~5cm,待工具头穿越后,地下水、砂极易从该空隙渗出,严重时造成地面塌陷。因此,如何采用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进行顶管进出洞口的止水,仍是一项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可有效防止顶管进出洞处漏水漏砂。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内壁上的第一止水环;砌筑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处的混凝土座,所述混凝土座上预留有与工作井预留洞口相对应的孔洞;安装在混凝土座预留孔洞处的第二止水环;紧贴在第二止水环后端的管节;焊接在管节后端的顶铁;浇筑在工作井后端内部的靠背墙;设置在靠背墙前端的千斤顶支架;多个并排安装在千斤顶支架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受力面焊一块钢板并将顶力传递到后方靠背墙上,所述千斤顶的头部固定在顶铁的后端,通过顶铁将顶进力传递至管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工作井内现浇的混凝土座既可以增加水流的渗流路径,也可以起到加固工作井的作用,通过第一止水环和第二止水环之间的配合,为工作井预留洞口的防水提供双重保护,通过顶管进出洞时,待工具头推进预留孔,这时第一止水环与第二止水环中的止水橡胶圈会紧抱工具头外壳,实现与洞口紧密连接,发挥双效止水作用,增强洞口防漏水和漏砂的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水环包括预埋钢环、橡胶圈、钢压板、钢压环和螺栓,所述预埋钢环固定在工作井预留洞口上,预埋钢环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预埋钢环与混凝土座接触的一面焊接有数根开叉的锚杆,将止水橡胶圈安装在预埋钢环上,最后用钢压板和钢压环通过螺栓压紧。为了使预埋钢环能牢固地预埋在洞口井壁上,在预埋钢环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焊接数根开叉的锚杆,且预埋钢环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安装钢环焊在预埋钢环上,保证整个止水环能与洞口内部紧密连接,增强洞口防漏水和漏砂的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二止水环包括预埋钢环、橡胶圈、钢压板、钢压环和螺栓,所述预埋钢环固定在混凝土座预留洞口上,预埋钢环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可在预埋钢环与混凝土座接触的一面焊接有数根开叉的锚杆,将止水橡胶圈安装在预埋钢环上,最后用钢压板和钢压环通过螺栓压紧,通过与第一止水环的配合,可以实现双重防水功能。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座上预留的孔洞砌成平口形式,便于止水环的安装,使得顶管进出洞时止水环能紧抱工具外壳,发挥止水作用,防止洞口漏水漏砂,避免地面塌陷。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座厚度砌筑为50cm,混凝土座的厚度不宜过厚,否则不但增加成本和施工周期,而且会缩减工作井内的可用面积,不利于人员活动,同时混凝土座的厚度也不宜过薄,否则起不到加固工作井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每当混凝土座厚度为50cm时既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又不会阻碍人员在工作井内的活动,而且增加了地下水、砂的渗流路径,有利于缓解水砂大量流失。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具有多重止水功能,通过在工作井内现浇的混凝土座既可以增加水流的渗流路径,也可以起到加固工作井的作用,通过第一止水环和第二止水环之间的配合,为工作井预留洞口的防水提供双重保护,通过顶管进出洞时,待工具头推进预留孔,这时第一止水环与第二止水环中的止水橡胶圈会紧抱工具头外壳,实现与洞口紧密连接,发挥双效止水作用,增强洞口防漏水和漏砂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止水环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止水环的A-A剖视图。图中:1、工作井;2、混凝土座;3、第一止水环;4、预留孔壁;5、第二止水环;6、管节;7、千斤顶;8、靠背墙;9、千斤顶支架;10、预留洞口;41、预埋钢环;42、钢压板;43、螺栓;44、钢压环;45、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井1预留洞口10内壁的上第一止水环3;砌筑在工作井1预留洞口10处的混凝土座2,所述混凝土座2上预留有与工作井1预留洞口10相对应的孔洞;安装在混凝土座2预留孔壁4上的第二止水环5;紧贴在第二止水环5后端的管节6;焊接在管节6后端的顶铁11;浇筑在工作井1后端内部的靠背墙8;设置在靠背墙8前端的千斤顶支架9;多个并排安装在千斤顶支架9上的千斤顶7,所述千斤顶7受力面焊一块钢板并将顶力传递到后方靠背墙8上,所述千斤顶7的头部固定在顶铁的后端,通过顶,11将顶进力传递至管节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井1内现浇的混凝土座2既可以增加水流的渗流路径,也可以起到加固工作井1的作用,通过第一止水环3和第二止水环5之间的配合,为工作井1预留洞口10的防水提供双重保护,通过顶管进出洞时,待工具头推进预留孔,这时第一止水环3与第二止水环5中的止水橡胶圈45会紧抱工具头外壳,实现与洞口紧密连接,发挥双效止水作用,增强洞口防漏水和漏砂的能力。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止水环3包括预埋钢环41、橡胶圈45、钢压板42、钢压环44和螺栓43,所述预埋钢环41固定在工作井1预留洞口上,预埋钢环41的内径同预留洞口10一样大小,预埋钢环41与混凝土座2接触的一面焊接有数根开叉的锚杆,将止水橡胶圈45安装在预埋钢环41上,最后用钢压板42和钢压环44通过螺栓43压紧。为了使预埋钢环41能牢固地预埋在洞口井壁上,在预埋钢环41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焊接数根开叉的锚杆,且预埋钢环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钢压环44焊在预埋钢环41上,保证整个止水环能与洞口内部紧密连接,增强洞口防漏水和漏砂的能力。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止水环5的结构与第一止水环3相同,均包括预埋钢环41、橡胶圈45、钢压板42、钢压环44和螺栓43,其中第二止水环5中的预埋钢环41固定在混凝土座2的预留孔壁4上,预埋钢环41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预埋钢环41与混凝土座2接触的一面焊接有数根开叉的锚杆,将止水橡胶圈45安装在预埋钢环41上,最后用钢压板42和钢压环44通过螺栓43压紧,通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内壁上的第一止水环;砌筑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处的混凝土座,所述混凝土座上预留有与工作井预留洞口相对应的孔洞;安装在混凝土座预留孔洞处的第二止水环;紧贴在第二止水环后端的管节;焊接在管节后端的顶铁;浇筑在工作井后端内部的靠背墙;设置在靠背墙前端的千斤顶支架;多个并排安装在千斤顶支架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受力面焊一块钢板并将顶力传递到后方靠背墙上,所述千斤顶的头部固定在顶铁的后端,通过顶铁将顶进力传递至管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内壁上的第一止水环;砌筑在工作井预留洞口处的混凝土座,所述混凝土座上预留有与工作井预留洞口相对应的孔洞;安装在混凝土座预留孔洞处的第二止水环;紧贴在第二止水环后端的管节;焊接在管节后端的顶铁;浇筑在工作井后端内部的靠背墙;设置在靠背墙前端的千斤顶支架;多个并排安装在千斤顶支架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受力面焊一块钢板并将顶力传递到后方靠背墙上,所述千斤顶的头部固定在顶铁的后端,通过顶铁将顶进力传递至管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进出洞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环包括预埋钢环、橡胶圈、钢压板、钢压环和螺栓,所述预埋钢环固定在工作井预留洞口上,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谭安关峰司海峰李波张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