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83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包括:C字型砂塑墙体,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且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凹槽;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和成型在砂塑承重板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且砂塑隔板垂直于砂塑承重板设置;C字型砂塑底座,设置在砂塑墙体的下方,且与砂塑承重板固定;C字型护栏,设置在砂塑墙体的上方,且包括相向设置的一对子护栏,一对子护栏沿砂塑墙体的顶面的边缘设置,从而将若干个凹槽夹持在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露台内部的盆栽吸收阳光,以保证观赏效果,同时便于在其顶部放置盆栽,且兼顾美观性和安全性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

A sand plastic sheet wall for terr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sand plastic bar plate wall used for a terrace, including a C shaped sand plastic wall, and a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width direction to a small upper and lower convex platform with a number of grooves on the top surface, including a number of spaced sand plastic load-bearing plates and molding in sand plastic bearing. A number of sand plastic clapboards on the board, and the sand plastic clapboard perpendicular to the sand plastic bearing plate, C type sand plastic base, set below the sand plastic wall, and fixed with the sand plastic bearing plate; C type guardrail is set above the sand plastic wall, and includes a pair of parapet guardrails set in opposite direction and the top of a pair of sub guardrails along the sand plastic wall. The edge is set, so that a plurality of grooves are clamped insid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and plastic barrier wall for a terrace with a potted plant inside the terrace to absorb the sunlight, to ensure the ornamental effect, and to be convenient for placing the potted plant on the top of the terrace at the same tim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beauty and safety of the terr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
,具体涉及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
技术介绍
现有的楼房露台为了保证安全,防止幼童由于看护不周不甚跌落的现象的发生,一般建造为高度1.5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这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但是由于露台墙体的遮挡,露台上放置的一些盆栽绿植能够接受到的光照就会受限,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进而造成观赏效果不佳。另外,如果将盆栽绿植直接放置在露台的顶面,虽然满足了生长必须的光照,但是在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易从上部滑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露台墙体不利于内部的盆栽吸收阳光,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顶部放置盆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利于露台内部的盆栽吸收阳光,以保证观赏效果,同时便于在其顶部放置盆栽,且兼顾美观性和安全性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包括:C字型砂塑墙体,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且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用于放置盆栽的凹槽;所述砂塑墙体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砂塑隔板的分布方式为:所述砂塑隔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之间预留有间隙,由此形成交叉分布,从而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彼此相通的若干个子空间;C字型砂塑底座,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固定;C字型护栏,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的上方,且所述护栏包括相向设置的一对子护栏,一对所述子护栏沿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的边缘设置,从而将若干个所述凹槽夹持在内部,且一对所述子护栏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子护栏的高度为10-20cm。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砂塑隔板的分布方式为:相邻两个所述砂塑隔板的其中一个的左端与左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连接固定,另一个的右端与右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连接固定。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砂塑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8cm。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3c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8-15cm。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的高度为1.2-1.5m。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和所述砂塑底座一体成型。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护栏由若干个不锈钢管焊接形成。所述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不锈钢管上的卡箍。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C字型砂塑墙体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且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用于放置盆栽的凹槽。这样在尽量减小砂塑墙体在露台上的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大了砂塑墙体顶部的面积,以便于摆放盆栽,同时凹槽的设置限制了盆栽的摆放位置,保证了盆栽放置的稳定性。所述砂塑墙体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且所述砂塑隔板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设置,形成交叉排布。从而将间隔较大的砂塑承重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空间,这样阳光就会透过这些子空间照射在露台内部的盆栽上,使其正常生长,同时又避免了间隔较大时,幼童由于看护不周可能从中跌落的现象,提高了露台的安全性,且保留了一定的美观性。C字型护栏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的上方,且所述护栏包括相向设置的一对子护栏,一对所述子护栏沿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的边缘设置,从而将若干个所述凹槽夹持在内部,防止了当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放置在砂塑墙体顶部的盆栽被刮落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露台的安全性。2.本技术提供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其中一个的左端与左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连接固定,另一个的右端与右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连接固定,在兼顾砂塑墙体的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露台的美观性。3.本技术提供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3c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盆栽的下部由于凹槽的限制不会轻易发生移动,以保证摆放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适用于不用形状的盆栽的摆放。4.本技术提供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护栏由若干个不锈钢管焊接形成,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不锈钢管上的卡箍。这样在保证安装的牢固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安装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砂塑墙体;2-外墙体;3-凹槽;4-砂塑底座;5-护栏;6-连接件;11-砂塑承重板;12-砂塑隔板;51-主管体;52-支管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的露台用砂塑栏板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C字型砂塑墙体1,砂塑墙体1的两端与房屋的外墙体2连接固定,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实现固定;砂塑墙体1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即与露台地面相接触的一端面积小于顶面的面积;且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用于放置盆栽的凹槽3,凹槽3的成型位置可以位于同一条线上,也可以形成不规则的排布。所述砂塑墙体1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11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相邻两个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间距为20-30cm,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1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12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11设置,即对于一个砂塑墙体1而言,砂塑承重板11和设置在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一体成型,且形成梳形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砂塑隔板12的分布方式为:所述砂塑隔板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为8-10cm,由此相邻两个砂塑承重板11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形成交叉分布,从而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彼此相通的若干个子空间,既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又限制了空间的大小。C字型砂塑底座4,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11固定;砂塑底座4的宽度可以略大于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C字型砂塑墙体(1),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且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用于放置盆栽的凹槽(3);所述砂塑墙体(1)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11)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1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12)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11)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砂塑隔板(12)的分布方式为:所述砂塑隔板(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预留有间隙,由此形成交叉分布,从而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彼此相通的若干个子空间;C字型砂塑底座(4),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11)固定;C字型护栏(5),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上方,且所述护栏(5)包括相向设置的一对子护栏,一对所述子护栏沿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的边缘设置,从而将若干个所述凹槽(3)夹持在内部,且一对所述子护栏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通过连接件(6)可拆卸连接,所述子护栏的高度为10‑2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台用砂塑栏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C字型砂塑墙体(1),沿宽度方向的纵截面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凸台状,且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个尺寸不一的、用于放置盆栽的凹槽(3);所述砂塑墙体(1)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11)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1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12)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11)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砂塑隔板(12)的分布方式为:所述砂塑隔板(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预留有间隙,由此形成交叉分布,从而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彼此相通的若干个子空间;C字型砂塑底座(4),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11)固定;C字型护栏(5),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上方,且所述护栏(5)包括相向设置的一对子护栏,一对所述子护栏沿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的边缘设置,从而将若干个所述凹槽(3)夹持在内部,且一对所述子护栏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